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李多 2010-12-17 08:4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我们关注政治冷战。但是经济上的冷战,就是政治冷战。所有的遏制,都是在经济上的控制与反控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1、毛泽东时代没有在经济上开放的条件。2、邓小平时代由于欧美、日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寻找海外市场,而中国恰恰在这个时候需要发展经济,12亿人口也可以提供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才有了现在的机会。人口在当时是发达国家眼中的财富源泉。

社会/民生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2:0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昨天,一年一度的深圳性文化节在会展中心6号馆开幕,除了养眼的模特内衣秀,丰富文化内涵的古代性文物展之外,也有个别摊贩公开在展台上销售毛片,还打出广告“陈冠希用了也说好”。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2:0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独裁制》在需要建立独裁制的危机关头,国家很快地不是毁灭就是保全;当紧急需要过去以后,独裁制不是变成暴君制,就是徒有虚名。……独裁者只许有时间来应付使他被选为独裁者的那种紧急情况,但不许有时间来梦想其他的计划。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1:5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印尼废除禁书令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1:5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新京报报:一个女孩叫:冯冫冖(读为:冰蜜)。名字太酷了。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1:5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句大实话,"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1:5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紅顏皆為禍水?權力才是春藥!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1:5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某人05年为了包二 奶,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子给二 奶住,每个月给二 奶5000块钱, 买房子花了50万左右。 今年跟2奶分开了,他把房子卖了,得钱120万。 算下来白玩女人5年,最后还赚了40万块钱。 感谢深圳,感谢政府高房价! 原来 包二奶也是一种投资!

社会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1:5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官场鬼话:别说下滑,要说负增长;别说好色,要说天性使然;别说违法,要说擦边球没打好;别说跑官,要说要求进步;别说渎职,要说管理有漏洞;别说讲排场,要说刺激消费;别说高消费,要说引领绿色健康生活;别说作假,要说适度超前;别说权谋,要说领导艺术;别说在群里不发言,要说正在韬光养晦。

文化/艺术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11-16 21:56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何新: 满庭芳——艳词戏赠友 (1982年夏)孤枕梦残,往事千端,月华暗送飞霜。眉间心际,几回动愁肠。人间谁真知几?妄自作多情惆怅。正夜深,寒星万点,寄心事苍茫。 魂伤!犹记否,轻分罗带,暗解香裳。更枕席颠倒,云雨轻狂。燕子楼空人去,余颊上淡淡唇香。难分舍,推到杯盏,灯火自昏黄。

文化/艺术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08-13 09:3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卢梭:奢侈或者是财富的结果,或者是使财富成为必需;它会同时腐蚀富人和穷人,对于前者是以占有欲来腐蚀,对后者是以贪婪心来腐蚀;它会把国家出卖给软弱和虚荣;它会剥夺掉国家的全体公民,使他们这些人成为那些人的奴隶,并使他们全体都成为舆论的奴隶.(社会契约论)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08-13 09:38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孔德:受到教育的青年因人数供过于求,面临着他们认为是渺茫的前途……青年人在权势者的门外久久的等候着。这些青年人由于不被社会所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也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 世纪病’。他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活的准则。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08-13 09:3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明朝张翰《松窗梦语》:一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廷相对初任御史说:我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个穿了双新鞋的轿夫,开始很小心地挑着干净的地面落脚,生怕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惜新鞋了,什么地方都踩下去。王廷相并引申道: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文化/艺术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10-08-13 09:3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独裁制》在需要建立独裁制的危机关头,国家很快地不是毁灭就是保全;当紧急需要过去以后,独裁制不是变成暴君制,就是徒有虚名。在罗马,独裁者的任期只能是六个月,他们大部分都是在期满之前就退任的。如果任期规定得再长,他们或许还会企图再加以延长,就象十人会议对于任期一年所做过的那样。独裁者只许有时间来应付使他被选为独裁者的那种紧急情况,但不许有时间来梦想其他的计划。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09-10-13 08:05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明朝理学家刘永澄批评当时士大夫的陋习道:今人卑卑碌碌,实是官情太浓。病根在于应考时求录取心切,所以看官爵如无上至宝,怎样也不肯轻弃。他们为保持禄位,不得不趋炎附势,软媚圆滑,惟利是图。一个个自称为中庸君子,实则一个个全是无耻乡愿。他们把模棱两可叫做浑融,麻木不仁叫做镇静,狡诈巧取叫做明哲,含糊敷衍叫做得体。只见权势所在,不问是非正义。——摘自范文澜《大丈夫·史可法》(中国长安出版社版162页)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09-05-03 07:23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清廷在每个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石碑,这块碑不是竖栽而是横躺的,故叫卧碑。卧碑上镌有几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这三条禁令,恰好是近代西方人所要争取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所谓的三大自由了。东西双方的现代史,在这上,有一个恰正相反的对比。讲起来,真值得我们内心的惭愧。卧碑立于顺治五年。有名的金圣叹,就为犯了卧碑禁令而杀头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09-04-29 08:57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张学良93岁时写一首风趣的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惟有好色似英雄”。

杂谈 | 转发(1) | 评论(2)

李多 2009-04-19 17:54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人之一境界:渐不为人识;时还读我书。 刘葆良题桥亭

杂谈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09-04-19 17:50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报广东陈绍基被双规,忽记起前年在广州吃饭,墙上有陈绍基书写的对联:君子常思身后誉,英雄敢吃眼前亏。

杂谈 | 转发(1) | 评论(0)

李多 2009-04-19 17:49 于 北京 通过网站:

增广贤文:相逢狭路宜回身,往来俱是暂时人。

杂谈 | 转发(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