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师

  创业导师-类别

  1.观念引导类:主要是宣传创业就业政策和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引导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坚定创业信心。

  2.政策指导类:主要是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和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援助,提高创业本领,规避创业风险,增强创业就业实效。

  3.技能辅导类:主要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供技术和就业创业知识咨询与培训等。

  4.典型带动类:主要是通过自身创业经验和企业实力为创业提供智力或物力支持,为其就业提供岗位。

  创业导师-职责    

  1.参加创业者签约会议; 

  2.及时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 

  3.监控分阶段贷款的情况; 

  4.监控创业绩效和创业者还款情况; 

  5.为创业者提供情感和技术支持,为其寻找发展机会,引入商业网络。 

  创业导师-意义

  充分发挥全市各行业、各类专业人士在服务创业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为青年配备创业导师,由创业导师陪伴其创业,提高创业的信心和成功,激励和帮助更多创业者实现自主创业;为企业家提供交流服务平台,增强企业之间的互动,实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为导师自身发展提供服务;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关注和帮扶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创业导师-杨尚东

杨尚东-个人履历(截止于2009.9.26)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个人概况】杨尚东,原名系杨年东。祖籍:广东,现居:北京;北大心理学硕士、在读博士、创业导师、高级教育咨询师、资深企业文化师。价值中国AIESEC计划青年领袖导师。在四次创业三次失败的背后,先后为全国近3000名准创业者提供过创业相关的咨询服务。

【现任职务】中国教育加盟委员会(CJCE)秘书长、北大民经院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北大房地产研究中心战略合作总监、北京建明利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兼创业导师。

【参股企业】北京瀚百堂中医研究院创始股东兼院长、华夏慧仁咨询机构创始股东兼董事局主席、华夏慧仁(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股东兼董事长、跑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香港华夏国际学院董事兼荣誉院长、武夷山舶缘茶厂董事。

【社会兼职】两岸三地企业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治沙促进会主任委员、国际创业家联盟常务秘书长、国际健美健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创业辅导网创业辅导专家、中鞋福建公司人力资源专家、中国营销管理网特邀专家、全球品牌网营销专家、广东民企服务在线企业文化专家兼创业指导专家、企业管理网特邀专家、赢在学习在线领导学专家、价值中国网专栏作家、中国职业导师网职业导师、中国总裁培训网高级讲师等,以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高级咨询师、新加坡盛华国际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国联鼎盛公司资深咨询师、八维集团创业导师、国际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首届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100强专家、中国共赢创业俱乐部创业英雄。

【咨询案例】先后为塔里木油田、平原光电、太行工业、海垦集团、齐鲁石化、八维集团、山东交运、中国移动、光明医院、聊城眼科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数十家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

【工作经历】中国创业致富高峰论坛总策划、中国创业致富高峰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致富投资商机网总编、《中国创业致富报道》总编、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创业研究所创业导师兼所长、中国策划学院院长助理、青春创业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北京韦德健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八维集团董事长助理兼企业文化总监、中国文化研究会策划总监兼企业文化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院文化塑造工程项目经理、相当设计顾问公司客户总监、华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伟集团大区经理及业务员。

【个人作品】财经类文字作品200余万字,先后被《企业文化》杂志、现代军工报;央视网、人民网、网易、雅虎、搜狐财经等近500家媒体刊登或转载。著作:《中国式青年创业100问》。



 

杨尚东-部分创业观点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创业经验来自于创业实践,而创业真经来自于创业失败(或挫折)背后所反思、总结及升华出来的教训,这些教训是创业财富的组成部分,也是创业者成为创业导师为更多创业者之路迷津的资本。所以,创业失败(或挫折)并不全是坏事,关键在于是否从每次创业失败或者挫折中反思和总结,并形成创成业、创好业的套路,也就是说要在竭尽全力后仍然不能取得创业成功(因为创成业、创好业是多种要素的集中),也要成为更多晚辈的创业导师。

  ★创业者的创业力并非以各渠道把创业资金融到手,而是如何促使已有创业资金迅速“生钱”,即“钱生钱、利滚利”。据哈佛大学市场营销大师比得杜拉克调查研究表明,在所有创业企业(不含加盟类企业)当中,70%的企业会在1年内失败,而另外的25%,将在往后6年内陆续倒闭,只有剩下不到5%的企业会实现成功。这些创业企业之所以那么“短命”,并不能简单归结于创业资金不足,实际上是创业者缺乏驾驭创业资金的能力和水平。

  ★做过了什么,只表明经历了什么;做成了什么,才是真正价值的体现。创业者能否获得他人(包括风投、银行等)更多的帮助,或者更多人的支持,关键在于自己做成了什么,而非做过了什么。然而,很多人却把之前做过了什么,当作向他人展示或炫耀的资本,由此,也往往被他人美名为“大忽悠”。所以,与其花时间和精力,甚至花钱去向他人展示或炫耀自己都做过了什么,倒不如集中全部精力,专心、专注、专业地把一件事做成功。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做事先做人。人做好了,事也自然做好了。做企业就是做人,做人的品质决定了创业的质量。如果做人很失败,那么,业必然难以创成。所以,要做成事、创好业,首先要过好做人这一关。但怎样才算做人合格?首先,对己要严以律己、认真负责、学习创新;其次,对人要诚实守信、宽容谦逊、心怀感恩;再次,对事要客观公平、义利并举、合作共赢;最后,对物要关心呵护、和合共生、共生共荣。如此,必能创好业。

  ★“求人不如求己。”是当今创业企业老板们的共识。在自己企业还没有做起来、搞出名堂来之前,与其花钱求他人帮忙,不如把这些钱和精力用在产品开发、业务拓展上。因为在你的“被利用价值”还不突出的时候,能帮上忙的人不会把视线投向你的,一切问题只能依靠自己硬着头皮去解决。然而,一旦你做出了显赫功绩,天南海北的各路神仙就会不招自来,甚至会托关系来求你与其合作。所以,创业企业老板花钱须花到刀刃上,搞出名堂来。

