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财经 > 小康财智
乡村“大花园+” 让农村美到骨子里
价值中国推荐 2019-05-28 14:14 小康财智2019年第5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乡村大花园建设定位在生态功能,而非经济功能,但两者不能割裂,如果能够以“大花园+”的思维去推动产业融合,加快生态资源、产业资源、特色村镇的串联与整合,大花园就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携手并进,真正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浙江衢州报道

  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胜市,连续五年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全省领先,全省唯一连续三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的地级市,全省美丽乡村和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全国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培训班在衢州成功举办,赤膊墙整治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等工作都得到高度肯定……乡村兴则国家兴。近年来,衢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串“珠”成“链”描摹乡村新诗画

  “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省委对衢州的定位是大花园的核心景区,乡村大花园建设作为衢州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精神契合,内涵一致,要义相通。”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光华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大花园”建设目标,衢州市先后出台了《衢州大花园建设行动纲领》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大花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在“1433”发展战略体系引领下,市委用系统化、体系化思维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谋划了“3752”乡村大花园振兴体系。

  据王光华介绍,“3752”乡村大花园振兴体系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统七篇五振二全”,加强“三个统筹”,即统筹规划布局、统筹政策资源、统筹工作保障;做好“七篇文章”,即党建篇、农房篇、集聚篇、资源篇、改革篇、产业篇、治理篇;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面振兴同步振兴;实现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我们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理出来一张‘1573’的作战图。‘1’是一个顶层设计,即围绕市委“3752”顶层设计,将衢州建成自然的花园、心灵的花园、成长的花园,花园式的环境、花园式的产业、花园式的治理。‘5’是实现五个目标,即“两全”(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示范市创建、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全国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标杆、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基层治理最优市。‘7’是重点做好农房、集聚、改革、产业等七篇文章,‘3’是三大支撑体系,即:一大建设平台(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两大项目体系(市本级重点项目四大专项、县(市、区)重点项目千百工程)、三大统筹保障(组织、资金、督考保障)。”

  衢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全省领先,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深入人心,推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近年来衢州农业农村工作相继突破了一些难题,探索了一些经验。另外,2018年浙江省人代会期间,省委书记车俊专门针对乡村振兴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对衢州提出了“以更大的力度做强农村产业、以更高的标准优化人居环境、以更实的举措塑造良好乡风、以更强的定力大抓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据王光华介绍,2019年衢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重点要推进几个大的专项行动,包括大力推进非法“一户多宅”清零、房地信息系统建设、闲置农房再生工程等,串“珠”成“链”,力争成为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的先行者。

  抓住农房改造这只“牛鼻子”

  江郎山脚下江郎山村,一排排漂亮的白墙灰瓦徽派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统一的外观、高度、绿化,与周围山水环绕、秀美景色交相辉映。江山市石门镇党委书记郑勤勇告诉《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这主要得益于石门镇推出的农房改造项目,“江郎山村位于江郎山—廿八都景区的西北角,属于‘黄金地段’,过去,村民为了多赚房租,乱搭乱建随意扩充围墙的情况十分严重。违建多,村庄环境自然就差。2016年,石门镇借着江郎山—廿八都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东风,大力推进农房改造、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按照‘拆旧房、腾空间、建新房、强配套’的思路,实施了‘一户多宅’整治工作,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良好局面。”

  其实,像江郎山村这样的村庄在衢州并非个例。“农房拆违是农村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虽然过去也一直在拆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可以说是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仍旧十分突出,不仅造成农村土地高度紧张,同时又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金华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称,“农房改造是打造乡村大花园的‘牛鼻子’工程,而非法‘一户多宅’整治则是‘牛鼻子’中的‘牛鼻子’。开展非法“一户多宅”整治,重塑农房体系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更是势在必行”。

  2018年4月,衢州市委正式将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工作列入15项攻坚任务之一,同时成立专班,构建“市级主导、县级主推、乡镇主抓、村级主力、网格主动、农民主体”的工作责任格局体系,打通各部门、各条线,全市形成一体化格局。

  按照党建引领、民生导向、制度规范、改革创新四原则,衢州建立了“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的“1+4+1”乡村规划体系。先摸清家底,再确定适建村、限建村、禁建村名单和农民集聚点建设计划。

1 2
小康财智最新文章
谁在关注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马芙蓉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