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见解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付志雄 2020-10-30 20:53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从前——人们娓娓道来的学科理论、经济思想(德鲁克、迈克尔.波特),愈发远离#发展现实#;当下——那些看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市场运作/实践文化(乔布斯、马斯克和马云),反而引发两军对立、河流改道。一个根本原因,知识世界的地理疆域,正在从对象世界转换至#属人世界#;人们所说的科技力、思想力,已然在资本运作/生产力构成上——具有了从人的存在关系、发展关系和社会主体性关系中渗透/溢出的能力!

经济思想 | 转发(0) | 评论(0)

付志雄 2020-08-14 10:37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中国全球化进程的#三支利剑#:华为主攻无线网络,Tiktok侧应文化市场,阿里主打电商运营。可谓各项同性,立体交互。 如若顶住压力,中国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技术为依托的整合模式/操作平台——将日趋完善。它标志着中国用以统观世界、运筹帷幄、前瞻未来的社会感官几近生成,亦标志着人类观念世界方式的深刻改变。

未来产业 | 转发(0) | 评论(0)

付志雄 2020-05-10 07:27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疫情扩散与人类的抗疫行为是一场#不平等的战争#。疫情对待人类:不论你信奉什么主义、拥有怎样的制度文化,只要是人类宿体——来者通杀。人类对待疫情:疫情是针对黄种人的,它对西方是大号流感,疫情不能侵害人权,不能组织大选,不能影响股市和经济报表。殊不知,病毒疫情恰恰看重你(政客们)是否为它提供了更多的生命宿体与传播渠道。

政治学 | 转发(0) | 评论(0)

付志雄 2020-05-09 08:16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当今世界,与现实世界结构一起、#生命交互的主体#,不再是认识主体、思维主体及其观念意识和理性。因为,目下参与全球经济生活的主体,是置身不同地域的民族国家,投身全球市场、实施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试图改变自身历史命运的文化类群。而最终决定人类历史进程和发展走向的,不是人的观念诉求及其理性思维,而是所有民族国家/文化类群参与全球经济生活、改变自身历史命运、谋取他们稳固市场结构地位的实践文化。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付志雄 2020-05-06 10:52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人们在意识层面所理解的#矛盾辩证法#,其主观随意性极大。因为在矛盾对立的双方,很难看到矛盾同一的条件与可能。这样,矛盾和斗争在相当一段时期就变得绝对化了。譬如在全球抗疫期间,在制度文化不同的国家之间,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价值精神上截然不同的种族之间,和在价值认同上发生冲突的个体、社会、国家、民族之间,始终存在着将这种矛盾绝对化的可能。在全球疫情肆虐背景下,这种情形是人类最不希望看到的。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付志雄 2020-05-05 13:22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须知,#财富#的社会占有,并不是评价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目的。同类主体之间(民族国家/文化类群)的关系除了借用财富占有的关系来评价,还须用相互类属的关系去定性。倘若你觉着生活处处与你为敌,多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给生活希望,生活才能给你风景;你风声鹤唳,生活也只好还你四面楚歌。”所以全球背景下,中国的目标不是与人对赌,而是做好自己。

政经 | 转发(0) | 评论(2)

付志雄 2020-05-03 21:29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巴菲特给美国人炖了一锅鸡汤:2020年的美国是一个比1789年更富更好的国家。他向世界坦言“不要和美国对赌”。这种说法意味什么呢?在有限的维度内,没有出路时人们只好对赌。问题是:世界那么大,中国为何与他人对赌?#做好自己#才是最为重要的。

政经 | 转发(3) | 评论(3)

付志雄 2020-05-02 11:01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一个放眼世界、参与全球经济生活的民族,和他们改变自身历史命运的#实践文化#,才是改写世界历史的谋划者与架构师。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付志雄 2019-07-03 22:46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文化,是打上人类活动物化印记的生活之物、#心性之物#、知识之物、科技之物。哲学,乃开释人类文化心性导引人类行为的主体之学、#生命之学#、变化之学、践行之学。 那物的文化呢? 物的文化,乃是承载人类文明的功能载体,亦将成为人类变换自然活动的社会感官。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1)

付志雄 2018-08-14 19:05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东西方#文化/哲学#之分野 有高僧向世间智者发问:对面者谁? 西哲文人说:对面者是彼此独立的自我,和互为对象的他者。 东哲文人曰:对面者乃互为对象的个体,抑或你我他有别的同类。

历史/哲学 | 转发(2) | 评论(4)