  ★选择了创业就等于选择了赛跑马拉松。因为从创业选项到项目运转的过程,至少需要经历项目的调研、开发和验证,市场的定位和开拓,商业模式的构建和成型,以及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关系等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充分利用的过程,在这里面必须挑战耐力和来自各方的压力,以及克服各项困难,同时还需保持一定的前进速度,所以,选择和方向既然已定,要达成预期结果,必须保持“永不放弃”的精神,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大多数人的创业如同恋爱。第一次恋爱,因新鲜好奇,带着探究神秘爱情的热忱,两个人走在了一起,在品尝了磕磕碰碰的相处后,保鲜期一过,激情已退,最后几乎都以性格不合等告别了初恋。带着初恋所得的经验及标准,又匆匆开始了第二次恋爱,尽管带着经验与对方共度磨合期,但过半数的人却又因经济实力等告吹恋爱。经历两次失败恋爱之后,终于看透了爱情的真面目,随之进入了蓄势待发的阶段,只有时机成熟了,才进行第三次恋爱。

  ★在自己没有创业经历的情况下,与其一开始就选择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伙人一起创业,倒不如自己先做,然后根据创业实际需要,逐步引进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伙人。前者由于缺乏从创业实践中习得的能力与经验,且未真正闹懂项目该怎么运转及项目要正常还差什么等,非但不能增加创业优势,反而加速资源的内耗;后者由于自己先去做了,不但创业力得以提升,而且搞懂了怎么做及由谁去做等,足以驾驭创业团队,所以,后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前者。

  ★创业如同赌博,赌注越大,风险越高;赌龄越高,赌瘾越大。赌博的胜负不可知,创业的成败也只可预料却不可知。所以,创业只能在权衡自己可支配的资源优势之后量力而行,切忌盲目下“赌注”。最好是用100%的能力,去做70%的事情;不要用70%的能力,去做100%的事情。然而大多数初次创业者几乎都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往往会用70%的能力,去做100%的事情,因而,创业企业凶多吉少,企业失败率远高于存活率。

  ★在方向正确、路线确立的情况下,创业就是一种坚持,凡不言放弃、坚持到底,必能看到创业胜利的曙光。而且往往越是难以坚持下去时,越是离成功越近。基于创业几乎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及强的成长之路,都要经历市场锤炼、竞争洗礼及时间考验,凡急功近利、投机倒把者,都常因缺乏恒心和耐心而知难而退、半途而废,终归一事无成。所以,唯有正确坚持到底的创业者,才会知难而上,愈挫愈战,愈奋愈进,终能功成名就。

  ★在踏上创业路之前,创业者的信心来源于对创业及其资源、项目、商业模式及团队的认识、分析、判断和展望;来源于对以往从业经验和能力的认可;来源于亲朋好友的鼓励。但这自信心往往是感性而脆弱的,甚至是盲目的。只身投入创业实践中,就不难发现,理性而持久的自信力来源于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创业困难,突破创业瓶颈;来源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产品或服务不断赢得客户的认同和购买;来源于在员工努力下,项目逐步运转起来。

  ★之所以大多数合伙创业最终走上裂变结局,那是因为他们几乎都以业务、股权、资金作为维系合伙关系的核心纽带,然而这三根纽带是不稳定的,也是十分脆弱的,尤其是在重挫、危机、转型等地震面前,更是不堪一击,随时面临断裂。即,合伙企业要保持良好而长期的合伙关系,就要发挥文化这根纽带。虽说文化(包含宗旨、使命、愿景、价值观及精神)柔似水,却是一根坚韧而持久的纽带。因此,做好合伙企业必须软实力和硬实力并驾齐驱。

  ★创业企业是先有人才后得资金,还是先有资金后得人才?这个问题如同“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一样深奥。纵观中国企业界,凡社会公认较为成功的企业几乎都是走了“先有人才后得资金”的套路,只不过是各自方式不同而已,譬如,马云与阿里巴巴、李彦宏与百度等都是先有了创业团队,自己先做,然后才获得风险投资或国家资金支持;黄光裕与国美、俞敏洪与新东方等都是先组建人才梯队艰苦创业后赚得资金及融入更多资本。

  ★之所以都说创业很神圣,那是因为创业能使出身低微、学历不高的人,翻身成为家财万贯、功绩显赫的企业家;那是因为创业能使随所欲为、忘恩负义的大款转眼变成穷困潦倒、一无是处的废物;那是因为成功的创业家身边围绕着一圈博古通今、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才子。之所以都说创业很神秘,那是因为创业的艰难起步令大部分人望而生畏,而创业的丰硕成果却又令人心神向往。不管神圣还是神秘,创业可让人功成名就,也可让人一事无成。

  ★按创业企业发展规律,创业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开垦期、播种期、培养期和收获期。但70%左右的创业企业却死在开垦期,其根源不在土壤,也不是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足,而是陷入了“光顾开垦而疏忽了播种”的死穴,从而导致垦了又荒、荒了又垦,终日难见开花结果。所以,英明的创业者总是边开垦边播种,收获了一块土地,继而开拓另一块土地。如此反复,整片荒地变成乐绿野,无数种子结出了果实,最后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初次创业者就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弄潮儿,虽然方向已定,但脚下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几乎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他们带着困惑和迷茫,摸着石头过河,在一次又一次的残酷考验之后,有的沉没于河底,有的渡过了河。要渡过河,达到彼岸,创业者务必要有“先做学生,后做先生”的心态,转变观念,善于倾听企业一线人员、下属干部及过来人的看法和意见,然后,总结、判断、布局及施令,才能增强渡河的抗风险水平,提高成功率。

