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人物 > 中国商人
真正让人烦恼的是求之不得之苦
价值中国推荐 2018-01-30 17:02 中国商人2017年第8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欲望和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通常,人们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是欲望达成后的满足感。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凡是自己觉得不幸福的时候,一定有欲望不曾得到满足,包括物质的需求,也包括精神的需求。

  事实上,单纯的物质匮乏,只要不影响生存,未必会带来多少痛苦。真正让人烦恼的,是想要的却怎么也得不到,这种求不得之苦,其实远远大于匮乏带来的痛苦。


  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满足的难易程度也随之不同。有些人的欲望就像闽南人喝功夫茶的茶杯那么小,只要一点水就满了。我们小时候所求不多,就容易满足,也容易觉得幸福,所以人们记忆中的幸福时刻,往往是在儿时。一旦欲望膨胀之后,就像四大洋一样,再多的水也无法把它填满。哪怕再有钱,也觉得不如别人富有,不如别人风光。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当然,通过满足欲望得来的幸福,其实是一种假相,非常短暂。比如不少人觉得,品尝美食是件幸福的事。其实这是有前提的,必须是你想吃也需要吃的时候,美食才能带来满足和幸福。如果你没有胃口,或者已经吃饱,什么样的美食也只能给你增加负担。如果必须吃了又吃,简直就苦不堪言了。

  还有不少人觉得,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很幸福,但如果让你躺在床上不许起身,幸福就变成折磨了。如果从此将卧床不起,更会让人痛不欲生。那时候,能够起来行动自如,又成了梦寐以求的幸福。

  可见,欲望能够带来的,只是某种需求被缓解后产生的满足感,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是幸福的假相,而不是本质。这种所谓的幸福其实是不可靠的。

  被困了,答案在哪里?

  如果人生诉求仅限于饮食男女,升官发财,那么对信仰的诉求也必然围绕这些内容,不过是把佛菩萨当做保护神,求求拜拜而已。这样的信佛,和信财神、信土地爷有什么区别呢?

  如何才能提升人生诉求?一是通过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比如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归宿是什么?如果活着只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作为万物之灵,什么才是生而为人的不共追求?

  如果找不到人生价值,活着实在没有多少意义,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轮回。活着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活着;或者,活着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活着,总之,是封闭的、毫无希望的重复。我称之为生命的低级重复,因为这只是动物性的重复而已。如果我们不想在这样的闭环中虚度一生,就要寻找人生的最高价值,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二是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因为还没有开始思考,或是思考没有深度。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禅宗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说。

  通过对哲学、科学或其他宗教的了解,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在广泛的了解中,让我们看到佛法的高度。

  比如佛法告诉我们,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如果你没有切身体会,可能听起来觉得轻飘飘的,甚至有些老生常谈。一旦你了解到世上有那么多艺术家、哲学家和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意义,在功成名就时走上了绝路。你才会发现,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他们被这个问题所困,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在某个领域走到顶端后,发现自己依然找不到答案。

  我们现在之所以没有被困,不是因为找到了答案,而是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一旦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才会知道佛法有多么重要。因为,答案尽在此中。

  放下自我看利他

  慈善的精神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不伤害他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利益他人,给予他人需要的帮助。这种精神的建立,离不开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比如基督教提倡博爱,儒家提倡仁爱,佛教提倡慈悲。当你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个信仰和文化传承,才愿意去利益大众。

  否则,人都是自私的,干嘛要想着别人?别人和我有什么关系?现代社会的教育背景,以及居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虚拟世界的介入,让人和人的关系日渐疏远。当衣食和生活所需都是由快递送到家门时,我们很容易忽略,这背后有很多人的辛勤付出;也很容易忘记,我们的生活其实离不开众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怎么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为什么要舍己为人?

  佛法告诉我们,我执是衰损之门,利他是功德之本。因为人类的所有烦恼都来自我执,如果处处想着自己,他人全都成了潜在的敌人,随时会欺骗你、侵犯你的利益。这样的话,只会让你处处树敌,患得患失。且不说生命品质会受到什么影响,人生还有快乐可言吗?

