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国际融资
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需关注六大问题
价值中国推荐 2018-09-12 14:32 国际融资2018年第5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在中国创投生态共建论坛上,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经济学部原主任周绍朋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不管是企业‘走出去’发展还是在中国经营,都要具备文化引领能力、创新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资本扩张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凡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竞争性企业,最终表现一定要提高盈利能力。”他这样说

  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特征是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超高速向中高速,也就是6%~7%的程度发展。通常经济学界认为10%以上是超高速、8%~10%是高速、6%~8%是中高速。中国已呈现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所以,中国企业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去。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走出去”建设需要解决以下六方面问题:

  第一,要实现企业规划与国家规划的衔接。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提出的国家层面,且涉及到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一个大倡议。而企业“走出去”作为一个投资主体去参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使国家倡议和企业战略有一个有效衔接。显然,国家层面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有利因素,而企业从投资方面来讲,投资目标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要达到一定的盈利水平。因此,企业要参与国家倡议,首先要服从国家规划,但也须保证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要想对外投资,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要深入研究国家的倡议,知道国家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把自己的战略融入到国家倡议中去。

  第二,企业战略目标要明确,以及战略措施解决要有利于自己目标的实现。企业首先要明确参与投资的投资目标是什么?是要解决在市场中的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扩大出口问题?还是占领国际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对外投资的成本比较低,是提高竞争力、获取比较丰厚的利润?还是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绕开贸易进出口的一些障碍?企业参与对外投资一定要突出企业目标,并且搞好各种分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

  而目标确定以后,对不同企业来说,在国家大的建设目标下,就要采取实现目标的相应措施。同样一个目标的实现要有不同的措施,要选择最佳的路径。是出口产品还是投资建厂?这需要自己去看、去参与。目前来看,“一带一路”的项目都是一些国家级大项目,中国央企有优势,它可以承担项目,但央企有它包含资金等各方面的问题。中国一些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小的上市公司怎么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就是通过股权投资的办法。一般规律来看,对外投资通常是先出口产品、熟悉国外市场、再投资办厂,逐步实现参与全球分工向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型。现阶段,国际竞争的格局已经由过去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出口产品就能够得到利润,上升到整合全球资源的阶段。未来,中国大企业就看在整合资源能力上能不能技高一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情况下,拥有资源最重要,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但从一定程度上讲,拥有资源整合能力,可能比拥有一些有形资产、有形资源更加重要。

  第三,参与方面要对产品、产业进行定位,以及对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做出选择。首先,投资建厂要按照自身的技术资源进行准确的企业产品定位,并尽可能融入到以大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当中。有些企业没能力参与到一个大的项目投资,但可以参与到大企业投资的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当中去。价值链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要实现它的价值提升和价值创造。而企业取得生产要素、生产资料,要通过它的供应链形成一条线和若干条线,上游的供应链,下游的产品销售商等,若干条线就形成了供应链。在供应链条上又有好多枝枝叶叶参与它的投资,这就形成了一个由点到线、到面,再到一个产业链的立体化产业体系。所以企业投资不宜包揽整个产业链,一定要选定自己的位置,选定一个点,融入于以大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当中去。然后再选择合理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也就是到底以什么样的形式投资?是与中国的资本合作,还是与投资所在国的资本合作?一定要选择好合作伙伴。

  第四,投资风险的防范。如果贸然投资,就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甚至可能遇到很大风险。近几年中国的大国企都在致力管理创新,例如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实施“走出去”规划都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但资源性的企业“走出去”的调子一定要低一点,否则很敏感,会让当地觉得资源被占了。同时还会面临三方面风险:一是政治风险,要注意被投资国的政局稳定、社会和谐情况。尽可能规避地缘政治问题。比如在缅甸投资就比较麻烦,当地政府的管辖作用很有限。二是法律风险,一定要熟悉被投资国的法律,且遵守该国的政府规定,熟悉和研究被投资国的税收、环保等各项经济法律和政策,聘请资深法律顾问。三是经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要素供给风险。很多国家政局不稳,一旦出现大的政治事件,包括政府官员更替,就有很多投资出现损失,可往往是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只有在那个国家才有,因此,只能权衡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第五,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对外投资的大项目,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在操作,要配备复合型人才,会外语、精技术、懂管理,一专多能。

    第六,要协调好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系。企业海外投资,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民俗民规,企业文化要尽可能融入当地文化,获得当地认可。在当地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护自然环境等等。

    总之,不管是企业“走出去”还是在中国经营,都要具备文化引领能力、创新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资本扩张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凡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竞争性企业,最终表现一定要提高盈利能力。不管企业说自己有这样那样的能力,这样最大化,那样最大化,一切最大化都必须建立在盈利最大化的基础上。(国际融资记者谢云根据周绍朋演讲整理并摄影)
责任编辑:Karen
国际融资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