  ★榜样就是力量。身为创业企业的将帅,若能处处以身示范,那么,指挥员工时,就能如同指挥自己的四肢和脑袋一样运用自如;否则,一切指挥几乎都会失灵,员工不是口头爽快心理不痛快,就是不知怎么做,使得企业资源在这种做法中消耗掉。尤其是在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首先创业者必须身先士率,做好榜样,坚决挺住,才能带给员工要挺住的信心和保障;若在此情况下,创业者自己就先乱了阵脚,束手无策,那么,就会导致员工打退堂鼓。

  ★实践是检验真经的唯一标准。创业这个事情,要讲理论、讲方法、讲技巧,更要讲实践、讲悟性、讲经验。非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之间存在差距,而且创业实践之间还具有很大差别。头顶一样的蓝天、脚踏一样的大地,同样的项目、同样的起点,不一样的创业者,创业结果总是千差万别,甚至即便是创业者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创业实践成果,也会截然不同。这如同理论的射击与实践的射击有差别,而且射击实践之中的瞄准与射中还不能划等号。

  ★创业者须切记:创业企业是先有战士而后才有干部,即便被任命为干部也需从战士做起,否则整个企业不是人人为官,具体事务无人打理,就是基层不服领导。干部应来自基层,服务于基层,而非一步空降一批干部,这正如某将军所说:是因为有了120多名战士,需要建立一个连队,才任命一个连长,绝不是因为你是一个连长的材料才给你招募120多名战士。干部首先是士兵的,是士兵的表率,是士兵的朋友,然后,你才能把士兵带好。

  ★以优胜劣、以多胜少、以强胜弱等“优胜劣败”,是自古以来,兵家不变的常理。然而,任何一个企业都需经历一条从无到有、由小及大、由弱至强的道路,都需要自诞生日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图发展,甚至于规模化企业展开残忍的搏斗。若按照“兵家不变的原理”去操作,那么,创业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创业企业需要具有以劣对优或以弱对强的精神,以小搏大,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培养或创造优势,创新发展。

  ★物理力学原理告诉人们,只要学会用力,把力用好,人生的轨迹就可以画出美丽的弧度,平凡人生的高度、宽度、长度就会有光彩照人的非凡变化。企业能否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企业竞争力;求职者能否从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学习力;创业者能否使得企业存活下去,关键在于创业力。这些既然都由“力”来决定,而“力”又由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组成。那么,创业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各是什么?

  ★商场如战场,兵贵神速。创业企业老板要创成业、创好业,需要有军人一样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军人这种精神不仅在军界里值得称赞,而且在企业界也同样值得发扬。这正是在中国的企业家中,许多人都出身于人民军队的原因。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董事长、总裁、副总裁有200人之多。在美国有一种说法,最大最优秀的商学院,不是哈佛大学,不是斯坦福大学,而是西点军校。

  ★有钱不一定能创业,但创业不能没有钱。创业资金来源的路径很多,譬如,自有资金、合伙人资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实业家投资、政府创业基金、私募融资、创业板及亲朋好友借贷资金等,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这些创业资金,以最小的投入使得项目在短时间里运转起来,以及产出最大化。如果这个关键点把握得好,努力争取做成一些事情、创出一些成绩,那么,创业企业必将获得更多包括资金、人脉、科技、人才、政府等在内的资源支持。

  ★信念改变命运,精神改变面貌。创业精神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但绝大多数创业企业却跨在创业精神崩溃之后。创业精神若在,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企业活下去就有希望,即便倒在不可抗拒因素之下,创业者依然能东山再起、重振雄风。历经一波三折的史玉柱从筹资四千元起家到风靡全国的富豪,然后随巨人集团的崩盘,一夜间从富豪榜滑到负债榜,随之蓄势待发,忽如转眼间又变成红遍大江南北的创业英雄,靠的就是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

  ★大学生们若是为了逃避就业之难而选择了去创业,那倒不如去选择一份无薪或低薪的工作,因为相对创业来说,就业要容易得多了。连择业之苦都经受不起,又何谈能承受得了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咸。若硬要如此去碰,则以做好创业失败之后的打算为上策。因为这种毫无准备、单凭一时冲动而萌发的创业,不要说是在中国了,即便是在创业文化较为成熟的美国,其能存活下去的概率也只不过是1%左右,所以大学生创业是件好事,但要看好时机。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共识在沟通中达成,信任在沟通中建立。合伙创业企业在明确各自的权责利及建立一致认同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奖惩制度)后,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沟通,这些沟通工作须从创业领头人自己做起。所以,创业领头人务必做到专心倾听、善解人意及坦诚相待、用心沟通,常以服务员的角色为合伙人及基层提供优质服务,打开他们的心扉,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关心的沟通氛围,把每个人的追求统一于实现企业目标之中。

  ★有了好项目,与其依靠风险投资或者通过投资公司融资,倒不如整合资源,发挥团队优势,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因为可靠的风险投资和号称“钱库”的各大银行,始终是坚持着“只盯紧强者,从不同情弱者”和“为富者助力,绝不扶贫”的原则,然而,市面上被美名为“满目狼相”的林林总总的投资公司居多只会如何费尽心机去把融资者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融走。概而言之,创业企业在解决资金的道路上靠人不如靠己。

  ★从职业到创业,犹如从高中到大学之间有着一道门(即,高考),冲出门外者回看高中时代就会觉得,大学也只不过如此,高考并不可怕,高三是煎熬,更是充实。而锁在门内者在无尽地向往大学的同时,也埋怨高三,更掩饰不住对高考的畏惧。二者虽都有着同样的经历,但看待这经历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都知道,要破门而出,除了需胆识和努力外,还需付出和智慧。所以,要冲出从职业到创业这道门也需打开从高三到大学那道门的“诀窍”。

