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国际融资
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监管的目的
价值中国推荐 2018-09-04 17:14 国际融资2018年第4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未来对于新生事物的金融监管是动态的,取决于技术的成熟程度,也取决于最后的测试试验、评估情况。监管将会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不是立刻就决定用某种监管措施。金融监管的目的是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要考虑大局,市场上出现的新东西不能影响现行的金融稳定,不能与现行金融秩序相冲突。他这样说

  现在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还在进行之中,国家机构改革研究也涵盖了对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的讨论。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机构改革主要是依据中国国情,同时也参考了国际上各种不同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参考的过程中也研究了所谓“双峰型”的监管体制。但目前还是要观察一段时间,并不一定要采用“双峰”监管的尺度。

  2017年7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披露的消息,已经说明了金融改革的一些主要思路。其后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把办公室放在了中国人民银行,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一是会关注一些金融监管的空白区域,以往的监管体制出现了一些空白,这些空白需要尽快弥补。比如社会上出现的金融控股行为,有一些集团里的金融控股行为可能控股了多家金融机构,诸如:证券、保险、银行、信托等,这些行为酝酿了一定的风险,应该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央行正在试图制定一些基本规则,目前还在初步探索之中。金融业必须依靠足够资本,资本是能够吸收风险的基础和能力,必须有本钱来支撑稳健经营。而金融控股行为使得一些所控制的金融机构资本并不真实完整,存在一些虚假注资、循环注资的问题。强调资本的真实性、质量、充足性是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的一个内容。二是金融监管有一些规则也出现了一些缺陷,需要增强金融规则的制定。比如资产管理方面的一些不规范发展,有些类似的产品规则不太一致,也有一些打着冒牌名义做与实质不符的业务,这方面确实存在监管缺陷,需要对资产管理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一些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已经发生的风险需要抓紧进行处置,维持金融系统的健康。这些工作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增强各个金融机构特别是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效率。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部分首先是防风险。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类机构本身就是高杠杆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风险防得好,是行业发展以及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要基础。防风险、防危机历来也都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风险与金融改革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国际上也是这样,由于有了风险、危机,才促进了很多新的金融监管措施出台。中国有很多重大的金融改革也是因为亚洲金融风暴让中国认识到了风险和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改进。其次是改进监管,2017年中国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和部署,此后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这些防范风险的动作都改进了监管,可见改进监管也是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改进监管、减少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方面其他步伐反而可以走得更快、更大。比如说人民币国际化和市场准入的放开,这些都会跟金融监管改革联系在一起。中国市场准入方面的对外开放准备很多年了,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准备加入WTO时,就开始酝酿在市场准入方面扩大对外开放,因为当时的亚洲金融风波,推进步伐一度稍慢了一些。随后中国加入了WTO,在市场准入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外开放。在加入WTO若干年后,中国也在准备进一步扩大开放,但不巧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

  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后,市场准入方面的对外开放可以把胆子放大一些、开放程度更高一些。除了允许外面的机构在中国办理金融业务以外,对外开放还是一个更广义的内容,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向全球。近年来,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全球各个地方也设立了更多的分支机构和子行,开展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有很多很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其中,人民币的国际化促进了中国整个金融的对外开放。除了人民币“走出去”以外,金融市场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开放步伐。比如中国有“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这些都是金融市场上的对外开放。这些开放也意味着中国在货币可兑换方面逐渐迈出坚实稳定的步伐。预计这种开放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对外开放会让实体、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参与者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成长,逐渐在开放中体会自己的角色、发挥作用和体会国际竞争的过程。总体来讲,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会不断迈出步伐。

  从政策上讲,央行该研究的政策都已经研究过了,现在在逐步寻找时机稳步向前推进。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在三年前就开始组织关于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与业界共同组织分布式研发,依靠和市场共同合作的方式来研发数字货币。对于大国经济来讲,一定要避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决策过程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局部的测试,可靠以后再进行推广。市场上的数字货币在某些方面引起很多议论、出现很多风险、价格出现很多波动。主要是一些技术应用没有专注于数字货币在零售支付方面的应用,而跑到了虚拟资产交易方面。虚拟资产交易的方向需要更加慎重,虚拟资产交易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不太符合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向。因此,数字货币的推进过程不能急,应把握稳步研发、有序测试,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大方向,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防止数字货币变成过度投机的一种产品。像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应用的研发也应该慎重。比特币和其他一些分叉产品发展太快,不够慎重,如果迅速扩大或者蔓延,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传导,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作用。研究一些新东西是好的,但是除了市场动力以外,还要考虑全局、大局,不能钻政策空子搞出一些爆发性风险事件。从央行的角度来讲,对于不慎重的产品会先停一停,即便有前途的产品也必须经过测试、认证,确定可靠了以后再推广。比如央行在2017年8月把ICO停了,进而不支持比特币和人民币的直接交易。

    未来对于新生事物的金融监管是动态的,取决于技术的成熟程度,也取决于最后的测试试验、评估情况。监管将会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不是立刻就决定用某种监管措施。金融监管的目的是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要考虑大局,市场上出现的新东西不能影响现行的金融稳定,与现行金融秩序相冲突。如果技术发展会对原有的金融秩序带来改变,也需要比较慎重地进行研究、论证以后再出台。总的来讲,技术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将会逐渐摸索,不会单一确定未来的某种监管政策。(国际融资记者仅一根据周小川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整理,孙芙蓉摄影)
责任编辑:Karen
国际融资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