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人物 > 中国慈善家
修身之目标和方法
价值中国推荐 2019-05-28 12:34 中国慈善家2019年第1、2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撰文:陈绍诚

  来源:《中国慈善家》2019年2月刊


  上一篇讲到修身之纲领:好学、力行、知耻。因好学而达知,因力行而行仁,因知耻而近勇。《中庸》云:“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因有仁而能顾及他人,因有勇而能管制自己。管制自己为学问之第一目的,顾及他人为道德之第一目的。有仁有勇,所得之知才能成为智。能管制自己,则能率性而入道,不偏不倚,从容中道。能顾及他人,则能矩而方物,推己及人,安治于恕道。由是心修而精神自然健全,精神健而形体自然康泰。如《大学》云:“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盖好学、力行、知耻三者,所以入知、仁、勇三达德之门也。而三达德知仁勇,则为修身之要也。至于达修身之目标,由于有恒者,善人、君子、贤人,以至于圣人而后止。故荀子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士者,读书人之谓也。修身之极致为圣人,智德最崇高者也。人一入学,即须修身。先由做到有恒开始,以次及于善美,而至于君子贤人,待学德最丰,则入圣人之境界,此为修身之终极目标。

  修身除了修德外,生理也需要修。人会生病有两大原因,一为体之失去平衡,二为用之失去节制。身体各部若不失却平衡,虽瘦弱但仍健康。如内部已失中和,即便外表健硕,其病已在。但如果体虽健,而用无节制,以致精神劳累至极,至若纵情物欲,精疲力竭,而导致抵抗力弱,也会失去身心之平衡而致病。生理之修,则在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寒暖适度,动静得宜。故善于修身养性者,在节制食色之欲,使身心平衡。宏扬仁道之德,使由行仁而自得其乐,则可以修身,可以养性,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矣(庄子)。由智仁勇之三达德须修,生理、心理亦须修。人能修身如此,则身健心怡,而学高德富身心康泰。所谓“良医可以治病,良相可以治国”,修德者也懂得修体,两者并行,最后将能成国家之栋梁。

  身是活的,无时无刻不在动变,而其四周环境的一切,亦无时无地不在动变,因此自身必须经得起动而极坚实,也必须经得起变而能适应。所以身的第一个条件为本身健全,能以不变应万变,是谓“立志”;第二个条件为不断地力争上游以免堕落,是谓“好善”;第三个条件为内心随时自求调整,检讨与修理,是谓“克己”;第四个条件,为动作云为自律,毋使越轨,是谓“复礼”;第五个条件为能适应集体生活之要求,是谓“忠恕”。

  以上立志、好善、克己、复礼、忠恕为修身之主要方法,由于篇幅有限,将于后续详述。
责任编辑:Karen
中国慈善家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