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一些地区发布了上半年的出生人口数据,根据“财经新知”测算,2021年上半年全国出生人口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6%左右。按这个变化率来推测全年数据,今年全国出生人口可能会降到998万左右,人口总量负增长的历史性拐点,极有可能在今年到来。

加速到来的少子化和老龄化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从二胎政策出台以后,2017年到2020年,我国新生儿出生人口,已经出现连续4年下降的情况,总生育率在2020年末,也仅仅只有1.3,远远低于2.1的警戒线。

人口数量早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源,是消费力。但是,养育孩子是非常昂贵的,当“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不再流行,面对高企的房价和教育成本,女性在就业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年轻人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不愿生”“生不起”“养不起”导致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并不强烈。
比新生人口数量下降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进入老龄化。
当一个国家(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如果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4%则为深度老龄化社会。
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的数量已快速攀升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6亿,占总人口的12.6%。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可能会突破2.1亿。
全球性的人口大逆转
人口结构变化不仅发生在中国,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从东亚到欧洲、从美国到巴西,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新生儿数量大幅下滑的现象——美国人口增长率80年来最低,俄罗斯已经连续四年出生人口下降,韩国则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据日本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日本出生人口为40.5029万,同比减少2.568万,创2000年以来新低。
根据联合国报告的数据,就相对水平而言,高收入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日本是世界上老龄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2015年已有33%的人口年龄在60岁及以上,其次是德国(28%)、意大利(28%)和芬兰(27%)。至2030年,预计老年人口将占欧洲和北美洲人口的25%以上,占大洋洲人口的20%,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占比为17%,非洲占比为6%。
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和独立宏观经济研究机构Talking Heads Macro的创始人马诺吉·普拉丹(Manoj Pradhan)在其新书《人口大逆转——老龄化、不平等与通胀》一书中,从全球视角审视人口结构变化,并聚焦这一问题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把中国放在全球大背景下来看待,并为我们分析人口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帮助。
该书指出:过去三十年,全球通胀和利率下行、国家间收入不平等缩小主要缘于世界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中国规模庞大的技能劳动力群体加入全球化,使得全球有效劳动力的供给一度上升了120%。人口老龄化和逆全球化趋势的叠加,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包括通胀和利率的低位回升,高负债经济体陷入困境,融资方式从债权向股权转变等。
如何应对人口变局?
《人口大逆转》提到,人口红利的甜头正在变酸,对于中国来说,
第一,中国将不再是抑制全球性通胀的力量,人口压力和刘易斯拐点意味着通胀压力将成为现实。
第二,与人口老龄化和消除金融抑制有关的储蓄减少,将导致经常账户出现逆差。
第三,中国引入提高生产率的劳动节约型技术的能力,取决于国内能够推动的重大创新。
过去相对容易的技术转让途径不复存在,中国将更加依赖国内的技术创新,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那么,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会活得更久, 即使不考虑额外的医疗负担, 老年人退休后维持消费的资源从哪里来?
《人口大逆转》认为有三种主要的选择方案:
1. 大幅提高退休年龄, 人们将来可能会工作到70多岁。人们的预期寿命增长,退休年龄也应该往后推延,否则老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间的不平衡会更加糟糕
2. 通过增加储蓄, 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供资金。预期的国家养老金慷慨程度越低、退休后活的时间越长, 个人储蓄率往往会越高。
3. 国家征税,并将这些资金用到老年人身上,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和养老金。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将如何平衡现有劳动者(包括各种技能水平的劳动者、管理人员、食利者和资本家)的高税收与养老金的慷慨程度。
《人口大逆转》英文版写于2019年,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付梓,作者在中文版后记中特别强调,疫情的总体影响加速了书中所说的趋势:中国将变得更加关注国内,减少给全球带来的通缩压力,通胀本身将比我们预期的更早、更快地上升。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总之, 由于这场疫情, 一个通胀会来临的不完美未来将来得比我们预期的更快,全球老龄化趋势下的全球化放缓将使未来与过去完全不同。
当前,人口与老龄化问题在国内备受关注。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从今年5月宣布放开三孩到8月20日三孩政策正式入法,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双减”政策力度空前、教师轮岗制的实施,教育公平大势所趋。
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还很多,比如劳动力的迁徙、城乡之间人口抚养比的差异、劳动力议价能力的差别等,更包括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给普通劳动者的福利带来的双刃剑的影响等,这些都将影响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否顺畅有力。
人口结构的逆转恐怕是一个长期趋势,是时候加快准备,以应对一个加速到来的老龄化世界。

《人口大逆转》
作者:查尔斯·古德哈特马诺吉·普拉丹
全景式解读人口结构变化对全球经济影响
后新冠时代政策制定的宝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