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曹湘洪 2014-05-22 16:3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要调整能源结构、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控制。但是,中国目前的发展高度依赖对能源的大量消费,同时伴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用电量和用油量都将会大幅度增加。实现能源消费控制总量的目标非常艰巨。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张潮海 2014-05-22 16:2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改善环境质量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而空气只是“环境保护”这一紧迫课题的一个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改变现状,实际上涉及环境保护的诸多领域,这需要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各个行业将全局和民众的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为遏制污染增量、减少污染存量各尽其力。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沙永康 2014-05-21 22:5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新能源汽车是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已被业界作为一个目标转入了实施。而市场化只被定性为导入期,故以示范的方式推动之。但是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则以此由头,大上项目扩大产能,目标定得很高,同时相关配套零部件的产能投入也很大,如动力电池。在技术没有过关、市场未呈现接纳之势,借机上项目大投入猛扩张,那是不可为的。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程晓东 2014-05-21 22:5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汽车产业大而分散,产业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本土自主品牌发展缓慢的局面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与转变。本土品牌企业的技术创新正遭遇着由“中低端产品的架构技术能力”向“技术集成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转变的瓶颈阶段。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郝吉明 2014-05-21 22:5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关于衡量什么是真正的蓝天,世界卫生组织将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标准分成三个过渡阶段和一个最终指导值:第一过渡阶段为75微克/立方米,第二过渡阶段为50微克/立方米,第三过渡阶段为30微克/立方米,最后的指导值为20微克/立方米。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胡敏 2014-05-21 22:4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石油等能源消耗迅速增长,石油价格已经成为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也关系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资源税费改革和推动节能减排。从现实国情出发我们必须汲取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国际经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尽可能缩短成品油价格改革市场化的过渡期,尽快推出符合市场化方向的中短期和长期国内石油发展一揽子战略,最终实现由竞争性市场来决定消费价格。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王秉刚 2014-05-20 18:1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减少汽车排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提高汽车排放限值标准、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量、直到发展零排放的电动汽车,都需要加快努力。在诸多减排技术中,有一项投入较小,对汽车改变不大,效果明显,易于在短期里推广普及的技术应该引起关注,那就是汽车发动机启停技术。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卢强 2014-05-20 17:3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怎么审视中国的电力改革?很多具体问题都需要探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不能为市场而市场。在电力改革的过程中,市场只是手段,但不是万能的手段。如果把它当作最终目的,不结合国情和国际电力发展趋势的实际,不考虑国家和百姓会受到什么影响,同时又无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安全、高效益电力系统,仅仅为“市场”标签而改革,电力改革可能会误入歧途。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聂磊 2014-05-20 17:3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私人资本、外资毕竟不是“活雷锋”。类似供电供水这样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普遍服务特点的公用事业,不能放松国家控制的力度。兰州威立雅水价风波就是证明:法国水务巨头威立雅溢价收购兰州水务股份,入主当地水务市场后,尚未提升服务质量,却立马将水价上调0.3元/立方米。事实上,从国家对外资放开城市供排水管网市场之后,全国几乎所有城市共同上演了一场自来水涨价的大合唱。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王乾坤 2014-05-16 18:13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天然气属于清洁型化石能源,其污染物排放系数远小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应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使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由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采用清洁燃料,大量减少了烟气中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成分。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吴宗鑫 2014-05-14 20:44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以煤为主的格局使得中国在消费相同一次能源的条件下比其它国家多排放30%的CO2。目前中国每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大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每年全球碳排放增加量的一半来自中国。中国今后能源消费仍将大幅增长的趋势会对全球实现峰值将起决定性影响,中国可以全然不理会国际社会减排CO2努力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国能源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也即向低污染排放、低碳排放的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谢子聪 2014-05-09 16:2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地方政府既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未来最大的获利者,既有确保成功的责任,又有推动发展的动力。它唯一的劣势是,在“市场主导”原则下,对企业没有主控权,因此无法把控全局进程。改变被动局面的方式,就是让地方政府把准备拿出来补贴的部分或全部资金,转变为项目投资控股权,联合优势企业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并且建立退出机制为“市场主导”铺平道路。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白明 2014-04-28 16:5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尽管我们对稀土出口加以适度限制,但并未借此卡住国际市场的供应。事实上,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是按照全世界80%的用量设计的,而且近年来的稀土出口配额也没有用尽。那么,为什么欧美日还要为此向世贸组织告状?很明显,就是为了以“黄土价”买到稀土。

能源/环境 | 转发(2) | 评论(0)

王云辉 2014-04-25 11:5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联通此次卡位新型能源电动车,成为特斯拉的小伙伴,对于再一次加深中国联通在高端用户和年轻用户群体中的品牌形象,是有加分价值的,中国联通股票小幅度上扬,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这一合作的认可。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马耀邦 2014-04-25 11:4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30多年来苏伊士集团一直活跃于中国,并且通常签订长达20年到50年的合同。令人非常困惑的是,作为一个拥有大量工程人才和高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中国竟然会把水处理工厂的建设和经营交给一家拥有不良经营记录的跨国公司。已故的韩丁(William Hinton)先生——《翻身》这本名著的作者和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或许提供了一些答案。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李云辉 2014-04-23 15:2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尽管当下特斯拉的市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订单已排到了下半年,但它仍旧必须面对产能的问题、电池供应问题、充电网络扩容的问题,客户群定位问题以及未来退货倒致库存风险增加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或许特斯拉就是昙花一现而已。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王赵宾 2014-04-09 15:2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经历欧美市场的“围追堵截”后,中国光伏企业正快速调转船头回归国内市场。这一点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2013年,国内光伏电站新增10吉瓦(1000万千瓦),而实际情况甚至更多。事实上,此前多年的累计装机量也只有6吉瓦,这也难怪,有人惊呼,去年中国光伏电站的安装量领跑全球市场。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陈思进 2014-04-08 16:1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基本的经济学供求法则告诉我们,任何商品一旦变得越来越稀少,其价格就该上涨,反之亦然。但石油是特殊的大宗商品,在金融市场上的买卖方式,因投机者下注赌石油期货,这反过来影响了其他人对今后市场价格的预期,也决定了石油公司将释放多少石油到市场,而炒买炒卖的定价权便掌握在华尔街的手上,因此油价经常完全违背供求法则。这正是油价忽上忽下的奥妙所在。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李兆康 2014-03-21 09:4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发展动力电池租赁业务是新能源发展的弯道超车。可行的方案是:用物联网的概念管理电池租赁业务,做到象“煤气罐送气”一样用电池送电,逐步形成移动电力市场,以满足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民用电用户的用电需求。特点:1不用建立充换电站。2电网不用大改造。3投入X亿就可全面解决问题。4可利用风能、太阳能的剩余电量。5家庭光伏发电成现实。6电动车的续航服务超过现在的加油站。7可提供几十万人的就业。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孙存照 2014-03-10 16:1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整体来讲,纯电动汽车发展不起来,主要源于三点:能量密度低导致续驶里程不够,寿命短,成本高。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