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财经 > 小康财智
2019战略与预测:营商环境加速提升
价值中国推荐 2019-05-14 14:34 小康财智2019年第2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各省市区均比较重视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差距总体呈现收敛趋势,但软环境分差比较大,多数省份仍处于探索阶段。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郭煦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中国一直在行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46位,较上一年上升32位,较2013年上升了50个位次,特别是其中“开办企业”指标排名第28位,较上一年大幅跃升了65个位次,体现出我国营商环境改善的成绩。

  怎样让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是2019年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软环境打造是关键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营商环境问题,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达1.06亿户,日均新设企业1.84万户;2018年1-9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实际吸收外资979.6亿美元;目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已由60类压减到24类;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53项改革试点经验正向全国复制推广 ……亮眼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

  “2017年以来,我们推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资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从投资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投资促进、投资保护等方面提出65项政策举措,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唐文弘介绍,“持续放宽外资准入限制,连续两年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从93条减至48条,投资自由化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6月,发布2018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金融、汽车、船舶、飞机等22个领域推出开放举措。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在文化、资源、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

  据了解,2018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统一列明了股权要求、高管要求等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不得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规范性和透明度大幅提升。

  “在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方面,自2016年10月起,凡不涉及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改变了实行30多年的‘逐案审批制’,97%以上的外商投资事项可以通过备案完成。2018年6月30日,在全国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进一步提升了投资便利化水平。”唐文弘说。

  唐文弘表示,为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我国开展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妥善解决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充分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不过,我国各地的营商环境发展并不平衡,《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指数研究报告》(下文简称《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东部营商环境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为薄弱。

  该报告还显示,在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各省市区均比较重视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差距总体呈现收敛趋势,但软环境分差比较大,多数省份仍处于探索阶段。与硬环境相比,软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更大,而软环境中的金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人才环境与经济的相关性最大。

  《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部地区在全国排名中游,基础设施无一省份进入全国前十,软环境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西部地区除了陕西、四川、重庆外,其他省份均在全国下游,基础设施成为其发展短板,而软环境需要寻找发展突破口。

  2018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公布,明确要求,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指出,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发展阶段不同,对应的营商环境也不一样。政府需要深入了解当地企业需求,了解当地发展的优势和瓶颈,因地制宜、因结构制宜地优化营商环境,不能“一刀切”。

  以评促改抓实效

  2018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决定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会议指出,推动出台更多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举措,让企业有切身感受,使中国继续成为中外投资发展的热土。

  营商环境的改善,与政府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密切相关。如今,瞄准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痛点问题,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改善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

  随着放管服持续推进,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但一些部门和单位办事手续繁琐、“奇葩证明”等问题仍然存在。近期山东、海南、北京等省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鼓励科技创新、大幅减税降费等。预计未来其他省市都会跟进出台相关措施。

    除了地方政策外,相关部委也在酝酿“大招”。

    当前中国已经出台了多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对于商务部下一步如何抓好这些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唐文弘表示,商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明确分工,明确时限,提高政策的落地效应。首先,2019年3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针对外资设置的准入限制;第二,2019年3月底前,对外资企业的政府采购、资金补助、资质许可等方面是否享有公平待遇进行专项督查;第三,督促各地区2018年底前在省级层面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第四,2019年年底前,要完成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第五,加快推动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加快出台外资基础性法律;第六,2019年3月底前完成《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工作,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第七,涉及贸易方面,要尽快完成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的调整,减去已无必要监管的产品。

    另外,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构建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22个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试评价。

    在22个城市开展试评价后,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将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部分地级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到2020年,要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指南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以评促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未来工作的一项重点。

    (图说)

    在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营商环境问题,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达1.06亿户,日均新设企业1.84万户;目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已由60类压减到24类;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53项改革试点经验正向全国复制推广 ……亮眼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
责任编辑:Karen
小康财智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