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管理 > 中外管理
阿米巴经营:把哲学贯穿到经营机制中
价值中国推荐 2019-05-05 16:27 中外管理2018年第7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经营会计系统就像“照妖镜”,立即能发现企业的问题所在

  文|本刊记者谢丹丹

  郝鸿峰站在台上气色很好,说的却是他在这几年来所面临的困境:


  在外人眼中,他是白酒电商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佼佼者。但外表光鲜靓丽的酒仙网背后,却是连年的亏损,2015年度酒仙网亏损曾高达2.51亿。

  在没有认识田和喜之前,郝鸿峰和所有人一样,认为电子商务公司亏损都是正常的。所以,行业大哥酒仙网也理所当然地要亏损几个亿。后来,他逐渐发现,身边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少了,多家知名的垂直采购供应商也开始拖欠员工工资、拖欠货款了。“难道这个行业只有亏欠才能做下去吗?哪一天我们会不会也沦落至此?”

  在广州阿米巴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田和喜的帮助下,2017年酒仙网首次实现了盈利。在开源方面,中高层经营意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甚至触发了企业商业模式的重构。在节流方面,酒仙网建立了分部门独立核算体系,员工考评激励体系得以升级,内部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了,每年节约费用约一个亿。有了迅速扭亏为盈的经历后,郝鸿峰也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企业的毛巾,还远没有拧干,水分太多。”

  田和喜是如何在理念和企业业绩提升之间,架起一道桥梁的呢?

  敬天爱人,还是敬己爱钱?

  在田和喜开始用“理念+算盘”推动阿米巴中国本土化落地之前,业界对阿米巴这一经营模式普遍不看好。

  首先是中日文化土壤的差异,其次是两国基于文化背后的人性也不尽相同。海尔张瑞敏曾直言:日本企业是“敬天爱人”,而中国企业是“敬己爱钱”。

  不少实践者发现:原本希望员工拥有利他之心,到头来却发现部门之间针锋相对,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利益。有人说,阿米巴并没有解决劳资矛盾,更有业内专家直言:以引入内部市场化促进全员自主经营为名,只能带来更厚的“阿米巴墙”。

  最为现实的原因是: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基础薄弱,很多企业在推行阿米巴时,连数据都收集不上来,企业“以经营促管理”的系统运作的机理很难打通。

  在田和喜看来,如果没有掌握到阿米巴经营背后的经营真谛(经营原理),只看表面的方法论是行不通的。“企业不能为了推进阿米巴经营而推行阿米巴。首先要理解其本质,抓住经营的这条主线,围绕一把手经营意志的贯彻和企业提升利润。再回头来检讨本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先补补课。”

  以经营驱动管理

  田和喜认为,很多企业认为阿米巴难以适应中国土壤。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掌握阿米巴背后的经营原理。事实上,阿米巴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经营型人才,独立核算只是表象手段。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企业在成立初期,没有那么多沉重的规章制度,通常会很赚钱。但为什么企业越做越大,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之后,却发现盈利能力却不行了呢?

  “很多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和经营打通。同时,大量的规章制度都要人去维护和执行,成本高昂。”田和喜说道。他经常提醒企业家:你企业的管理有没有拖累经营?你的管理是否为经营服务?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少管理制度都是形同虚设。例如:很多酒店餐厅都会要求员工查验客户的早餐券,通常全程都很负责任的员工并不多,每天漏登记几张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因为登不登记对该员工的报酬没有直接影响,更不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早餐是否赚到钱。这时候制度就成了摆设。

  如果管理者能换种做法,让经营早餐的利润跟员工本人产生一些关联:规定一张早餐券50元,如果100个人,当天收入就5000元,用收入减去经营早餐的成本费用,将利润与员工的收入直接或间接的挂钩,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因此,企业要通过做强经营机制,简化管理流程、制度。

  在田和喜看来,流程和制度越来越厚重,模糊了获取利润的基本目标。这是过去三十年,中国企业学习西方管理学后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外国也从来没有将真正的经营管理核心技术输出到中国。所以,他提出:只有用经营解决管理问题,才能把错综复杂的管理变得简单化,支撑中国企业下一阶段的转型提升。

  他进一步解释道:阿米巴经营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让全体员工都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不断地思考:如何提升业绩?如何降低费用?哪些地方还存在改进空间?经营会计系统就像“照妖镜”,立即能发现企业的问题所在。但是一切的背后,都是在通过算账提升员工的经营能力。

  落地方法论

  中外运空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杨宏伟在2012年,试图通过“阿米巴”来解决员工分配公平的问题,曾经找到一家做阿米巴经营的培训机构,上了没多久就皱起眉头来:“难道一定要达到那么高的境界,才能做阿米巴吗?”后来,找到了田和喜,才逐渐找到从理论通往企业业绩提升的桥梁。

  “大多数中国人的特点是首先不相信,认为阿米巴那一套很虚。”所以,田和喜提出的第一个方法论就是“以术载道”。在他看来,一定不要简单地用哲学去教育员工,而是要首先量身定制企业的经营会计,运用独立核算的手段,让各部门先自己算账,在算账过程中体会经营的不容易和乐趣,从而提高经营意识,促进员工精神面貌发生改变。

1 2
中外管理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