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2日  稿源:金黔在线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

http://www.anhuinews.com/zhuyeguanli/system/2011/01/12/003659429.shtml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提出

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努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

栗战书赵克志作重要讲话 王富玉等出席 ●我省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必须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伴生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必须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城镇化是脱贫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加快城镇化建设,目前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拥挤问题,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强化科学规划引领,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金黔在线讯1月11日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向带动作用和重要节点作用,努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王晓东、龙超云、李军、张少农、张群山、黄康生、谌贻琴,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永安,副省长禄智明、蒙启良、孙国强、辛维光、刘晓凯、谢庆生,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华璞,省检察院检察长陈俊平,省武警总队政委戴建国出席会议。

栗战书强调,要充分认识我省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伴生体、“双胞胎”,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市场和空间保障。我省工业化不发达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又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慢”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我省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抓城镇化就抓住了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抓住了加速发展的牛鼻子。从做好“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需要来看,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适度合理科学地建设一批中小城镇,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而且可以较快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我省农村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基本上不可能就地致富,只有走出大山,进入城镇,寻求到就业,才是根本出路。我们加快城镇化建设,目前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拥挤问题,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点,是我省的特性,也是我们抓城镇化的根本着眼点。我们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必须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上找出路。从发展条件和趋势来看,我省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化的思路更加清晰、城镇化和工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必须乘势而上,奋力推进城镇化发展。

栗战书强调,要从省情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积极稳妥,统筹推进,努力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当前,推进我省城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三点:一是一定要注重促进城乡特别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毫不动摇地把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这个大方向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二是一定要让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公共服务向乡镇覆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一定要配套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公益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得到更多的实惠。根据我省目前城镇化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我省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立足贵州实际,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黔中城镇群重点突破,全面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组团发展态势,形成带动全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中小城市;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和小城镇。总之,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就是要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民进城进镇、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注意从我省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遵循规律、扎实推进,突出特色,促进城镇化与产业成长、新型工业化发展相融合,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变市民相结合。

栗战书强调,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我省城镇化建设近中期目标是,经过5到10年的建设,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县城及乡镇为支点,相互支撑、融合互补、错位发展的特色城镇体系,推动城镇化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工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大,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黔中城镇群为重点,加快构建贵州特色网络化城镇体系;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产业为支撑,不断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切实抓好居民住房建设。

栗战书强调,要强化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对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对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对重大措施要亲自督促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找准位置,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合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分管城镇化的领导同志,要围绕推动城镇化加强学习、真正成为推动城镇化的行家里手。要把熟悉城镇化、善于推动城镇化、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放到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第一线。要进一步加强对我省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我省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规划抓在手上,尊重专家群众意见,着力解决规划滞后规划落后的问题。要拓宽思路,解决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要积极营造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城镇化建设真正成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脱贫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

赵克志着重就强化科学规划引领,重点落实城乡规划全覆盖的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城乡建设,规划先行。近年来,我省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完善,规划编制水平和覆盖率不断提升,查处违法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城镇规划水平还不够高,规划覆盖率低,滞后于城镇建设,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一定把规划作为政府的“第一资源”,在规划理念上,体现城市本质,在规划机制上,体现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上,体现长远眼光,在规划体系上,保持衔接协调,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考虑,综合布局。

赵克志强调,要尽快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从今年开始,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围绕这一任务,当前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完善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同步跟进产业布局规划;三是与扶贫开发和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四是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五是统一编制黔中城镇群规划。

赵克志强调,实现全省城乡规划全覆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必须从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入手,科学安排、形成合力。各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拿出更多的精力,重视和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切实负担起市县规划全覆盖的“第一责任”,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全覆盖的工作责任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严格工作考核。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对推进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问题,及时掌握情况,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决策建议。要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规划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强化科学决策机制,扩大公众参与的覆盖面和参与程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不断提高城乡规划设计水平;加强技术支持机制,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参与规划研究、方案制定和评审论证,努力消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从传统的规划管理体制转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管理体制,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水平。各级政府要把城乡规划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作出专项安排,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参加会议的还有,各市(州、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委各部委、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团体、中央在黔单位、在筑省管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特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及部分乡镇代表。

 

编辑/发表时间:2011-09-17 18:05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贡献者:
陈嘉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