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新 2010-03-19 17:53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低碳经济这个词挺值得研究和商量。中国目前的情况可能提低碳技术更合适一点。我们现在需要学习、借鉴、运用、采用发展低碳技术,使我们的建设、发展、消耗能够更理性、更能够节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深圳签署了一个这方面的协议,适应当前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形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业务范围所能。也包括一些和节约、节能有关的一些技术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建筑节能方面技术的一些规章制度。
能源/环境 | 转发(2) | 评论(1)
赵红军 2010-02-09 20:39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今天早上上海的雾气特别之大,仿佛到了春天一般。室外温度达到约20度。清晨起来,站在浦东高楼上拍出的照片简直太美妙了。1980年代伦敦是雾都,如今它早不是了,中国的上海正在慢慢地登上雾都的排名榜,特别是冬天的时候。 据气象资料显示,近年来上海的扬尘天气不断增多,空气中的漂浮颗粒居高不下,八十年代那种晴空万里的天数越来越少,而大雾、大风、阴天越来越多。
能源/环境 | 转发(1) | 评论(0)
张伟伟 2010-01-24 00:0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政府制定法律,使得‘低碳’成为一种约束;媒体引导大众,使得‘低碳’成为一种时尚;家长教育子女,使得‘低碳’成为一种美德。‘低碳’真的很棒,不要只关注GDP,应该是GDP/碳排放!!!!
赵勇 2010-01-21 18:03 于 广东 - 深圳 通过网站:
我记得前些日子看到有人说,“我们要低碳,不要说‘不差钱’,如果你觉得‘不差钱’,那你差的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确,可持续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这三者的本质其实是一致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不能浪费。
吴婷 2010-01-21 17:34 于 四川 - 成都 通过网站:
看报道说,低碳指标将被纳入全市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低碳城市发展战略也将被提升为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这一导向下,城市的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调整,清洁型的新能源正在被开发、使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绿肺”、“绿肾”为地球吸收着二氧化碳。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下,低碳城市规划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意义尤其深刻。
秦鹏 2010-01-21 17:30 于 安徽 - 淮南 通过网站:
据说,2010年“低碳生活”是最潮的生活方式。媒体这么说,却让我觉得有点担心。“低碳生活”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临时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实施的一种行为准则。以前没听过这个词儿的时候,只是知道要环保,现在要“低碳”。不过我还是没明白,低碳和不穿裤子有什么关系。有些人做事情就是头脑发热,他们能保证一辈子不穿裤子“低碳”么?一时的行为就是作秀,难的是一辈子作秀。
严陆光 2009-12-18 16:3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未来新型能源方面,受控核聚变研究已达到了点火条件,正在建设国际核聚变试验堆;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大量存在,正在资源勘测与利用技术方面进行工作;海洋能能量巨大,有着多方面的开发研究,但它们在2050年前都不可能进入一定规模的应用。鉴于它们对未来能源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有关研发工作仍应给予充分支持,为今后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李政 2009-12-18 15:1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目前我国每年石油产量1.6亿吨左右,为满足需要,还有实际供应总量的1/3依靠进口。随着国内汽车数量的飙升,石油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将来可能有50%依靠进口补给。届时不仅经济上受到影响,在其他方面也将受制于人。伴随着能源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将进一步恶化。我国农村“越穷越挖,越挖越穷”。很多地方树皮、草根都被挖光烧尽,并引起很严重的户内污染,危害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
姜航 2009-12-18 12:13 于 辽宁 - 沈阳 通过网站:
节能减排,咬着发展中国家不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经济全球化下,实际上发展中国家负责生产,发达国家负责设计。实际的消费量,发达国家一定是多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对发展中国家征税,减排,实际上是整个世界共同承担的成本。在减排的大前提下,唯有科技能减少我国的碳排量。
