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黄鸣 2014-01-26 16:1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跟工程师一起在车间里见证太阳能微厨的一点点完善很高兴,每当有新的创新时,我都会跟他们开玩笑说:“拉出去毙了。”因为我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而他们做的、设计的比老板都好,当然该拉出去“毙”了。这个“毙”不是真的“毙”了,而是因为他们的表现太出色,慢慢地“拉出去毙了”竟成为了我们团队的特殊表扬,只有被“毙”了的才是合格的。而被“毙”的次数越多,说明越优秀。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14-01-26 16:1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如今太阳能微厨所用真空管——玻璃金属压封管已经申请专利,并被受理,它可以弥补全玻璃真空管的缺陷,避免炸管。针对太阳能微厨真空管的设计,研发团队不断精益求精,一方面是不断地精细化,添加激光标志,为太阳能微厨真空管征集LOGO,使它更精致、更好看;另一方面是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真空管的性能。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13-10-09 05:08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我在企业里、社会中发现了不少这类人,尤其是在企业转型时。许多人安于现状、害怕变革,只要看到周围熟悉的场景没了,便好像是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对新鲜事物只有怀疑、抵触和抱怨,恨不得用一层外壳将自己与变化的世界隔离开来;另一些人表面上与时俱进,但不论外界环境怎样改变,他们还在用自己那一成不变的老方法、老思维去处理问题,却没想过要去改变。这些思想像毒瘤一样,一点点地蔓延,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周围的每个人。

管理综合 | 转发(0) | 评论(1)

黄鸣 2009-12-17 16:11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如果全世界的汽车、房子都做成节能环保型的,我们的商机反而更多。全球热钱资金、大企业都应该投进来,建立一个像互联网似的大平台、大系统,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现在,不是政府的力度小了,而是企业和产业界、金融界的力度太小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应该首先动起来。图为:被Global Focus(全球聚焦)组织评选为“气候企业家时代英雄”,因此被邀请做演讲。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2-17 16:07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我不是代表我个人和我的企业来说话,而是应该代表经济界企业界。节能减排或者更大点讲是气候变化这件事,是关于全球全人类的大事,“一荣俱荣”达不到,但“一损俱损”却是现实。所以,承诺也罢,议定书也罢,根本不只是一百几十多个国家或政府的事情,也不是一些节能减排企业的事情,而是全球全世界的事情。所以我一贯的呼吁,要完成这个使命,要解决这个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少数产业少数企业根本做不了的,只有靠大家!!

政经 | 转发(0) | 评论(1)

黄鸣 2009-12-17 16:06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官方谈判是在桌子上不断地说,是“talk,talk,talk”,而我们企业家和民间社会则是要不断地行动,是“Act ,Act,Act”。相对于国与国之间的“推”,企业的作用是在“拉”,包括中国房地产领头人王石,也在直面因建筑业而影响到的“气候问题”。企业想问题是这样的,责任有多少,机会就有多少,商机就有多少。承担的责任越大,机会可能就越多,很可能产业领导地位就越大,企业应该是抢机会、抢责任。

战略/决策 | 转发(0) | 评论(1)

黄鸣 2009-12-17 16:03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在媒体采访我作为企业界人士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各政府之间的博弈有什么看法,企业如何行动时,我认为:世界五百强都应做节能环保产业。 企业和政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很多是在推卸责任,在观望,在逃避承诺,在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也在强烈反对任何强加给他们头上的减排目标。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2-17 16:03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中国推出这个指标,我认为非常智慧,我觉得全世界都应该感谢中国,因为中国的承诺是一把尺子,是一个标杆,作为全球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美国,你自己看着办吧,全世界都在看着呢!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1)

黄鸣 2009-12-17 16:00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中国减排的承诺让我非常激动,这一行为,表达了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负责任,敢于担当!一旦承诺,大家可能觉得身上的压力很重,从另一角度上讲,这里面可能就是巨大的商机,不仅是在政治或其它的国际社会舞台上占一席之地,而且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也会有新的突破。政治也就是经济,这种政治是气候变暖、气候经济或者节能减排经济,在全球角度上看,节能减排政治是最大的政治,节能减排政治也是最大的经济。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2-17 15:51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我们应该理解哥本哈根会议之所以被称为“拯救地球”的全球大会,我们也明白一个会议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关注,我作为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及中国商界领袖的双重身份参会,不仅会见证应对气候变化和拯救地球母亲全球协议的达成,更要在会上力证中国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业绩,力证中国已经是“绿色大国”的事实,同时发动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拯救地球母亲的行列中来。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2-17 15:47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我都很奇怪,那么多国家的“央视”(国家电视台)、那么多主流媒体,跨山越水地来到中国,来到皇明,探究中国可再生能源的领头企业——皇明的经验,为什么?后期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明白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当人们意识到地球母亲的危机时,寻找出路,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成为全球的焦点和心声。

