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怎样诞生的?

 信仰,不仅是一个概念,同时也是一种实在。可要把这个信仰概念理解透彻,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水果这个概念类似,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上,你根本就无法找出一个具体的对应物去对应水果这个概念,可在现实生活中,你只要拿出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桔子或者一个梨等等这些具体的实在,就可以放心大胆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去说这些都属于水果,于是,水果这个概念的含义与意义就得以体现,从而变成了一种有别于苹果有别于桔子有别于梨等等这些概念所指的另一种形式上的实在,成为一个间接性的不确定性的归纳型的概念,面对未来和未知,无限开放。


    信仰作为一个概念,也是如此,它也是一个归纳型的概念,它是对所有人具体信仰的归纳。所不同的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具体的信仰,都没有一个诸如苹果、桔子或者梨这样的概念去分辨它,于是,我们就只好把信仰这个概念也经常作为“某个人的信仰”去理解,于是,这个归纳性的概念,同时就具有了双重含义,一个是具体的所指,而另一个则是对这些具体信仰的归纳。这就是信仰这个概念的天然属性。


    一个人,不管他怎么坚称自己有没有信仰,不管他对某事物说“信”还是“不信”,这本身就已经表明了他的信仰,因为“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人对某事物,之所以会选择说“不信”,恰恰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事物存在的确定性或者正确性,所以他选择说“不信”。而在他说“不信”的同时,“不信”这句话背后所站立的恰恰是他的“信”,正因为有了“信”的支撑,所以他才会选择说“不信”。当然,并不是所有选择说“不信”的人,才会有“信”,事实上,确实还有许许多多因为“信”而说“信”的人存在,在此不表。因此,当一个人对你说“他没有信仰”的时候,请你千万不要忽略了他“不信”的另一面“信”的存在。一个根本都不知道自己“信”什么的人,他是绝对不会轻易说“不信”的。这一点,请务必牢记。


    信仰,作为一个概念,它的怪异不仅在于它拥有双重含义的天然属性,更在于使用这个概念的人的出现。当一个人用语言去描述他的“信”或者“不信”时,信仰就已经生成。本来,作为一个概念,“信仰”只有两个字,空无一物,可就是这个空的、几乎是完全僵死毫无区别的概念,因为人的出现和运用,马上就有了灵魂,立刻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含义。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一样,诞生的环境不一样,生活的条件不一样,所处的社会环境乃至社会地位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天性禀赋更是五彩斑斓,就如哲学家所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于是,因为不同的人使用了这个相同的概念,这个本来相同的概念,因此而拥有了和海水一样多数量的观念,堆积在一起,碰撞激荡,由此而形成了我们而今所能看到所能感受到的文化乃至文明。人,通过使用语言,以彰显自己的存在,而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所呈现出来的观念,所选择的“信”或者“不信”的态度,则展示着他对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洞察、对社会的看法、对生活的领悟等等,即某个人的信仰。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乃至方法论等等这一切,都是以信仰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


    在我看来,信仰,其实并不神秘,它和人一同降生一起死去,如果说人的肉体是一个人的硬件,那一个人的信仰就是他的软件,它铸就甚至驱动人的灵魂得以运行。婴儿时期,人,既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可当他或者她饿了的时候,他就会哭闹。这是什么力量?请宽恕我,我把它理解为信仰的力量。他用哭声向世界宣布:我饿了!这是他最最真实的感受,没有半点虚假。他仅仅只是在用哭声去呼唤他所需要的东西,并希望得到满足。于是,母亲就会用乳汁去喂养他。吃饱之后,他就会甜甜的睡去,或者是报以母亲最天真无邪的微笑。他痛了,他病了,他困了,他都会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他的诉求,然后就会回归安静,心满意足。再大一些,他会说话了,他就会用说话的方式去表达他的诉求,可当他不满意的时候,他依然还会哭闹,以表示他的不满。很明显,他在进步。他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他身体的成长,更在于他表达信仰方式的多元化和具体化。