付志雄 2018-02-16 20:34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承前启后的#社会因子#,知识分子总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每一次社会变革,知识分子问题都将成为最为敏感、最难摆正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总是和#知识的宿命#结构一起。倘若知识本身居无定所,驾驭知识的人——其命运亦变动不居、扑簌迷离。倘若知识找到用武之地,知识分子立马奋勇前行、从不懈怠;就仿佛天生为知识而生、为知识而活;他只服从一种召唤,让知识去改变世界

历史/哲学 | 转发(2) | 评论(0)

付志雄 2018-02-09 13:21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薛定谔的猫#,是量子物理中测不准原理的典型案例。你要想知道盒子里的猫死没死,就要打开盒子看一下。可是,打开一看就干预了自然本身的进程,而且干预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正确的选择是,不打开这个盒子:让自然进程自己去运行或许更好。

历史/哲学 | 转发(2) | 评论(0)

付志雄 2018-02-09 10:51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在中国,早在象形文字起,就开启了知性文化的历史征程。儒家文化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但这种文化知性,毕竟是社会体认的、历史局域的,总是在相对狭小的天人合一/人伦境遇中来运行。故此,我们必须拥有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在参与全球经济生活的实践文化中,学习西方的理性精神,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视域#——#重寻出场路径#、重构天人合一!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付志雄 2018-02-04 15:12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君子求诸己”是儒家文化面对现实最具知性的主张和做法。按照今天的理解,那是与人谋福、与人同乐的#知性行为#。它强调发掘自身禀赋、因循伦理走向,充分调动主客观相融为一的方面,力求把自身的社会努力与文化建设,贯通在对他人成长、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和谐的现实发展中。不仅如此,人们总会因着这个知性需求把各自的努力和目标,汇聚在他们携手一道的社会创新中、生命禀赋上,籍此形成同类共享的文明社会、生命场域。

历史/哲学 | 转发(2) | 评论(0)

付志雄 2018-02-04 09:09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知性#是人类在变换自然的历史活动中培育起来的固有文化属性。它是一种宽泛的、开放的、人性可达的社会生命范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人和世界的具体结合关系(人的存在关系、发展关系和社会主体性关系),通过不断拓展的主体实践与文化,贯穿在与他们/它们同类相互一道、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中。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付志雄 2018-01-23 14:27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知性#当然是指人的文化知性。人类即是从人的文化知性中发端思想、肇始哲学的。欲了解东西方哲学的文化性质、发展脉络、时代意义,最好的途径就是研究他们生命类群,在开创自身发展历史的生产生活、社会实践中,拥有了怎样的文化知性。 人总是要#面对世界#的。面对世界的最好方式就是融入它/通晓世界,拓展它/文化预设,把控它/前瞻未来。欲做到这一点唯有一条途径,那便是了解和研究人类的文化历史与知性。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付志雄 2017-10-24 19:56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创新#就是利用社会技术一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一一与自然交互的认识计算(自然语言),和它们发掘的商务价值,让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找到一个与现代社会频繁交互的点,籍此作为拓展他们生命维度、凸显#类属价值#的平台。简单说,创新就是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利用社会技术发掘的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自然语言,在类群社会中发现类属价值的过程,也是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型文化资源的过程。

未来产业 | 转发(1) | 评论(0)

付志雄 2017-07-04 09:33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鉴于人同他们族类无法割舍的关系直接表征为人类变换自然的绚丽生命和所在,就从对象方面确证了对象事物、世界及形态对于他们生命活动的#类属关系#;就约定了具有自主倾向的生命个体在这个关系中将对象存在向着为我性关系社会转变的现实进程;人的生命活动便从这个进程中分蘖出人之为人(主客观、主客体)的社会证物,拓展出人类变换自然的各种实践约定及文化可能;同时也断绝了把人作为单子性存在的逻辑依据与线索。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付志雄 2017-06-20 08:54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全球化哲学#当然是世界经济的尤物。但世界经济的稳步运行,须在它全球化的运行方式上有一种持续的关系架构与发展支撑。这个架构和支撑不是迄今任何知识体系、学科架构之所为,而是在它们相融在人的存在关系、发展关系和社会主体性关系中(由它唤起的文化知性中)——继而将所有民族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生活的实践文化作为一个类属文化单元时,方才给出完整文化风貌。全球化哲学就是在这种文化知性和发展风貌中生动呈现的。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付志雄 2017-06-20 06:58 于 吉林 - 长春 通过网站:

#哲学的不作为# 倘哲学不能在人类参与全球经济生活的实践文化中重构知识体系、重塑(人类)文化精神——令人类的观念方式与时俱进、焕然一新,哲学与世界的关系就永远是解释的、批判的、描述的,哲学本身亦永远滞留在对象指涉、抽象认知、理性概述的不作为状态。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