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网
财经
新兴产业
管理
投资
文化/社会
见解
读书
杂志汇
价值人脉
见解首页
|
我的首页
|
发表见解
|
话题
|
找人
分类:
全部
新兴产业
财经
管理
投资
文化/社会
王辉耀
:中国的大学生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却苦于“无人可用”,纷纷热于海外“人才抄底”。这似乎形成一个鲜明的矛盾,有些学者就称中国本土人才都已经过剩,为什么还要去海外引进人才。但实际上这两者并不构成矛盾。中国过剩的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去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一般性人才,但能够自己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力能从海外吸引就业机会的创造性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却一直很短缺。
2009-06-25 11:11:13 于
加拿大
通过网站
人力资源
|
(1)
转发
|
评论
转:
中国的大学生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却苦于“无人可用”,纷纷热于海外“人才抄底”。这似乎形成一个鲜明的矛盾,有些学者就称中国本土人才都已经过剩,为什么还要去海外引进人才。但实际上这两者并不构成矛盾。中国过剩的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去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一般性人才,但能够自己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力能从海外吸引就业机会的创造性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却一直很短缺。
同时评论给 王辉耀
王辉耀
现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2005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经
个人主页
发站内消息
提问 ?
见解
31
条
|
关注
1
人
|
被
65
人关注
本期话题
大模型
人工智能专家陆奇在《我的大模型观》一文中提出,我们看到的三个拐点:①今天信息已经无处不在了,接下来15-20年,模型就是知识,将无处不在。以后手机上打开,任何联网,模型就过来了。它教你怎么去解答法律问题,怎么去做医学检验。不管什么样的模型都可以无处不在。②在未来,自动化、自主化的动作可以无处不在。③人和数字化的技术共同进化。Sam最近经…
[发表观点]
往期精彩话题
WEB3
元宇宙
碳中和
生态空间治理
区域文化
新基建
中小企业融资难
新冠肺炎
区块链
母基金
推荐用户
李宗泽
彭小兵
李志起
郑风田
宋一欣
徐久洲
胡明泉
潘新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高端人物
|
名家题词
|
顾问委员会
|
会员资料
|
English Pilot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