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潘新 2010-11-12 17:29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而创业组织,往往因为资源的缺乏,或是为了更好的专注,而将不同部门的底层打通,采取“一举两得”、“一石三鸟”的效用。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8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企业组织中的销售、市场、生产、后勤、行政等部门,也是在企业发展到不同阶段的需要,所划分的结构。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7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这是一种颇为东方的思维、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个世界本不是按照我们现在所逻辑结构的方式存在的,例如,“花”并非为“花”,“木”亦非为“木”,它们之所以为“花”,为“木”,是因为我们为了辨识的方便。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6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禅宗故事,一个年轻人向禅师请教禅的道理,这个禅师并不言语,只往茶杯里倒茶。茶杯倒满了,禅师接着倒。年轻人就说,师父,水满出来了。师父就说,茶杯满了,水就倒不进去了。你的脑子里装得满满的,我讲的话你怎么听得进去呢?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5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水”的智慧对于创业企业的启示: * 身段柔软,容纳万物 * 不把招式做“老” * 流动性(英语中的”liquidity”或许是翻译中文语境中“水”最好的注解) * 用西方的语言讲,就是“On demand”,随需而变 * 根据资源状况,不断累加,适应外部环境(河道、容纳之物)的变化,而终于经久不衰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5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当新的最佳模式产生时,水模式的组织需要做的是涓涓入流,将优秀的内容都纳入自我的体系——水是最柔弱的,但也是最强大的。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5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答案或许有的——保持“水”的状态,和“水”的策略——使组织的身段柔软,使组织的存在无处不在,如同水一样。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4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在这样纷繁进化的互联网世界,有办法保证一个企业的长盛不衰吗?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3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而google的搜索算法来自科学界的“引用”机制,同时其付费搜索的机制来自搜索引擎的先驱Overture.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3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互联网可以被理解为人类智能的集体进化,在这样一个群体进化速度越来越加快的时代,在任何一种模式的基础上有可能滋生效率更高、更为先进的模式,举个例子来说,flickr的分享机制、myspace的社交网络链接,催生影响了Facebook,而Facebook在恰当的时机引入了是时硅谷流行的API机制,一举超越了Myspace;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2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相较而言,在制造业、饮料业、零售业、信用卡等传统行业,GE,可口可乐、沃尔玛、Visa等这些曾经的巨头似乎在过去的50-100年间并没有衰落过。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1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在互联网进入个人用户世界的不到15年间,互联网的盟主已经几经变化,从1995年开始,雅虎在保持了十多年“武林盟主”以后,让位于google,而google目前在美国市场已经让位于facebook,Facebook在全球市场的全面逆转恐怕也是在二三年之间;而facebook的统治地位又能维持多久呢?从门户、搜索到社交网络,谁知道下一个更有效率,更有统治力的模式是什么呢?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1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在互联网这个交织着流动性、开放和变革的世界里,“水”的策略犹显重要。

IT/互联网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20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而社会的组织形态恰恰是多刚与多柔并存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刚与柔平衡的世界。 这就是“水”的智慧。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19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当“刚”与“柔”博弈时,有趣的情况出现了:一刚对一柔时,刚者胜;一刚对多柔,刚者胜;多刚对多柔,柔者胜——刚者之间互相博弈时,由于均不妥协,所以会造成“双输”,而此刻,柔者占据了上风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18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设定“水”意味着“柔”,对应的是“刚”的策略。假定“柔”意味着有施压,则绕道、妥协或者迂回,而“刚”则意味着不妥协,直达目标,并且必达目标。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18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接下来,我们试着用西方形式逻辑语境下的博弈论来验证“水”的策略。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17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认为“刚”是最有效的策略,我们常见的许多管理者是具有“刚”的性格的人,刚者促进了这个世界的进步。这岂非与老子讲的“上善若水”有很大差异?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16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第一次和我提出组织形态“上善若水”的是黄亮新,他的解释是,组织和业务可以像“水”一样,根据河道、容器,乃至任何承纳之物那样,可以成为任意的形态——然而,经年累月之后,山峦崩塌了,河道转向了,黄土流失了,而水仍然是水。

创业 | 转发(0) | 评论(0)

潘新 2010-11-12 17:15 于 上海 通过网站:

而这个规律对于创业和生活也很有指导价值。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