    当他正式脱离了母亲和家庭的怀抱,走进幼儿园或托儿所的时候。社会的礼节礼仪风俗习惯道德良知,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就开始滋润他幼小的心灵,社会逐渐要求他尽量成为一个社会认同的乖宝宝。于是,他的荣誉感,他的成就感,他的价值观,他的方法论,在这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可尽管如此,无论老师怎么认真怎么负责怎么周全怎么兢兢业业,始终也无法做到让孩子不哭、孩子不闹、孩子从不说不的完美境地。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惹人深思发人深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说明老师的管教不到位还是小孩的哭闹不应该呢?很明显,这样的问法本身就有问题,不可能推导出任何完整的答案。于是,我们就不得不问,老师所采用的所有管教、奖赏甚至惩罚手段为什么就不能使孩子完全听话?这些不听话的孩子所表达出来的不合作乃至反抗意图又是究竟基于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乖孩子”的诱惑下,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甚至理智要哭要闹要说不呢?


我实在是不想说,是上帝所造就的他们的灵性让他们感受到了某种不快,并且确实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或者忍受的能力极限,所以,他们才会爆发,不由自主的爆发。可在我不想说上帝的同时,我又实在是找不出任何理由甚至任何词汇去述说,他们这种极其天然的本性、感知甚至极其有限的忍受能力,是谁通过怎样的的手段所赋予给他们的,最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作为一种存在,拥有相似的形态,可各自的性格、天赋、想法确实如此的多姿多彩千差万别自成一体,这种极度神秘而又美丽至极的差异性,究竟是从何而来呢?每每想到这些,在我的脑海中,上帝,这个众所周知的概念,似乎又多了一层含义。我只能说,是上帝赋予他们这种天然的能力。除此之外,我确实无能为力,去解释这神奇的一切。最少在人类的科学尚未证实这些实在的来源之前,我只能相信,别无选择。可即使人类的科学确实证明了这些东西的来源之后,人类的科学,又究竟能不能彻底解答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宇宙的来源及它为什么一定要爆炸的理由呢?若不能,那我依然只能相信上帝,相信是祂创造了这个神奇的宇宙,并赋予了它相应的规律,无法解脱。


当然,除了用上帝这个概念去描述这种景象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混沌去解释这一切,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人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也许他们确实都是从各自不相同的混沌中逐渐演化而来的。尽管我们暂时确实还无法证实宇宙之前的混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喜的是,最少现在的我们,确实能够知道我们的身心是由我们的父母生养出来的。能知道这个原点,我们就应该感到欣慰,而根本就不应该好高骛远心有旁忌,所以孔子这样反问他的弟子:“未知生,焉知死?”活人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都还没有弄懂,谈什么鬼,谈什么神,空想和假设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实质意义呢?很明显,孔子的话不无道理。在此,我斗胆推测,孔子的本意是斥责那些空想、空谈不切实际的人。如果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确实能脚踏实地的从原点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去认识混沌,谁又能彻底否定这种方法就一定是行不通的呢?为此,所以我以为,在孔子的观念中,通往混沌的路始终都是畅通的,而孔子的一生,恰恰始终都是在用“复礼”的方式去诠释去追寻他心中的混沌。


提及孔子,就不得不说到老子。老子和孔子认识混沌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孔子认为通向混沌的圆点是人对“生”的彻悟,可在老子看来,混沌也好,人也好,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有一种非常神秘的被老子称之为“道”的东西所控制所左右,这个东西,它不语言,可它却始终都在发挥作用,使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混沌和人都因此而呈现出他们各自现在的这付模样,并因此生成秩序。人类在宇宙中生活,唯有始终把握住了“道”的脉搏,那人类就可以在宇宙中顺势而行自由自在的生活了。可究竟什么是“道”呢?老子认为,“道”这个东西是说不出来的,是人类的语言始终也无法捕捉得到的一种神秘存在,当你以为掌握了“道”,并企图用语言描述它的时候,它的灵魂就会挣脱它的躯体,躲进更深的黑暗之中,依附在另外的某种未知的躯体之上,而你用语言所捕捉到的仅仅只能是它已经僵硬了尸体。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理由。