  反之,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就没机会为自己烦恼了。因为他本来就要利益他人,还有什么可以被欺骗、被侵犯的呢?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很多人因为做善事受到误解而苦恼吗?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还是因为其中有“我”。比如希望得到社会认可,或是希望受助者能知恩图报,或是希望找到高人一等的道德优越感,或者仅仅是希望所做善事能按自己的计划来进行。但只要有期待,就会有期待不能如愿的失落。如果没有这些期待,做就是了,没什么值得烦恼的。

    佛教所说的利他是“无我利他”,这也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利他。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无我”说的是不为自己考虑,但并不否定因此得到的回报。在做的过程中,你的慈悲在增长,爱心在增长,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认识决定存在

    通常,我们把中观称为空宗,把唯识称为有宗。空宗的重点是讲空,不论说什么,层层扫荡,一破到底,最后统统是空,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而有宗的特点是对认识和现象世界进行广泛分

    析,告诉我们,色法是什么,心法是什么;意识是怎么回事,潜意识又是怎么回事;凡夫的心理活动有哪些,修行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又有哪些。包括彼此的关系,都分门别类,逐个剖析。

    早期,古希腊哲学关心宇宙本体、世界本原。16世纪后,西方哲学家们发现,我们对宇宙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是取决于自身的认识。如果不解决认识本身的问题,关心宇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就像观察设备出了故障,观察结果自然是不可能准确的。所以说,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认识能力,才是认识世界的关键所在。

    对于认识和世界的关系,唯识宗的解读特别透彻。我有一本《认识与存在》,是对《唯识三十论》的解读,就是根据唯识思想来说明认识和世界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的兴起,对心理现象和心行规律有着详尽阐述的唯识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唯识认为,我们的认识是受情绪、经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情绪、经验和教育往往是片面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认识,自然也是扭曲的,就像哈哈镜中的影像。

    正是这些错误认知,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烦恼痛苦。我们想要摆脱痛苦,首先要从建立正确认知开始,这就需要把认识和世界区分开来。

    同时,唯识是立足于妄心展开修行,相对来说,操作性更强。在我二十多年的弘法过程中,也深深受益于唯识思想。因为它对妄心的剖析细致而又准确,和心理学有相似的关注点,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在引导学人认识自我、转染成净等问题上,也有特殊的善巧方便。

    小心空头支票

    很多人学佛时,会把世间学习知识的习惯带入修学中,将重点放在对名相、概念的了解。如果这样的话,只是增加了一些佛教知识而已,对境时是很难起作用的。这就是很多人说“道理我都懂,就是用不起来”的原因所在。

    因为这种所谓的“懂”,只是肤浅的知道而已。道理还在书本上,你只是看到了,但没有成为自己的。面对外境时,依然在固有频道中,用固有观念在处理。

    即使你想用佛法来处理,也会发现,自己只是拿到了一张空头支票,是没法兑现的。只有通过思考,尤其是结合现实人生的思考,才能把书上的法义变成自己的认识,变成可以用来支配、使用的财富。

    包括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学习,按照我们原有的学习习惯,只要找点书看一看,就会知道这些名相是什么意思,也能给别人讲得头头是道。问题是,这样就能在心相续中产生作用吗?

    学习出离心,不只是知道出离心的概念,而是要在内心生起出离心,真正对世间的五欲六尘了无牵挂。因为出离不是出离环境,而是对贪欲、执著的出离。

    菩提心也是同样。怎么把菩提心发起来?必须从愿菩提心开始,在内心发起“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崇高愿望,进而把这种愿望作为尽未来际的奋斗目标。有了愿望之后,还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利益他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走向觉醒,这就是行菩提心。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最后,还要通过空性见使菩提心得到提升,成为胜义菩提心。

    这样的学,才能把佛法变成自己的,不断从中受益。

    文/济群
责任编辑:Karen
中国商人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