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着做VI

VI进入国内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放眼望去,处处VI,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气质未定,VI先行,发展中的企业,一遍遍地创新、实验着自己的VI,至于在VI应用上花掉的银子更是数不胜数。大量套路化的平面视觉形式已经形成审美疲劳,各路色彩似乎也已经用尽了,在一片喧嚣的VI轰炸中,我们有必要认真的去反问:
 
VI,是什么?VI包括什么?是不是一个鲜亮的标志放在企业的纸杯、制服、大门、网站、信封上,标志的颜色反复的出现在企业的各个场合,我们就可以放心的说:我们的视觉形象已经高度统一了。我们清楚的知道,事实远不止如此。
 
VI (Visual Identity)就是大家熟悉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通常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VI基础篇规划和设定了品牌标志、标准字和标准色,是企业和品牌市场应用的指南,属于很少变动的视觉基础。VI应用篇则涉及到很多企业运营环境:产品包装、各类平面广告、办公环境、生产环境、人员、网站、视频广告、销售展示终端以及物流配送等。VI应用篇,则是企业品牌形象的活生生的体现,决定了VI的市场价值。
 
 很多人都认为VI基础篇是内容,是本质,是核心,而VI应用篇则是形式,是表象,是外围。所以,VI规划从标志开始,就着力勾画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抽象的企业价值,并竭尽全力地将这些抽象的价值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元素,进而生发出一套视觉规范系统。
 
先有气质,再塑形象,是目前很多企业或品牌VI视觉识别系统的作业流程。从哲学,到美学,是这个作业流程的关键一跳。公平地说,这个作业流程和思维方式,是符合当前人们对市场竞争的理解的只有策略正确,才能执行完美。
   
可是,问题就出在策略与执行的互动关系上。策略人员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去琢磨企业的战略与文化,把VI基础篇规划拉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目的当然是登高望远、举重若轻。一个标志,就会承载着太多期望、太多关注,最后就有可能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众口交赞的四不像。这个四不像,让看似简单的应用执行,变成了一场灾难。
   
灾难的根源就在于目前VI作业逻辑--让分析统治了创意。从策略导出应用,从分析迸发创意,只能让我们得到难以辩驳、正确无误的VI视觉识别系统,但这个系统很难打动人、震撼人的眼睛和心灵。满世界正襟危坐、自高自大的VI视觉识别系统,一开就将品牌带入到一个没有生气、沟通困难的境地。
 
说到这里,我们一起回到做VI的本意。VI系统只是品牌视觉化的产物,是让目标客户能够轻易、愉快地识别出一个企业品牌或一个产品/服务品牌。VI不是企业的全部,企业的产品、人员、服务、活动和运营机制则是让客户深入感知的主体部分。可以说,VI系统的价值就在于让主体部分鲜活起来、符号化,把实质的内容与外在的形式结合起来,有虚有实,有理性有感性。如此一来,客户的品牌感知就丰富生动了,也就深刻全面了。
      
也就是说,VI不能演变成了一套逻辑推理的策略文稿,而应该从创意出发,用合适的、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形象,来诠释品牌。策略只是指明了基本方向,不能过多限制了创意。从这个角度讲,是创意牵引策略,也只有合适的创意才能把空洞的策略具体化。倒着做VI,不是去否定策略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创意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倒着做VI,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具体如下图。第一个层面,创意的高度决定了策略的深度,这在前面已经陈述。第二个层面,则是VI应用篇引领基础篇的方向,是具体的应用篇决定了看上去高高在上的基础篇。
 
 
VI系统的本身来说,我们一般是先做好VI基础篇,然后逐步设计VI应用篇,走的是纲举目张、先主后次的路子。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保证大量繁杂的应用部分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
      
其实不然,一个VI策略创作小组,通常只花2个月时间,就把VI基础篇和应用篇做完了。尽管花了一些时间研究行业和企业属性,也研究了竞争对手和目标客户,但实际上还是着眼在静态的设计作业层面上。VI中的标志定下来后,就开始完善VI基础篇;而VI基础篇提案通过之后,就一块一块地设计VI应用部分。看上去,这个作业流程是严谨和专业的,但实际上每一步都是在重复着最初的标志规范。外表上花团锦簇,形式多样,完全满足了企业各种常规的应用场合和需求,但实质上,这些都还是纸上谈兵的Paper Work(纸面作业)。
    
而且,这些纸面作业的主创人员主要是平面设计人员,他们更多的着眼点是平面广告(主要包括画册、单页、海报、报刊杂志等),对于广告片、专题片、互动式网站、销售终端、展会等动态的、立体的、互动的传播环境,知道的不多,专业的则更是凤毛麟角了。
于是就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平面设计人员辛辛苦苦做的视觉应用,在真正的应用中漏洞百出、效果平平。
     
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应用自如、又能规范严谨的VI视觉识别系统呢?漏斗型思维方式和作业范式,有助于平衡好VI基础篇的规范性与VI应用篇的时效性,也是一个易于掌握的思考方式。
 
若一个企业的主要销售终端为4S中心,那么VI的应用重心肯定要放在店面的立体设计和视觉表达上,需要懂得终端销售的策略人员、精通商业终端设计和物料应用的商业空间设计师的主导,平面设计人员只是其中的参与者。同样,若一个企业的主要沟通工具为企业宣传片,则需要导演、创意文案、后期制作等专业人员的全心参与,以动态视觉为主线,调整以及重新考虑视觉表达元素,跳脱出之前单调的静态与线性表达方式,为企业营造一个视觉优美、主题鲜明、印象深刻的VI应用要素,并以此为核心重新规范企业的VI基础篇和应用篇。
 
从这种务实的深度应用中,校正之前的VI基础篇的明显问题,并将平面的静态应用、动态的空间应用,以及动态的视觉应用等诸多场景,进行综合考量与周到谋划,力求VI基础及应用主元素的广泛适应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VI视觉识别系统的视觉冲击力,进而迸发出企业品牌的视觉影响力。
 
倒着做VI,不是简简单单地去否定现有的策略到应用的作业方式,而是一开始就将VI视觉识别系统建立在实用、实效的基础上,避免花钱秀文化、找感觉。企业管理者要跳脱出从企业到市场的单向思维模式,要从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市场应用中寻找灵感和创意,变僵硬的规范为灵动的效力,为品牌基因植入亲和力、感染力和市场力。
 
 
 本文作者,叶敦明,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班,ABB和韩国现代电子的7年实战营销管理经历,历任国际采购、项目经理、工厂总经理、全国维修中心经理、华南大区总经理。从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磨练之后,又在国内20强广告公司从事多年的营销咨询工作。2008年创立安徽天堑通途管理咨询,致力于工业品企业的营销传播服务。理论与实践微妙地融合,创新与老成不期而遇。进一步的沟通与探讨,请通过叶敦明的电子邮件:51gyp@sina.com,QQ:934594925;电话:021-64400599,0551-2671199,天堑通途管理咨询公司网站:www.360gyp.com 工业品营销传播网,以及工业品营销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yedunming
 
编辑/发表时间:2010-08-31 20:14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工业品营销传播网;叶敦明新浪博客
贡献者:
叶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