  ★创业不是度假旅游,而是开辟一条新路子,闯出一片新天地。方向既然已定,就不要畏惧山高路远,就要勇敢接受途中的酸甜苦辣咸的洗礼。若害怕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及坚持到底,倒不如选择去度假旅游。虽然创业和旅游同样经历旅程,但是两者的过程和结果却有着天渊之别。创业者要达到成功彼岸,务必挑战自我及砺练勇于负责、甘于付出、求真务实、永不言败及激情开拓的做人做事的精神,同时,创业者所到达的彼岸肯定比旅游者的精彩。

  ★创业不需任何借口,但需要务实、负责、热情及肯干、善干的精神。一切理由和借口,只不过是创业者满足自我安慰的需求而已,在解决创业企业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中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会使得问题在其掩饰下变得更为严重,使得企业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等在“无尽的解释”中白白浪费掉,使得企业贻误发展契机。所以,创业者务必直面现实,敢于承责,正视问题,用心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需寻找各种理由来回避问题、推卸责任。

  ★创业必须自信,但不能自负。很多创业企业中途夭折,并不是因为创业项目不可行,也不是因为资金断流,而是因为创业者的自负所致。自负型创业者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想去做,直至企业面临崩盘时,才发觉虽然自己每一天都在忙碌,但是自始至终没有做成一件事。创业者的自信固然重要,然而,自信过了头,就是自负。要盘活创业企业,就要锁定目标,集中优势资源,专注执行,重点突破,然而这恰是自负型创业者天生的弱势。

  ★创业成败与所选择的行业关系并不大,关键在于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如果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先生跳出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直接操作教育行业,照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李嘉诚有钱。然而,李嘉诚在操纵“北京东方新天地”大型房产项目时,并没有投入任何资金,反而,大陆各大银行纷纷托关系找他洽谈贷款事宜,结果是他借助大陆银行的资金圆满建成了项目,并赚取了120多亿元。

  ★创业者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就是创业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创业企业所形成的工作氛围的内核。它如同一根指挥棒,时刻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思维、工作心态和工作方式,甚至言行举止。若创业者做人做事的行为特质以消极、悲观、被动、散漫、推卸、计较、粗心、敷衍、务虚等文化成分居多,则这种劣质文化将成为企业主流文化,而优质文化将被其逐步边缘化,整个企业也将形成以其为导向的工作氛围。所以,创业企业往往死在创业者的手里。

  ★创业不是儿戏,而是需要承担创业责任的。自创建始,创业者须把创业企业视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须为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承担起责任,须为其健康成长扫除一切障碍,力求做到决不因为利益驱动等而给其成长道路添加污点。俗话说:“儿之错,父之过”。创业企业出现了任何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创业者的过错所造成,所以,创业者必须为自己的过错而严以责己,并拿出措施以防止重蹈覆辙。如此,才能保障创业企业健康成长。

  ★创业团队由背景、风俗、习惯、学历、性格、兴趣、经历、特长等不同的个人组成,它犹如一艘要从此岸驶向彼岸的船,船上的舵手就是创业成员,船长就是团队领头人,从此岸到达彼岸就是团队的共同目标。光凭船长,或者舵手们都“各谋其政”、“以公谋私”,这艘船就会随波逐流,终日漂泊在海上,或沉没于海底。但大家心所向一致、劲往一处使,并肩作战,必能产生强大合力,劈波斩浪,战胜风浪及暗礁,顺利到达彼岸,共享彼岸美景。

  ★衡量团队创业的成与败,并非以“团长”在团队奋斗中所取得的功绩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为尺度,而是看“团长”带动多少成员实现创业致富。若“团长”缺乏成人达己、成己为人的度量,仅关乎个人得失,一味追求个人功绩,即便在创业成员的齐心奋斗下取得了斐然成绩,但这佳绩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会消耗在创业成员的手下;只有秉持共创价值、共享价值的心态,不断成就团队成员,这些佳绩才会根基牢固,才能持久、升值。

  ★生死创业的“根”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项目,有人说是资金,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社会关系,有人说是模式,有人说是管理,有人说是创业者自身,这些各路学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从创业企业存活下去的角度来说,这个“根”就是市场,赢得了市场也就赢得了生存和发展。当然,赢得市场有赖于由创业项目、执行团队、人脉资源、盈利模式、创业者自身及创业资金等要素所形成的创业力。所以,概而言之,生死创业的“根”,就是创业力。

  ★很多创业企业老板工作都很繁忙,但几乎都忙而无功。他们大多日子就如同一只无头的苍蝇,今天去这取经,明天到那拜见大师,或一会接见张三贵客,一会招待李四官员,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难以挤出来,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然而,一到年底,盘点企业盈亏,发现钱花了不少,业绩却毫无起色,便把矛头指向被其朝令夕改已不知所向的员工。倾奉这些老板一句话:处于初创阶段,官员并不看好你,大师帮不了你,唯一能帮你的是市场及员工。

  ★大家都纷纷议论创业企业运作不规范,其实,任何企业在初创阶段,是绝不可能做到如大企业一样规范化管理的。对创业企业来说,所有的经营、管理及做人做事准则等,几乎都是创业者文化的外显,若一步到位地把各大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迁移到创业企业中,不仅是行不通的,而且是不可能如是实施的。大企业之所以那样做,因为那是他们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或者企业成长历史的沉淀;若创业企业照搬实施,那可能就是它走向死亡的第一步。

  ★做企业,要先去做,然后再是企业化,如创业融资、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规范等。如果连做都做不起来,那些什么企业化运作,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凡是从创业企业转向真正企业化运作的企业,几乎都经历由项目不断运转逐步完善企业运营体系的过程,并非一上来就是把各大企业完善的经营管理系统搬上实际操作之中,而是全方位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及企业兵力主攻产品(或服务)生产和市场营销,促使整个项目快速运转。