余建华 2009-12-17 17:2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发达国家应该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任务,继续承担中期大幅量化减排指标,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自愿进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新加坡、南非、墨西哥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于对全球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负责精神,最近已经主动宣布自愿减排方案。
能源/环境 | 转发(1) | 评论(1)
侯艳丽 2009-12-14 14:5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在哥本哈根之前要不要做碳减排的承诺,我想可能还是要拐一个弯去看这个问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义务作碳减排的承诺。作为一个环保机构,我们首先认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作出碳减排承诺。我国碳减排的总量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相提并论的。我认为,中国作出这样政治意愿的表达就已经非常令人振奋了,现在应该是发达国家作出回应的时候了。
卫金桥 2009-12-10 15:3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国内汽车行业的排放占据全部排放的比例仍然不高,但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惊人,而且,排放水平远远落后于目前领先的欧洲和日本。无论如何,当前的中美汽车结构是极不利于减排的发展趋势的。所以,对于未来中国汽车的发展格局来看,通过政策主导小排量的发展必将是大势所趋。尤其在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未能大规模投入使用以前,这种愿景就更加迫切。
祝虹 2009-11-20 17:2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由第一代车架结构改为单体结构的第二代索兰托,比第一代车型车内空间扩大,并提高了燃效。已在韩国生产并上市。在KMMG公司生产的车型是面向北美市场推出的2011年款。该公司在美生产,意在迅速应对需求变化,以扩大在美市场份额。
周丽君 2009-10-16 15:1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腾中根本没必要从美国拉一大堆废铜烂铁回国,只需吞下写有悍马二字的小纸条便可秘密潜回国。届时在国内找个茅坑,憋着力气,用力一拉,俯视一看,哦考,满满一坑黄金。虽然腾中花10亿仅买回“悍马”两字,同时还得继续替通用擦屁股,但腾中必将挟悍马回国,并基于国内优势造车资源的整合和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以实现“号令消费者”的最终目的,或许最后赚回的不仅仅是当下忍痛割爱所擦掉的10亿人民币而已。
程文兵 2009-10-15 14:5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我国目前的汽车连锁企业通过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建立品牌专营协议或买断资源的方式进行经营。它们利用连锁的规模为用户提供服务,各地的汽车连锁店实施汽车品牌、技术、模式、经验的特许经营,分店不能自行独立进货从事汽车销售。我国目前汽车营销渠道由整车生产企业主宰,而不是经销商。随着品牌专卖店的发展,连锁销售企业的优势已不再明显。仅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品牌的销售中发挥作用。
能源/环境 | 转发(2) | 评论(0)
王万顺 2009-10-13 16:0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在《财富》(中国)杂志网站上,笔者还看到了一条财富箴言,是丰田现任总裁丰田章男说的,他说:我认为,对于丰田而言,现在是一个重要时刻,它需要为未来一百年提出某种答案。目前,许多国际汽车巨头都有了百年或者近百年的历史,未来的一百年是否属于它们,不可期许。但对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来讲,未来的一百年却是崭新的,充满了无限憧憬。我想,具有投资价值,这才是外来资本看中它们的重要原因,而不仅仅是为了短线投机。
钟师 2009-10-13 14:0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要打破华系车的两大魔咒取决于车企自身的想为、敢为和真为的程度,要改善华系车在国内市场的被动境遇和在国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只有通过车企的真才实干和每款过硬的产品来删除以往残留的品质印象,重新存入新的印记。华系车的市场合力逐步显著在增强,整体形象也在不断改善,有望在不久将来至少在国内汽车市场华系车整体上能与外来品牌分庭抗礼,进而从华系车中孕育出有国际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车企。
罗裕 2009-10-12 16:0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车市在逐渐成为全球第一车市的同时,确实需要有高瞻远瞩的中国车企挺起腰板来,昂首迈向欧洲市场。上汽、一汽、长安、奇瑞、吉利和华晨都可以考虑迈出这一步,给中国车挣回颜面。中国汽车对于欧洲市场确实到了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而不是知难而退的“不作为”。
张志勇 2009-10-12 15:0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成就了通用汽车,是因为有斯隆。今天的大危机上老通用倒下,但是新通用能否站起来,还是需要斯隆似的人物。一个企业文化、企业模式的改变,依靠现有团队是不能做到的,必须从管理团队上进行坚决的改变,这是一切的基础。
钟宁 2009-10-09 12:29 于 浙江 - 杭州 通过网站:
杭州天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从事柴油发电机组生产、销售、租赁业务,功率范围30KW---2千KW,品种多规格全供客户随意选择。随时为客户提供不同功率机组自备发电业;希望我们的服务能给您创造更大的效益。 租赁热线1358828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