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薛涌 2013-11-20 16:3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在美式拼爹这个问题上,中国学生吃尽了亏。弥补的方式,是多和有足够经验和训练的长辈打交道。我的使命,就是利用自己在美学习教学近二十年的经验,担负起这种长辈的责任、带领着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同学去拼爹。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13-08-23 14:0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远在中国的网民们一片鼎沸,欢呼美国的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一同崩解。美国衰落,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http://cv18.cn/2rqqijb6

政治学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10-02-04 14:2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话几乎成了“真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竟开始闹人荒,许多领域都出现了找不到人干活的现象,为中国经济提出了严重的警报。中国能否持续地、大量地吸引外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提供足够的、称职的管理人员来经营这些资本。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劳动力费用在上升,中国必须不断提高产业层次,摆脱低薪、低技术的陷阱,才有出路。

人力资源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10-02-04 14:1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上海人是否能穿着睡衣上街?随着世博的到来越来越引起争议,乃至这一问题被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其实,“文明”如何界定,并没有一个固定客观的准则。比如在户外晾晒内衣内裤,在充满烘干机的现代社会很不文明。但是,最近美国社会中则涌现出一个新的“文明”运动,号召在户外晾晒衣服,以节省能源、推动环保。几个州也通过立法予以支持。最近此事折腾到波士顿地区,《波士顿环球报》发表社论,大致也对之予以肯定。

社会/民生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10-02-04 14:1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美国的贫富分化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高得多。一系列研究表明,美国的社会流动性,即穷人的孩子变成富人,或者富人的孩子沦落为穷人的机会,要比欧洲小。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之间经济地位不仅相差许多,而且这种差别越来越呈世代固定的趋势。所以,民主党的政治家几年前才打出“两个美国”的口号来竞选。一些分析家也担心美国这样下去将形成贵族社会,成了旧欧洲。

文化/艺术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10-02-04 14:1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自建国起,美国就是一个排斥等级的社会。杰佛逊嘲笑欧洲的王公贵族,说那里的一个国王,到美国连当个小镇的镇长的资格和素质也没有。十九世纪法国人托克维尔周游美国,更是惊叹美国人从政治文化到社会经济上的平等。看看今天的美国,挣几十万的和挣两三万的,都称自己是“中产阶级”。这等于说,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自认为属于一个阶级。实在是没有比这个更和谐的社会了。但是仔细一观察就会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假象。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7:3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日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确立了一整套高工资、高福利、高增长的模式。终身雇佣、全民医疗保险等等制度也全面展开。当时有些保守派人士担心,给工人这么慷慨的待遇,会让日本人变懒的。但事实证明,这套政策带来的不是懒惰的国民,而是“敢死队”式的劳动阶层。大公司的工薪阶层(salary men)以现代武士自许,为公司效忠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程度,乃至“过劳死”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国际性的关注。

经济思想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7:33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亚当·斯密大致生活在工业革命之前,没有机会观察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自然没有提到工薪高会提高现代化设备投入的生产效益问题。不过,他的两点观察对我们后工业时代仍然适用。第一,经济的增长有市场过程和社会过程,两者缺一不可。第二,“重赏之下有勇夫”,高工薪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效率。

经济思想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7:1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许多学者在问:结果如此之不平等,是否说明游戏规则本身的不公平?更有学者担心,过分的贫富分化,使贫富阶层的社会和政治目标出现巨大分歧,进而破坏社会的整合,威胁到了民主制度本身。贫富分化伤害我们社会的整体利益。中国必须对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说“不”。

研究综合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7:1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这样才能奖赏创造,使人们有足够的工作动力,进而生产更多的财富,提供更多的机会,底层的人也得以更自由地晋升到上层。均分财富则使人们固定在自己原有的位置上,抑制了社会流动。美国的“自由”,实际上给了穷人更多的机会。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美国的社会流动,比挪威、芬兰、丹麦这些均富“福利国家”要低。事实上,结果的不平等带来了机会的不平等。