  ★创业企业最稀缺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只要已作出的选择和既定的方向是正确的,以及具备基本的资源支持,项目就能快速运转起来,企业也就存活下去。但创业企业所面临的可支配资源有限、一切工作都须从零开始等诸多问题,又是人才引进的瓶颈。为突破此瓶颈,有的抛出企业股权,有的选择家族化运作,有的筹钱高薪聘请,其实这些都是一根脆弱的纽带。要凝聚人才还须从创业者自身入手,以自己做人做事的品质及创业力和平台去聚才。

  ★关系推动生产力,人脉是创业资源。创业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而不是如何发展壮大。在没有品牌优势、案例资源及市场知晓度和认知率几近为零的状态下,企业尤其需要社会关系助推业务滚动。随着业务的不断滚动,企业的现金流也就逐步走上正常轨道,整个项目也就慢慢运转起来了。但项目运转起来后,工作重点须转向强化企业管理、修炼企业内功及塑造企业形象,毕竟,社会关系不是生产力,不能总依赖关系推动业务发展。

  ★现金流滚动起来是创业企业获得生存力的开始,而促使现金流滚动起来,依赖于业务的开拓,也即创业企业的销售力。在创业项目、资金、团队和盈利模式,以及相关事宜确立后,项目能否真正运转,关键在于销售力。如果创业企业缺乏销售力,即便项目再优秀、资金再充裕、团队组合再合理及盈利模式再科学、产品质量再精良,也终究难逃死亡的命劫。所以,在产品(或服务)上市后,创业企业的重点就是销售,难点就是如何突破销售瓶颈。

  ★要创成业、创好业,在介入创业之前,除了要弄清楚自己所具有的优势、所存在的劣势及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之外,更要搞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理想结果和最坏结局各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越是清晰化,创业道路走得越是顺利;相反,如果这些问题还稀里糊涂的,就急忙去创业,那么,必然会致使自己不但不知道创业是怎么输的,而且也不知道创业是怎么赢的。如此,即便是赢了,但赢的时间也会太长。

  ★创业失败的理由千万种,然而正确归因(也即取得成绩向外归因,遇到挫折向内归因)是走出失败、走向成功的哲学。但80%以上的创业者总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所以,他们屡战屡败,总是难以创成业,甚至很难摆脱失败的阴影,更谈不上吸取经验教训,东山再起,重振雄风了。其实,创业失败并不可怕(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换的),最为可怕的是不可能从失败当中明白要达到创业成功的“根”和“道”。

  ★纵观失败的创业企业,员工在老板的“易变”中迷失方向、失去战斗决心和激情,企业在员工的“易变”中一步一步靠近灭亡的边缘。创业企业老板在运营过程中之所以总是“易变”,那是因为缺乏决策力和执行力。这个决策力取决于对势态的判断能力、对项目的分析能力、对盈利模式的把握能力、对企业发展的规划能力、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及从业经验、文化素质和知识视野等;这个执行力取决于团队的领导力、感召力、战斗力及凝聚力等。

  ★如何让创业成员顺利度过团队磨合期,是每个创业领航人不得不认真去思考、用心去解决的问题。在磨合期间,几乎都会出现创业成员之间的文化冲突,因为成员的风俗习惯、成长环境、教育水平、工作经历等各不相同。所以,领航人除了做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之外,更要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也即,秉持谦逊、宽容、关爱的原则,反复灌输“尊重、理解、关心”的理念,并真诚地帮助其他各成员之间的达成相互认同、配合、欣赏。

  ★如何甄选创业核心成员是困扰很多创业领头人的难题。纵观中外成功的团队创业型企业,他们几乎都坚持了一个“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理念,虽然每个成员的背景、经历、学历、专业、兴趣及性格特征、特长等各不一样,但其几近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所以,在甄选创业成员时,第一要看价值取向是否接近,第二要看人品和心态是否健康,第三要看是否有创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第四要看都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优势,第五再看其他。

  ★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单枪匹马很难做成一个项目,要做成一个项目需要一个团队。做成项目需要团队,要创成业也如此。但创业团队是一把双刃剑,创业成也团队、败也团队。创业成员的目标一致,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并各自优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各自价值都能得以最大化体现,如此,在既定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只要坚持奋斗下去,必能创成业、创好业;相反,创业企业必然会在创业团队之间的内耗当中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创业佳绩的背后是创业团队。凭创业者孤军奋战取得创业胜利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如今我们迈入了合作共赢的时代,这也就是说,创业者在所要运转的项目及运作模式确立之后,必须全面打造高效能的创业团队,并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甚至培植成员的优势,倍增自己的智慧、时间、精力,建设倍增市场,促使创业项目高效运转。但组建创业团队中也得统揽全局、权衡利弊,把握好甄选的尺度和标准。

  ★要想通过融资方式解决创业资金问题,首先必须认真思索并厘清“我的融资力在哪里?”(这个融资力,即是融资者征服投资者的核心能力,是投资者之所以把资金投向融资者的根本理由,是创始人、融资项目、商业模式、执行团队等要素各自优势的集合体)。如果一味指望商业计划书落实创业资金,那简直是一个梦幻,因为即便是在创业较为成熟的美国,靠商业计划书真正融到资金的也是凤毛麟角,在创业气候尚未成型的中国也就可想而知了。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可谓“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创业者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磨练创业力,逐步由创业者转向企业家转化;创业企业在问题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即每攻破一个难题,企业就向前迈进一小步)。所以,创业者一方面须正确看待问题,把每一个问题视为创新发展的机遇点,在不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推进企业前进;另一方面须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另一视角看,创业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培养优势的过程。须整合外部资源(如政策、社会关系等)和内部资源(如产品、市场、人才、技术、管理、生产、文化、战略、设备、财务等),努力培养企业的文化、经营、管理及人力、财力、物力、供应、生产、营销等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要提升自身的整合力,就要虚怀若谷、变革思想、学习创新、自强不息,创造不可复制的被利用价值。

