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天,整个通信业界都神经亢奋。
原因很简单,政策的最后一只靴子已经落下,虽然还没有最后触及地面,但也只是短暂的时间问题。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明确要求要推动今年年内发放4G牌照。
次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明确表示,将根据企业申请情况和所具备的条件,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加快推动中国4G产业化发展。这个时间表,让很多的利益关联方都放下了心中大石。但现在还远不是庆祝的时候。
从牌照发放,到真正能用、好用,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距离。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其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了牌照博弈。
第一个问题,是频率。
不过,就目前而言,4G尤其是TD-LTE已经获得较多的频率资源,这个问题虽然重要,但未必紧迫。
与之相比,另一个问题更加复杂,就是基站站址。
就目前的频率划分来看,4G所使用的频率,它的穿透性普遍弱于2G和3G,这意味着未来它需要更多的基站。
三家运营商都需要新建基站,但却要面对基站辐射方面上越来越严重的“邻避”倾向。这将会是中国所有运营商未来数年最艰难的考验。
还有更多的问题。
总之4G尚未成功,发展仍须努力。
业界动态
中国移动一直在支持4G牌照尽早发放,在今年初一位移动高层曾表示,2013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3G竞争更加激烈,智能手机加快普及,TD-LTE有望进入商用元年。
而相对于中国移动的大力支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早先对4G牌照表示“不明朗”,但经过一个多月后,电信和联通也基本同意启动4G。
不管4G牌照发放不发放,移动都已经在大力建设4G网络,已成为国内TD-LTE的主导者。
从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将使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而中国电信可能获得双牌照,将采用FDD LTE与TD-LTE融合组网的方式。根据中国电信的表态,大范围、广覆盖的4G网络使用FDD知识,而人口稠密地区使用TDD制式以便吸收多余的话务量。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还未表态具体使用哪种4G网络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