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英大金融
上海莱士神话破灭
价值中国推荐 2019-05-21 15:11 英大金融2018年第12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文  |  孙斌

  停牌9个半月的上海莱士(002252.SZ)终于复牌。尽管在停牌期间上海莱士抛出近400亿元的天价并购利好,但面对业绩下滑、炒股巨亏以及商誉减值等诸多不确定性风险,等待它的仍是股价暴跌。12月7日,该股复盘当天即被巨额卖单封死,至收盘仍有2.29亿股的巨额卖单封死在跌停板上。

  依靠一系列资本运作,自2013年起上海莱士接连上演市值“神话”,巅峰时高达1300亿元,铸就了3年20倍的神话。截至目前,上海莱士的市值依然高达971亿元。不过,面对业绩神话和炒股神话的接连破灭,年均净利润只有6亿元的上海莱士又该如何支撑160倍的市盈率?


   天价并购

  2018年2月23日,上海莱士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为名申请停牌。此后,公司历经年报变脸、业绩巨亏并停牌至今。根据深交所规定,上市公司申请停牌应不超过6个月,但在停牌9个月后,11月22日,上海莱士重组终于拨云见日,公告了一份被称为国内最大医药行业的并购预案:公司拟通过向天诚德国及西班牙基立福股东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Biotest及GDS各100%股权。经双方初步谈判,Biotest100%股权拟作价约5.89亿欧元(折合约48亿元人民币),GDS的100%股权拟作价约50亿美元(折合约343亿元人民币),交易作价合计391亿元人民币。

  据悉,Biotest是天诚德国的全资子公司,1987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Biotest是一家具有70年血液制品制造经验的全球性全产业链血液制品公司,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其中富含IgM的免疫球蛋白产品(Pentaglobin)为全球独家产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免疫功能抑制和急性继发性抗体缺乏综合征。

  目前,Biotest在德国、匈牙利和捷克共拥有19家浆站,在德国黑森州德赖埃希总部有一座血液制品工厂。Biotest现有产能1300吨,在建产能1400吨,并计划于2019年或2020年投产。

  而GDS则是全球四大血制品巨头企业之一基立福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血液检测设备制造商,其主要业务是输血医疗中的核酸检测、免疫抗原和血型检测。GDS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主要客户为美国知名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目前GDS在欧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正在加大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Biotest拥有国内尚属空白的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Ⅹ、富含IgM的免疫球蛋白等品种的研发和生产技术。

  本次重组成功后,上海莱士可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获得这些品种的研发和生产技术,申报临床试验,进而完善现有产品结构,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盈利能力,将有利于进一步缩小中国血液制品企业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跌落神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年前的上海莱士可谓如日中天,股价3年上涨20倍,估值最高接近200倍,市值曾经高达1300亿元。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A股市场甚至全球市场都已步入熊途,就算以2017年年末上海莱士每股收益0.17元计算,停牌前公司股价是19.52元,上海莱士的市盈率仍高达115倍。

  而2018年三季报显示,1~9月上海莱士共实现营业收入14.09亿元,同比下滑3.99%,公司净利润为-12.93亿元,同比下滑237.51%。其中第三季度,上海莱士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下滑25.32%;净利润金额为-4.46亿元,同比下滑292.68%。

  在三季报中,上海莱士表示,公司净利润亏损主要是由于证券投资产生较大损失,公司主营业绩经营尚且稳定。根据三季报,1~9月上海莱士投资净收益为-11.2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8.9亿元。

  纵观上海莱士上市后的业绩表现,不难发现,公司只有在2014年至2016这三年业绩突飞猛进,在此之前业绩相对平稳。而在2017年和2018年,公司业绩却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3年,上海莱士的主营收入分别为3.88亿、4.83亿、5.67亿、6.63亿和4.96亿,收入增长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在20%左右的增速,只是在2013年出现25%的下降。

  从2014年至2018年第三季度,上海莱士的主营收入出现大幅增长,分别为13.2亿、20.1亿、23.3亿、19.3亿和14.1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65.88%、52.56%、15.54%、-17.13%和-3.99%。可以看出,上海莱士的增长速度从高到低并出现了负增长,公司的业务前景并不乐观。

  而从利润上看,近年来上海莱士的盈利能力则是走出了“过山车”行情。2014年至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11亿、14.4亿、16.1亿、8.36亿和-12.9亿元。从最高的16.1亿元,到最低的亏损12.9亿元,利润差居然高达29亿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上海莱士从绩优走向绩差?

1 2
英大金融最新文章
谁在关注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李永革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