  ★自国家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创业的热潮,由此,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育机构大多数都介入了创业培训市场,各自也都开发了各自的培训课程。若连创业者需要什么都搞不懂,就去开展创业培训,这实质上是一种图财害命的行为。那么,创业者到底需要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从创业实践总结来看,初次创业者关键需要掌握“如何甄选项目”、“如何解决创业资金”、“如何运转项目”的知识和技能。

  ★从职业者到创业者除了需要勇气和做好心理战斗之外,更要上好“认识自我”这堂课,因为光凭勇气、激情、意气,甚至资金,要达成“创成业、创成业”这一目标,是远远不足矣。创业之前,至少需要很客观地去分析“我具有哪些优势”、“我存在哪些劣势”、“我面临哪些机会和威胁”,只有如此,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顺势发展。说一百道一千,创业企业能否存活,很大程度上在于创业者本身的优势(包括物质和精神)能否充分发挥。

  ★做企业需要量力而行,不是一味求快,也不是“等、靠、拿”,更不是装腔作势。在项目运转、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务必时时审视决定企业运转速度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及人脉、产品等资源)。若在这些资源只能支撑企业稳步前行,那么,掌舵人就需控制扩张的步伐,否则,企业就会出现“青黄不接”,最终致使企业由于资金截流而陷入危机之中。另外,这些资源足以支撑企业快速前行,若仍旧稳步前行,那么,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

  ★决定创业成与败的首要因素是创业项目,其次是商业模式,再次是创业团队,最后是创业资金。有了充裕的创业资金并不能保证创业成功;没有充裕的创业资金(相当白手起家),如果创业项目是一个好的项目、运作项目模式具有独特性和竞争力,以及好项目下有一个好的实施团队,那么,创业同样也能取得斐然成绩。因此,创业资金是创业过程中不可少的,但不是决定创业成败的最核心因素,另外,有了创业资金,还有驾驭创业资金的本领。

  ★“如何甄选创业项目”是困扰众多创业者及有志于创业者的难题。其实,创业项目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创出来的。确切地说,好的创业项目产生于在发现市场的空缺或缝迹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发展规律,适时地创造出来的项目,譬如,市场上已存在各种各样的纸杯,而养生保健又是人们潜在的需求,由此,开发出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纸杯,那么,这种纸杯就是一个好项目,所以,在创业选项上需要切忌看什么产品热销,就选择生产经营该产品。

  ★模拟创业介于职业与创业之间,是从职业者到创业者的中转站,是学习创业的最佳大学,是获得创业经验或创业第一桶金的通路。它不需办理工商注册,不需注入资金,只需投入人力和时间。譬如,在分析自身现有资源优势后,选定一个不需加盟费的创业项目(类似兼职但又不同于兼职);确立盈利模式;建设虚拟团队;组织与管理销售;模拟创业结束。其实,创业者都经历这个过程,只是他们把第一创业视为模拟创业,但他们要付出较大代价。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及有志于创业的社会青年都在咨询“创业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其实,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在职(或待业)社会青年,创业就可以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开始如,身为学校社团的领导,就可把社团视为自己的企业去运营,锤炼自身策划项目、运转项目、运营社团、管理社团、驾驭团队及整合资源、人际交往等的能力;作为工薪族,则可把岗位视为自己的企业,用心去整合各方能力和资源,达成提升自己的创业力。

杨尚东-部分采访报道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记者/骆潇

创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往往让创业者手足无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特邀创业指导专家杨尚东先生,提炼出创业过程中必须做的“大事”,手把手教你如何一步步构建自己的创业大厦。

最重要的四件事

(一)设计理念——创业精神

在创业者看来,创业中重要的事情太多了,点子、资金、人才、技术……样样都要抓,都推迟不得。但杨尚东指出,创业,最首要的事情是培养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包括心态、责任感、诚信、自信、坚强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小博大的激情、自信,以及“赢得起输得起”的创业心态。有了这种创业的精气神,让潜在投资人觉得踏实,让潜在合伙人觉得能做成事,让潜在员工觉得跟着做不会吃亏,从而为你的创业赢得尽可能多的支持者。没有这种精神,最好不要创业,再多的资金也不会增加成功的概率。

(二)选址——项目抉择

创业项目的选择让创业者进退两难,常常是眼馋好项目,却只能有心无力。杨尚东建议:“根据自己的目标、优势、市场等来衡量选择。有100%的能力去做70%的事情,能力只有70%,就不要去做100%的事情。”在他看来,多出的30%不是压力而是负担,不仅不会激发无限潜能,反而会在创业初期就把创业者拖垮。

(三)架构——赢利模式

在杨尚东接受咨询的创业案例中,有90%的咨询者都最苦恼同一个问题——怎么去赚钱。虽然当初的创业计划书里描绘了非常美妙的赢利模式,但商业经验的缺乏让这些完美模型经受不住实践的检验。那么,是研究、学习成功企业的赢利模式吗?答案是“NO”,照搬他人赢利模式必死无疑,因为其核心——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复制不了的。面对这个难题,杨尚东指出了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站到巨人的肩膀上”,选择灵活方式加盟成熟的企业,嫁接这些企业的品牌、管理、技术、文化等各类优势,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商业模式。第二条路是自力更生,这就要求创业者慧眼独具,有很独特的项目;或实力雄厚,背后有强大的资源支持。