能源/环境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0-30 11:34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从上海出差回来后,与公司更多主管探讨了“人才观”,为避免引起歧义,吸纳大家的建议,把“永动机”改为“原动机”(原动机与永动机有同种寓意,又避免了永动机是不可实现的歧义引导)。这样,皇明“人才观”最后确定为:顶级人才是原动机;一流人才是发动机;二流人才是传动机;三流人才是被动机;庸才废才是滞动机;自以为才是反动机。同时也欢迎网友们参与“人才观”的讨论。

人力资源 | 转发(0) | 评论(1)

黄鸣 2009-10-30 11:33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管理上的“一手软一手硬”可以体现为团队建设要注重两化:一是军事化;二是人性化。之所以把军事化放在前面,是因为一支有执行力的团队,一支铁军,不仅能使整个团队在战场上摧枯拉朽横扫千军,而且还能使这支铁军中的每位“战士”都觉得无尚的光荣和自豪,使每位“士兵”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体现。

管理综合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0-30 11:29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我的梦想曾经是让亲朋好友用上太阳能,后来是让全国人民用上太阳能,现在是让全球人民用上太阳能。为了让太阳能发挥更大作用,为了在传统能源枯竭时太阳能能真正完成能源替代的使命,我们前赴后继、殚精竭虑地开发太阳能,建设太阳谷,把太阳的神奇展示在人们面前,呼吁更多人热爱、使用可再生能源。《蜘蛛侠》有句话“能力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我想加一个前缀:使命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这也是永动机自动自发的奥秘所在。

杂谈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0-30 11:15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其实,永动机也并非异类,也来自平凡人,只是平凡人不同于他人之处,在于永远在实践梦想的路上不知疲惫。我的员工知道我们这个团队有多勤奋,我的秘书知道我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干劲?其实大家也完全可以做到,如果要想做永动机,首先要明确的是永动机后面的驱动力是什么?我这个永动机最大的驱动力就是我心中的梦想和我们团队的实践能力。

杂谈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0-30 11:15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当没人敢想的时候,你敢想就是老大;当没人讲梦想的时候,你讲出来就是老大;当没有人把梦想付诸于行动而你勇于实践时,你就是老大;当无人梦想成真而你把梦想一点点做出来时,你还是老大!这就是永动机,永远自动自发,永远“不用扬鞭自奋蹄”,永远给予别人信心、勇气和希望,永远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把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杂谈 | 转发(0) | 评论(2)

黄鸣 2009-10-30 11:14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05年我去奥兰多参加“2005年世界太阳能大会”,被邀请去做主题演讲。在我当选副主席之后邀请太阳能协会的理事们来参观太阳谷时,他们惊叹了,说你播放的那些效果图都变成真的了?我们没想到它们会变成现实!我很奇怪,问他们不相信会变成现实怎么会一致选我做副主席?其中有一位理事说:这个世界上没人敢想这些东西,有人敢想已经很不得了,我们就很敬重他。我们需要这样敢想的人,所以我们选你,没想到你真做出来了!

人力资源 | 转发(0) | 评论(0)

黄鸣 2009-10-30 10:39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关于永动机的说法,助理说她百度了一下,没有任何一部永动机被实际地制造出来,也没有任何一个永动机的设计方案能受住科学的审查。永动机只是一种理论,是不能实现的发动机。我直接否定了她的理由,此永动机非涉及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的永动机,也非指能否制造成型的永动机,而是指思想上的永动机。这种永动机不需要外力驱使,完全自动自发,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我在电话里对她讲,如果你想象不到的话,我就是“永动机”。

杂谈 | 转发(1) | 评论(1)

黄鸣 2009-10-30 10:34 于 山东 - 德州 通过网站:

27号我出差上海在赶往济南飞机场的路途中,我联想到近期对人才的期待、培训和思考,一串排比的句子随即而出:顶级人才是永动机;一流人才是发动机;二流人才是传动机;三流人才是被动机;平庸人才是阻动机;自以为才是反动机。不知大家对我的这排比喻有什么看法?

人力资源 | 转发(1) | 评论(2)

黄鸣 2009-09-01 15:00 于 河北 - 石家庄 通过网站:

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怎么出来的?降价降价降价,降的牛奶比水便宜,当价值和价格严重背离的时候,必定要往下拉价值。拉价值怎么拉?价值和成本是直接联系的,为了占市场份额,为了降低成本,“三聚氰胺”就产生了。其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对长期没有信心,就是短期行为,捞一把就走的思想。而且,食品类的毒奶粉、毒豆芽现象也说明这种问题,这是偏离商业真理的商业行为。

市场营销 | 转发(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