    可“道'既然是如此的狡猾,那笨拙的人类,又究竟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把握“道”的脉搏,直达混沌的老巢呢?老子的回答真的太有意思了,若用一个字去概括,那就是“德”。可究竟什么是“德”呢?老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有道之士不认为有德,却有真正的德;无德者以为自己有德,却没有德。有德者不想有为却有所作为,无德者极尽全力想有所作为,结果却事与愿违毫无作为。很明显,老子的意思显而易见,真正有德的人,恰恰是那些不认为自己有德,一直以追“道”为乐的人。所谓“德”,这些人根本就没把它放在眼里,他们眼里只有“道”,可又由于“道”不可得,所以他们一直都沉醉在不断追捕“道”的过程之中,乐此不彼乐此不疲,这才是真正有德之人,这些人一直都行走在通往混沌路上,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急不慢不骄不躁,应该说,这就是老子眼中的“上德”。故此,所以老子接着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据此,我们便不难看出,老子企图认识混沌的方法,不仅是超越生死,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更是力图超越自己的一种彻底的皈依。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轨迹都和孔子甚至老子极其相似,尽管每一个人所信仰内容各不相同,可思想的轨迹却始终都无法游离到宇宙、自然、社会甚至他人的范畴之外去。而决定这些思维之所以得以形成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别的,恰恰是我们天生的兴趣爱好和禀性,以及后天所处的外部环境。明了了这些最基本的道理,我们就不难发现,所谓信仰,其实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东西,它因人而异,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而变动。人类可以用语言去表白他的“信”,去始终无法用语言去表明他的“仰”。“仰”什么?取决于人先天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禀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任何理论也无法束缚,任何手段也无法彻底把它降服,必须让它得以释放并得到相应的回应乃至满足,人,才会活得舒畅活得通透活得自在乃至自由。不然,小孩就会哭就会闹,成人就会不断地去寻求对应的方法。应该说,这就是无论幼儿园的老师怎么努力,始终也做不到让孩子不哭、孩子不闹、孩子从不说不完美境地最根本的原因和理由。


一句话,一个从不懂得说不的人,是根本都不可能拥有自己信仰的人。驱动人之所以会有信仰的最原始的动力,不是老师的教育,不是家长的管教,不是理论的灌输,也不是社会的强迫,而是人天生的兴趣爱好和各不相同天生迥异的禀赋。它犹如置身在每一个人身体里的灵感发生器,外界给他一个信号,它就能产生反应,作出回应,回应给人的大脑,人的大脑,借助人类所公用的工具——语言,再反馈给那个向他发出信号的事物,以捕捉那个隐藏在事物其中的“道”,于是,人类文化的海洋里,不知不觉的就这样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或者观念。这就是人的信仰对社会的贡献所在。


至于社会究竟会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这种因为人的信仰而生成的观念,那不是人的信仰本身所能关注所能左右的问题,社会用怎样的姿态去对待人的信仰,人就会选择怎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社会,因为社会让他满意,所以他用“信”去拥护和支持社会,因为社会让他不满,所以他选择“不信”去应对。犹如幼儿园的孩子一模一样,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来自于他对事物最真实的感受,任何力量也无法改变和掩盖这种仅存于他内心深处链接神圣甚至圣灵的真实。这就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它让每一个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独一无二,顶天立地,继往开来,谁也无法替代。于是,信仰,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诞生了!

 (潘世东转载于芦苇的空间)

编辑/发表时间:2014-05-14 17:02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潘世东转载于芦苇的空间
贡献者:
潘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