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杨年东 2013-04-26 08:31 通过手机版网站

【大数法则】 一个推销员卖餐具,每敲10户门,7户会开门,4户会听他讲,2户会买,成交的两户会让他赚40元。他得出结论:每次敲门能赚4元。由此,他考虑的问题不是“这次敲门有没有人开?”“也不是“门开后会不会被拒绝?”而是“我一下午能敲多少门?”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1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上之上者,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坎,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上善若水,为而不争,处下为上,上之上者也。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13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伟大的商人,要有深藏不露的野心,也要有心若止水的耐心;还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寻觅资源,二是瓜分资源,三是分配利益。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要的不是盈亏的结果,而是盈亏之间充满冒险刺激、智慧谋略的过程。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1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人生是一个车站,进来了出去了;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情谊是一桌宴席,热了,冷了;迷惘是一种态度,放纵了,收敛了;生命是一种坦然,也哭了,也笑了。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1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禅商语录)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始;寒冷到了极致时,太阳就要光临;少说多做,句句都会得到别人的重视;多说少做,句句都会受到别人的忽视;宽容不是软弱而是融合。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0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伤不起的经济学:一群人可以是一个团队,也可以是乌合之众。团队意味着精神上的契合,目标上的一致,行动上的配合,困难中的鼓励,失败中的给力;团队意味着你可以孤独,但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战友就在你身边伸手,团队就在你身后扶持。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0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世界前十位的奢侈品牌)一颗不老的童心;生生不息的信念;背包走天下的健康;愉悦心情和舒心的创业环境;安稳与平和的睡眠;享有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的生活;牵手一个教会你爱与被爱的人;品味美好的心情;自由的心态与宽广的胸襟;点燃他人希望。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0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价值十万美元的创业教训:不要做过于乐观的销售预测;不要雇佣那些总与自己持相同观点的人;不要将精力都放在竞争对手上;不要太在意他人的想法;炒员工要果断,雇员工需谨慎;公司团队第一,公司第二;不能低估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弄清公司发展方向,不能把战线拉得太长。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03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成功并不仅仅是你的成绩所决定的,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各种混乱的人际关系中,寻找机会的能力,以及你最后领导一帮人跟你一起创事业的能力。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由你的成绩决定的。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0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9:0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荣誉的最高境界:您已远离江湖,江湖还在传说您;喝酒的最高|‘境界:您还知道他是谁,他已经不知道您是谁;交友最高境界:久不联系,常在心中;爱情的最高境界:虽已白发苍苍,依然会执手相视;生命的最高境界:哭着来笑着走。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8:5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改善人际关系的四句话』最难以启齿而又最能化解矛盾的一句话:“也许你是对的”;最让人感觉宽慰的一句话:“还有我在呢!;”最让人增长信心的一句话:“我相信你行”;最让人能摆脱谣言的一句话:“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罢”!

领导力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8:5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可口可乐全球CEO穆康泰的心得:1.位置越高,越要从低处关注细节;2.对员工,只能影响,不能命令;3.保持低调,尽可能少用“我”这个字眼;4.珍惜伙伴,包括员工、客户和一切利益相关方;5.多去一线,譬如超市和卖场,能学到很多;6.永远别单独用餐。

领导力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12-23 18:3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成功就是“二十几岁时,给优秀的人工作;三十几岁时,跟优秀的人合作;四十几岁时,找优秀的人给您工作;五十几岁时,把别人变成优秀的人”!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03-24 17:2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从一产生开始,EMBA就作为“最昂贵的商业教育”矗立在商业培训市场的塔尖,其费用一直有升无降,这就为EMBA群体带来了“富人俱乐部”的“光荣称号”。(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03-24 17:2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EMBA学员来自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求解着不同的难题,但追求管理提升、职业发展、建立人脉几乎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03-24 17:2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再上层楼或适时转型是来自外企的EMBA学员最关心的话题,他们需要从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同学身上,获取资讯,求证见解。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03-24 17:23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EMBA学员们大多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80年代上大学,在90年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崛起,在21世纪之初重新“回炉”。从2002年起至今,70年代的新生代企业家和高管也开始逐渐进入EMBA课堂。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03-24 17:2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EMBA教育固有的精英色彩,所以在进入中国后,它并没有被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在职工商管理硕士”,而是被移译为“高管工商管理硕士”,而且与国外大多数EMBA学员都是前景光明的大企业中层不同,在中国参加EMBA的往往是企业高层,他们的头衔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挂着“董”或者“总”的头衔。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

杨年东 2012-03-24 17:1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在国外,继续深造被看做是一项投资,读EMBA的学员希望两年几万美金的投资,学成之后能够得到回报应该是不成问题。具有EMBA学习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文化/教育 | 转发(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