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管理 > 中外管理
试看智能汽车将是谁家之天下?(14)
价值中国推荐 2019-05-05 15:37 中外管理2018年第6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对《中外管理》说:未来发生事故后该有一个何种安全的、标准的流程去进行事故最终认定,继而如何去追责,肯定要有一个流程,这也是为什么未来智能汽车上都要装上一个黑匣子的原因。这些黑匣子,如同飞机上的黑匣子,会随时记录智能汽车面临的环境数据,出了事故后,就可以把这些数据调出来展开分析。

    如此看,就算是作为智能汽车的“造车当事人”群体,也承认法律的必要性。毕竟,一旦发生事故,将交由律师和立法者来解决,而不是那些高科技工程师。

    量产上路,何时实现?


    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最近透露,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Uber也正在竭尽全力,让共享自动驾驶汽车尽早上路;近期欧洲委员会也表示,希望在2030年步入以完全自动驾驶为标准的社会。

    显然,尽管有安全顾虑、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自动驾驶的大势不可逆。商业化上市,或成紧跟自动驾驶汽车路测后的一个全新阶段。

    “我们需要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教训,不能因为遇到障碍而停滞不前。我们要更加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并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道出了绝大部分智能汽车商家期待尽快商业化量产的心声。

    有行业观点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阶段,有望2019至2021年间实现。目前不少企业已宣布相应的上市时间表。沃尔沃提出到2021年将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级别的高度自动驾驶车型量产,提供给包括中国消费者在内的全球用户。

    对此,吴甘沙则认为,商业化上市其实是与安全路测平行的,因为路测本身也是为了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的实现。但经得起考验的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出租车,它们真正实现商业化则还需要一段时间。

    吴甘沙判断国内智能驾驶商业化量产,大概会走上这样一个发展的轨迹:经历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的长跑,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做到千万台规模;而在大量装机的前提下,商家应有足够的数据以使得自动驾驶汽车更加安全可靠。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袁鹏公开表示:“自动驾驶要大胆试点,稳步推进。”在他看来,主动迎接新技术的到来,但也不能忽视反对、质疑的力量。自动驾驶热度的持续高热对技术发展是好事,但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阻碍,欲速则不达。因此,自动驾驶技术需要系统集成,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由此科学界、企业界、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携手共进,全球技术发展应该突破封闭,共享资源,共享发展。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的判断、数据,则依赖于高带宽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5G。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也认为:从全球范围看,5G大规模商用仍需时日,这也是自动驾驶仍有一段长路要走的原因。

    不过,在自动驾驶技术愈发成熟的当下,也有部分“技术忧患者”认为自动驾驶技术会降低人类对于汽车操控性能的追求,这或将导致自动驾驶发展的倒退。

    对此吴甘沙坚信,智能驾驶未来一定会取代人工驾驶,未来人在车里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驾车体验。但未来也必然仍有一部分人还是喜欢自己开车。社会肯定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可能有人驾驶的车和无人驾驶的车,各自在彼此专用车道上行驶,直到最后有人驾驶的车越来越少。“就像今天的赛马场一样,大部分人只能在赛马场里享受骑马的乐趣,未来在公路上跑的或许全部是无人驾驶汽车,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也终会到来。”

    责任编辑:史亚娟

    中国VS西方,智能汽车离谁更近?

    智能汽车让智能出行从梦想变为现实,谁不幻

    想拥有一台自己的“变形金刚”?可面对美国的特

    斯拉,德国的BBA(奔驰、宝马、奥迪)以及日本

    丰田的智能汽车,中国的智能车企看似有些焦虑

    文|本刊记者朱冬

    自从人工智能“阿尔法狗”2017年横扫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后,AI技术不再是传说,而开始令人类生畏。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同时又鼓励绿色出行的新时代,智能汽车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礼物。谁会拒绝一台会像人一样可以“思考”、“判断”和“行走”,实现人、车、路的互联互通的汽车?

    当国产智能汽车还处在预订后才生产的互联网造车模式时,特斯拉MODEL 3系列已实现量产。一边是坚持创新、为科技痴迷的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智能汽车队伍,一边是以智能机器人研发技术闻名的工业强国德国,另一边是日本汽车习惯性闷声不响地鼓捣自己的智能汽车,直到李克强总理现场看后颇感震惊。智能汽车,在海外的迭代更新正令中国和世界惊讶。

    仅仅是相邻的日本,智能汽车的进展也着实令同属亚洲市场的我们“额头冒汗”,“未来智能汽车中日差距有多大?”甚至成为近日来的一个的国民话题。

    说真的,中西对比,智能汽车到底离谁更近?如果是西方,为何智能汽车的佼佼者特斯拉偏偏看中中国市场?“5月10日特斯拉在上海出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已成既定事实。如果中国会赢,世界排名前十的智能汽车名单里为何鲜有中国品牌?智能汽车这场角逐中,谁是真正的赢家,不好说!

    你以为的“智能汽车”,就是真智能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中外管理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