杨尚东特别提醒初次创业者要避免两大误区。一是“坐而论道”。赢利模式不是坐在那里反复研究、讨论就能有的,而是先让企业活,随着企业发展逐步探索适应企业现阶段的赢利模式。第二个误区是“孤独的理想主义”。创业者往往高估自己设计的赢利模式,追求项目的独特性,带着单打独斗的英雄情怀。其实,“背靠大树”创业会更容易成功,对初次创业者来说尤其如此。

(四)施工队——创业团队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是创业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筛选、搭配团队成员有三条标准,人品是组建团队的底线;其次,要志同道合;第三不需要全才,但某一方面能力要特别突出。

在杨尚东的观点里,创业资金从来就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创业资金的解决办法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上述四项核心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吸引商业伙伴,从根本上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最关键的六项能力

创业者与自己开创的事业,从来就是“你追我赶”的局面——创业者前进了,能领导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成长了,又对创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杨尚东将创业分为“积蓄力量”、“创业初始”、“掘到第一桶金后”三个阶段,分别归纳出了三个阶段对创业者核心能力的不同要求。

(一)“积蓄力量”阶段要着重两项积累

首先,有一技之长,有人品。要真正把握住人脉资源,吸引来合作伙伴,不仅要有诚信,还要让别人看到你有“利用价值”,怎么做到呢?你或你组建的团队必须有一项突出的特长,即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完全可以把工作想成是自己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之路,要借助、调动团队力量来推进。磨砺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转变观念,拿出创业的心态和激情去做事情,才能成长得更快。

(二)“创业初始”阶段需要重点培养三大能力

一是驾驭团队的能力。不以权压人,服务于你的创业团队和员工——关心爱护他们,发挥他们的优势,真心帮助他们成功;包容他们,允许犯错误,帮助纠正,给予充分尊重。他们成功了,你才能成功。二是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是靠书本学习不来的,靠的是悟性去识别资源、嫁接资源。第三是策划能力,即如何寻找机会利用机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掘到第一桶金后”聚焦经营管理能力提升

此时,创业者需要着重提升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需要长远地思考企业文化建设和未来发展。在这一阶段,企业很容易走入盲目扩张的误区,创业者容易骄傲。因此,创业者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学习的心态也很重要。

无论创业者处于任何成长阶段,杨尚东一直在强调一个关键词——“悟性”。悟性怎么来?关键还是看创业者是否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悟性,一步一步从不懂创业的“门外汉”成为创业者,最终成长为企业家。

杨尚东-部分创业点评


《创业要激情,更要理性—杨尚东点评开公司9天即宣布破产的创业》
 
(一)创业案例
  走出大学校门不到一年的西安大学生舒正义高调宣布开办公司,9天之后又高调宣布“破产”——这个不满23岁的大男孩在网络上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场炒作,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质问:“开公司不是过家家,你想开就开呀?”

  开公司9天即宣布“破产”,舒正义说正在写遗书

  4月22日,西安某媒体以《8名大学生创业办公司西洽会上受到副省长肯定》为题报道说:23岁的大学生舒正义信心十足,他和其他7名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公司正式亮相了。在刚刚结束的第12届西洽会上,舒正义带着公司代理的环保防水手电走上西洽会,给副省长等领导做了现场演示,得到了肯定,引来媒体记者的关注。

  几天之后,另一家媒体又报道:4月29日,舒正义一天没有吃饭,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学校、跑银行,但是没贷来款,“原因很简单,现在我没有房子、汽车做抵押,也没公司当担保”。困境中,舒正义作出决定,召开记者招待会让公司“破产”。

  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开公司仅仅9天就因资金短缺而宣布破产,5月5日,本报记者联系舒正义时,他激动地说:“你不要来了,我正在写遗书呢。”记者火速赶到舒正义租赁的位于西安市南郊兰泰花园的一套民房,面带稚嫩的舒正义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响应国家政策,自主创业,为什么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却不帮我?我要从钟楼上跳下去,要唤醒大家对大学生创业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的认识。”

  这套民房被布置成了办公室,客厅里摆放着会议桌椅,一间卧室挂上了经理室的门牌。西洽会上舒正义和副省长交谈的照片被放大,悬挂在客厅的墙上,开业时的10多个花篮还摆放在房间里,但花已凋零。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舒正义被“逼”创业

  舒正义去年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我完全符合当代优秀大学生的标准,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为人处世也不错。”舒正义说,“原来我非常自信,但是工作几个月后,我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不到一年,舒正义换了好几份工作。刚开始他托了亲戚的关系,去某区政府机关谋职,“我中午就走了,因为他们让我从最基层做起,做城管,成天去赶小商小贩,我一个大学生,做不出这种事”。仍然是托了亲戚的关系,舒正义又去了一所高校做辅导员。但他只做了5天,“负责学生报名、军训,很无聊,我又太认真,一个学生没回来,我一晚上没睡着”。后来,他去了一家装修公司拉业务,酷暑中天天到小区门口去发传单。第三个月还没到,一起去的人都走光了,舒正义也想到了辞职,“每一天我都很迷惘,这里不属于我,但我属于哪里?”11月,舒正义又从装修公司辞职。此时,又一批大学生面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舒正义家在咸阳农村,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那段时间,他不敢回去,不敢给亲戚打电话,怕人家说“你一个大学生,还不如没上过学的”。“年前我认为我好像活不下去了,工作不顺心,又没有钱”。他在家过了一个有生以来最郁闷的春节。

  2月19日,他应女友的邀请去内蒙古做客,在火车上看到有人在销售一种不用电池的环保手电。舒正义如获至宝,回到西安后就跟厂家联系,希望代理这个产品。对方要到他的公司考察,他借了同学父亲的公司,被对方察觉后拒绝,在他再三恳求下,对方答应如果一次性进3万元的货,就授权他做陕西总代理。