研究综合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7:0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美国的知识分子,也一直在思考贫富分化的社会后果,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哈佛大学的多学科项目“不平等与社会政策”,综合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政策研究、健康与医学、教育学、法律与工商管理等多学科,领先于世,并产生了初步的成果。这些研究表明,贫富分化正在使美国在关键的社会指标上落后于欧洲。但是,美国的富裕人口,比欧洲均富国家的富裕人口来寿命也短。可见,贫富分化对穷人和富人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研究综合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7:0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权利,而不是财富本身。产权的本质也是权利。许多主流知识分子总把产权主和富人联系起来,觉得财产不多的人就没有什么产权值得保护。以保护大财富为优先,所编织的就是非常粗大的保护网。大财富被保护了。小财富则照样从宽松的网眼中摔下去。这也是亚当.斯密在十八世纪看到的“中国问题”:富人享受着太多的保护,穷人则几乎没有保护。

研究综合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6:5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许多市场经济的信徒认为,贫富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能变富”的经典“涓滴理论”(主要指上层的财富必然涓滴渗透到下层),在知识分子和媒体中拥有广大的市场。谴责贫富不公的,被他指斥为“仇富”。但是,这一理论已经被严峻的事实所粉碎:富人致富,并没有使穷人变富。健康的市场经济,要从保护普通百姓基本的权益出发,而不是从维护富人的利益出发。

社会/民生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12-04 16:54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最近,国家发改委2009年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揭示,中国的贫富分化在急剧加速。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城镇居民内部差距、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城乡居民之间差距中,城乡差距最大。

社会/民生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07-09 13:4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事实上,每个常青藤大学,都有一批非法移民的子弟,而且学校明明知道其身份。但是,学校培养的是人才、着眼的是未来,不会因为父母干了违法的事情而惩罚孩子。老实说,堂堂北大,自己的教授造假(抄袭、早同行是“间谍”的假新闻)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也不见北大惩罚这些教授。现在拿一个为成年人开刀,有何公平可言?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07-09 13:4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当然,何川洋的情况略有不同。毕竟他父母是地方官,是特权阶层,和可怜的非法移民大为不同。我也一向主张高考录取要向弱势倾斜。但是,毕竟何川洋是个孩子。让他在不满十八岁、在经济上完全依赖父母的情况下出来举报父母,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惩罚他也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在法律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有不同的法律责任。让这么一个有才能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过失而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我们的社会也未免太残忍了点。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07-09 13:3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北大不是要当“世界一流大学”吗?那就看看世界一流大学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几年前,Dan-el Padilla申请移民没结果,成了非法移民。就是这么一个孩子,不仅拿奖学金上了纽约著名的贵族高中,而且最终被普林斯顿全奖录取。正是因为他学业卓著,受到媒体的分外关照,最终非法移民的身份暴露。但是,普林斯顿不改初衷,而且负责人公开对媒体说:只要是人才我们就要。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我们都要把他找到、招来。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07-09 13:3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北京大学已经决定弃录民族成分造假的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理由是他的父母假造了他的民族身份。可是,当时他还不到十四岁,根本不具备对此事负责的年龄。根据有关报道,他至今仍不满十八岁。北大怎么可以对一个未成年人施以如此的重罚?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07-03 14:1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从我个人的高考经验看,高考的压力并不在于准备的内容多。恰恰相反,我们几年反复围绕着有限的内容死记硬背,浪费了大好青春。美国如今流行的高级课程考试,则给优秀的高中生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的机会。他们有精力不必为提高SAT普通考试的几分而不停地重复练习,而是去开拓新的知识边疆,把许多大学课程都学了。事实证明,这样使高中生的大好年华更有创造性。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

薛涌 2009-07-03 13:5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我建议学SAT不妨彻底些:不仅学其普通考试,还要学其专业考试。我们可以设计语文和数学两门为普通考试科目,再设计十几、二十门的专业考试科目。普通考试属于必考。专业考试则属于选择性考试。这样就给大学和考生两方面更大的自由。

文化/教育 | 转发(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