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韩毓海 2014-11-28 13:4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历史观: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是因为闭关自守、隔绝对外贸易。从学术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存在各种问题,但从未闭关自守。要弄清中国近代经济弱势的原因,应先注意两个问题:地缘政治和银本位。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34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的问题其实不是抽象体制的问题,更多的是行政的问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弊在于政而不在制”就是这个意思。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3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国家主导的财政政策,一个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源于国家的行政很难深入到农村里面去。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32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如果要在中国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其所导致的全面暴力,将比剥夺地主要更严峻。所以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只能实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这一折中方案。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31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土地制度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的变迁,从商鞅废井田,初税亩,均田制,两税法,到一条鞭法,永不加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变革都是围绕中国土地制度来进行的。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3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抗战期间,国民党失去半壁江山,核心问题不在于日本的强大,不在于国民党没有控制中国的能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国民党没有面对和解决基层土地问题。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3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希望由国家来发行货币的愿望,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实现过的。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2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古代中原地区就是一个城邦制的国家,百姓都住在城里,而村落的形成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北方的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第二种是屯田,这从“邨”这个字的写法中也能看出。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2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农业的发展并不一定自动导向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有制度的保障和支撑,一定要有政治制度有组织能力的推动。如果没有国家用财政的手段来推动的话,经济是不会由一个领域自动的导向另一个领域的。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2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的问题很难说是抽象的体制问题,更多的是行政的问题。政治问题是非常具体的,政治学是一门科学,抽象地谈政治、唱高调没有意义。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韩毓海 2010-06-30 16:2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国家主导的财政制度,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源于国家的行政很难深入到农村里面去。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