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战胜 2012-01-16 10:2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GE被认为是目前将产业和金融结合得最好的公司。其一半收入和利润均来自自己的金融业务。GE金融强大的原因来自其庞大而复杂的功能,它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外汇借款、吸收成员单位存款、企业外募集资金、牵头国际银团贷款等复杂手段融资,还可以灵活放贷或组合投资—或把资金贷款给全球任何一家有信贷需求的成员单位、GE产品的消费者、客户及供应商,或参股金融企业或实业,或介入保险、担保、租赁、投行市场。
金融/资本 | 转发(0) | 评论(0)
卫战胜 2012-01-16 10:1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案例有许多。比如:联想进入创投主要是认为其可以更好地为集团的战略目标服务;海尔收购长江证券是要为其未来的收购兼并提供策略支持;方正入主浙江证券是想让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IT行业的风险;新希望、东方集团则已通过参股银行获得了巨大投资收益;中粮青睐寿险市场是看中该市场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上汽成立财务公司则主要是为自己的汽车消费信贷服务提供支持。
卫战胜 2012-01-16 10:1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有实力的企业,完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做专业金融服务,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引进资金、技术,还可以引进相应的竞争机制。国内金融企业相应的服务跟不上,是企业投资金融业的原因之一。但现在产业资本参与金融资本,有的是纯粹为得到投资获利回报,有的是出于自身产业的战略目的考虑,有的则是为了更好地融资。而至于具体什么样的企业才适合进入金融领域,则还应看企业本身是否有实力投资及能否有合理的收益。
卫战胜 2012-01-08 04:1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邓小平南巡讲话,鼓励科技人员下海创业
经济思想 | 转发(0) | 评论(0)
卫战胜 2012-01-08 04:0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期到现在,很多的民企貌似在蓬勃发展,实际上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通过引进西方的管理工具、理念、模式,发现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科学发展,许多管理学者开始探索“中国式管理”.
卫战胜 2012-01-08 04:0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国际化的大门逐步打开,还未真正接受成熟市场经济考验的民营企业又迎来了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挑战,这个阶段民企单纯靠有好的销售政策、团队已经不能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盈利了,企业不得不回头审视自身的“粗放管理”,开始考虑精益管理等降低成本策略和向管理要效益、以市场为导向、流程改造等发展策略了。这时的民企开始引进西方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
卫战胜 2012-01-08 04:0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民营企业成长的客观环境逐步好转,在1995年前后诞生了一大批民营企业,这个时候社会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只要是销售方面做的好,企业盈利很容易,一批民营企业就在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磕磕绊绊的生存发展起来了。这个阶段可称之为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卫战胜 2012-01-08 04:0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上世纪80年代有句话:“只要有胆量干,干啥都挣钱”,那是在计划经济刚转型向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社会需求大而供给少的可怜,那段时期造就了一批“暴发户”,这可谓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卫战胜 2012-01-08 04:0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后各地涌起创业潮的一年。
卫战胜 2012-01-08 03:5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20年铸就辉煌 国家高新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http://cv18.cn/FZzaUb
卫战胜 2012-01-08 03:5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1992年11月,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指引下,国务院批准建立苏州、无锡、常州、宝鸡、昆明等25个国家高新区。
卫战胜 2012-01-08 03:5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加速进行。到21世纪初,在整体上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市场化了,而经济的民营化过程(包括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民营经济的自发成长和外资的进入),可以被视作为这个市场化过程的主要构成部分。
卫战胜 2012-01-08 03:54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第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大门;第二是邓小平南巡,没有他的南巡讲话和决策,就没有现在的发展;第三就是入世。没有加入WTO,中国的经济没有这么快的增长。从近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来看,只是1992年开始,中国经济才有了起飞,但是真正快速增长,是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之后才发生的。
卫战胜 2012-01-08 03:5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201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卫战胜 2012-01-08 03:4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激起人们下海经商热潮,新一代企业家应运而生。张瑞敏、柳传志、倪润峰等代表性人物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人力资源 | 转发(0) | 评论(0)
卫战胜 2012-01-08 03:4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20周年,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又走到一个节点上
卫战胜 2012-01-08 03:34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有些人说,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其实是“要求人们不要管什么姓社姓资,只要敢说敢想敢干敢闯就是了,至于闯到哪里去,别管它,其实就是号召搞资本主义。”我感觉这些人的理解有问题,因此不赞同。
卫战胜 2012-01-08 03:2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资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全文)http://cv18.cn/Irye6f
卫战胜 2012-01-08 03:1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1992 南巡讲话
卫战胜 2012-01-08 03:1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邓小平 ,1992南巡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