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英大金融
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 是“刮骨疗伤”
价值中国推荐 2018-08-06 11:58 英大金融2018年第3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金融监管部门一系列措施并非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本身,而是通过强监管来清除违法违规问题,是“刮骨疗伤”的果断行为,意在“治病救人”,从长远来说这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  |  董希淼

  对中国银行业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言。


  2017年以来,中国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针对行业现状,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三三四十”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监管部门连续开出巨额罚单,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产生强大的威慑作用。这一系列“严监管”“强监管”行为,使金融监管不断“长牙齿”,有助于促进银行业机构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凭四个抓手防银行风险

  我国金融业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产生和集聚了一定的金融风险。从宏观层面看,存在高杠杆和流动性风险,如实体部门过度负债,金融信用过快扩张。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机构信用风险。此外,还存在影子银行和违法犯罪风险。一些银行业机构和企业利用监管空白或缺陷“打擦边球”,套利行为严重。随着银行业机构综合化经营趋势的加剧、金融产品创新的丰富和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金融风险更趋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金融风险的外溢性也在增强。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防控金融风险的压力仍然较大,任务仍然较重。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量达4549家,总资产超过252万亿元。因此,防控金融风险的重点在银行。2018年,我国应继续深化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从四个方面聚力,全面协调推进。

  一是抓住公司治理这个基础。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对经营货币信贷的银行业而言更具重要作用。2013年《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发布后,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三会一层”结构不断优化,决策和监督效率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公司治理不健全”成为2018年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第一要点。

  接下来,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理顺公司治理运作机制:首先,提高银行股东门槛,对股东资质进行穿透式监管,减少贪图分红或者融资便利等短期行为,杜绝将银行作为“提款机”;其次,明确关联交易范围和流程,重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风险隔离,降低关联交易风险,防止控股股东的不正当关联交易;再次,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结构,不仅要实现“三会一层”充分履职,还要处理好与党委会的关系,同时规范同业业务和资管业务;最后,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风险、内控指标全面纳入绩效考核,优化薪酬结构,强化中长期激励和薪酬递延,避免分支机构短视行为。

  二是抓好影子银行这个重点。2017年,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对影子银行等金融乱象清理整顿的力度,银行业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规模得到控制,增速出现回落,业务发展趋于规范,整治效果初步显现。但是,根据相关测算,我国影子银行的体量仍占银行业体量的20%~30%,存量依然较高,如果不继续加以控制,将可能危及我国金融体系稳定。

  因此,应继续抓住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这个重点,严查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层层嵌套,业务发展速度与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不匹配,违规加杠杆、加链条、监管套利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合作业务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发生。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制定和细化制度办法,一方面不断补齐监管短板,另一方面更加突出监管重点,形成高压态势和长效机制。当前层出不穷的非法集资等活动,本质上也属于影子银行。非法集资活动往往涉及的投融资群体较多,其危害甚至较其他类型的影子银行业务更为严重。对此,应坚持金融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的原则,坚持持牌经营的监管原则,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集资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是抓紧住房金融这个关键。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走过高速发展时期,增速正在逐渐放缓,一些风险隐患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其重点在银行。这也是银行业乱象整治的重要内容。应配合房地产调控,采取疏堵并举的策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应严把风险关口,全面落实房地产行业政策。要审查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对于房地产企业,加大审查力度,不向资质不合格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不为违反政策的项目提供通道或信用担保。同时,严防通过“首付贷”、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等方式将资金转移至房地产市场。

  要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促进住房租赁金融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加快形成。

  应坚持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在坚决遏制投机性、投资性购房需求的同时,在额度、利率等方面采取措施,合理满足居民购买首套住房需求,适度支持改善性购房需求,积极稳妥助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

    四是抓稳降低杠杆这个核心。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经过2017年综合治理,银行业自身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下一步,银行业一方面要降低自身杠杆水平,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助推宏观杠杆率下降。

    要提高金融结构适应性。如产业投向方面,应结合绿色经济导向、新旧动能转换作出相应调整;客户分布方面,应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于符合政策导向、发展势头良好的客户;产品要素方面,要加大产品创新,使利率、期限、额度等要素更符合市场实际需求。

    要增强金融供给精准度,避免向“僵尸企业”新增资金支持,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推动企业降杠杆。同时,提升金融资源供给的适度性,避免因过分强调支持实体经济,而放大信贷投放冲动,不顾企业实际情况盲目增大供给。

    要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手段,增强可触达的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发挥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有机联系,加快推进投贷联动等试点,优化整体市场的融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例。

    理顺三组关系作好长远打算

    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是一场持久战,“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的一年,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要共同发力,直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处理好三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整治的有效性,更有效地防控金融风险。

    第一组是当下和长远的关系。过去和当前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银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紧盯问题多的机构、乱象多的区域、风险集中的领域,综合采取现场检查、案件查处、行政处罚等措施,形成了对市场乱象的高压态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监管部门还应继续制定和细化制度办法,一方面不断消灭监管空白,补齐监管短板,进而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制度建设,稳定市场预期,并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组是合规和创新的关系。良性的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金融业竞争力,也有助提升防金融风险能力。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出现的一些乱象,不是金融创新本身导致,而是部分银行业机构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根子在于“伪创新”。就我国的情况来看,银行业当前的创新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是过多过度,而是相对不足。监管部门在乱象整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范对金融良性创新活动的误伤,保护好银行业机构创新发展的积极性。银行业机构要深刻理解监管部门整治工作的意图和要求,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合规经营的关系。

    第三组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是规范银行业经营行为、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引导银行业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真正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提升防风险的内生动力,实现健康稳健发展。为达到目的必须凭借手段,但不可把手段当成目的。因此,既要坚持整治的决心和定力,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坚决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应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敏感性和外部性,实行新老划断,区别对待。比如,对于存量业务,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对于新增业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依法查处。

    应该说,金融监管部门一系列措施并非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本身,而是通过强监管来清除违法违规问题,是“刮骨疗伤”的果断行为,意在“治病救人”。因此,对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不宜过度解读,从长远来说这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然,银行业金融业机构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加快调整战略规划和业务结构,重塑银行与银行、银行与金融、银行与经济的关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国银行业将在新的一年掀开新的一幕,迎来发展的新时代,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Karen
英大金融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