  几乎与此同时,他应聘到西安一家著名的网络公司做网站设计,“从第八天起我就有了创业的想法。因为做这个太挣钱了。而且大公司有一个缺点,小单子看不上。有一家公司想做一个网站,公司太忙说不做。我就跟他说给3000元就给他做。”19天后,舒正义再次辞职,开始筹备自己创业。

  一片支持鼓励声,舒正义自信快乐开公司

  “他的提议得到了很多同学和朋友的支持,很快有人表示愿意和他合伙干,其中有的今年将大学毕业,有的还正在上大学。舒正义东拼西凑了4万多元,其他7人共拿出两万多元,8名大学生用7万多元租房、买设备,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结合自己的特长,公司主营域名注册、网站建设开发等项目,并取得了一种环保防水手电陕西总代理的业务,开始了他们的尝试经营。”——这是西安当地一家媒体的报道。

  他说那段时间是他毕业以后最充实快乐的。从网络公司辞了职,白天做网站设计,晚上就去摆小摊卖环保手电,“我不可能永远摆小摊,我也想成就一番事业,我认为只要努力将来会好的。即使努力了不成功,我也无怨无悔”。

  在西洽会上,舒正义第一次用上了“陕西郑氏科技有限公司”这个牌子。碰巧陕西省副省长前来视察,舒正义抓住机会向副省长演示了这种环保手电,被当地一家媒体作为配图刊发。

  真正促使他注册公司,是因为陕西某市一个政府网站项目要求招标,要求招标对象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做这个网站可以得到1.3万元,舒正义太想得到这个项目了,他去工商局咨询,出门时碰到有人在发宣传卡,说只要出1万元即可代办注册公司,想要注册多少资本都行。于是舒正义给了对方5000元,另外5000元约定注册成功以后再支付。几天以后对方的电话就打不通了,舒正义这才意识到遇到了骗子。

  开业9天用光7万元,舒正义说破产是必然

  舒正义办公司用的7万多元中,除了有1000多元是他自己的积蓄外,其余都是借的。他给记者看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从今年3月以来借的每一笔钱。其中有不少还许以高利息,比如一笔2.5万元的款项许诺一个月以后要归还4万元。舒正义说,他现在之所以宣布“破产”,是因为借款人提前催款,而他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借款人还搬走了他的传真机、打印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要他拿钱去赎。

  被逼债的舒正义跑到多家银行去贷款,但被拒绝,他认为这是体制的问题。创业失败,舒正义认为自己虽然也有问题,但“体制就没有问题吗?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陕西却没有具体的措施”。他再次想到媒体,就像他宣布公司开张一样,他再次通知媒体说要宣布破产。他说他是想通过此举给政府施加压力,帮他解决资金问题。但只有一家媒体到场。

  7万元,9天就都用光了吗?舒正义认为他没有赔钱,只是钱都投入到公司了。租办公室时,“所有的朋友都反对,认为设计网站只要有台电脑就可以了”,但舒正义还是把它租了下来,并花了2000多元买了原房客的一些工艺品,又花了不少钱添置会议桌、办公桌以及二手的传真机、打印机等一大堆办公用品,“开公司就得有个公司的样子吧。我也到过很多公司,都很长时间了,还不如我公司气派呢。”当时还有当地一家知名度不高的媒体的记者鼓动舒正义做广告,仍然是所有的朋友都反对,但舒正义说:“觉得人家过来了,不好意思。我请他吃了肯德基,后来做了2000元的广告。”

  舒正义有时还是清醒的,网上很多骂他的评论,说他是炒作:“开公司不是过家家,你想开就开呀?”他说:“我觉得他们说得非常对,在万事不具备的情况下,我居然把公司开起来了,破产也是必然的。”他承认有炒作的成分,但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大学生该凭什么创业

  舒正义的状态始终牵动着西安工程大学郭可义老师的心。因为上学时曾创办垃圾回收公司的郭可义在西安高校颇有名气,他深知大学生创业的不容易。他说,舒正义在校时曾担任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是个不错的学生,但没想到他这么快创业,又这么快失败,他太年轻,太理想化了。“舒正义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如何加强学生正确就业、创业的教育。很多学生都很崇拜成功的企业家,但只看到了他们的成功,却看不到他们成功的背后付出的种种艰苦的努力。”郭可义用了很多时间来开导舒正义。

  舒正义的校友秦剑波是个小有成就的创业者,毕业前就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但公司至今只有4个人。他很支持大学生创业,但他认为积累很重要,除了积累资金,还要积累经验、心智和社会资源。虽然创业需要政策扶持,但大学生不能把创业中碰到的问题都归咎于体制问题,“你总要有个详细周全的计划书吧,总要有市场分析吧,什么都没有,银行凭什么要贷款给你?风险投资为什么要投给你?”

  留学法国、如今在美国微软担任高级经理的唐朝辉博士认为大学生创业不宜提倡:“大学生用什么来创业?现在很多行业都已经开始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的道路,由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很多领域从头做起已经很难了,除非你有非常好的创意,否则就别轻易去创业。”

  离开外企后的陈宏刚博士在创办公司5年后深知创业不易,他说他非常赞同唐朝辉博士的观点,大学生创业无论是在资金、心态还是人脉方面都还很欠缺。过度提倡大学生创业会适得其反,令大学生的心态更加浮躁。他认为,大学生需要鼓励更需要引导,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以后首先还是要就业,通过实践开阔眼界,锻炼心智,积累经验和资源,时机成熟后再创业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文/《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
--------------------------------------------------------------------------------
(二)创业导师杨尚东的点评

  首先,对舒正义的创业结局表示同情,但舒正义的创业出发点是不正确的。创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单靠一腔热情,或一时冲动是创不成业的;创业也不是一场儿戏,想玩就玩、不想玩干脆不玩,要知道,创业的背后是责任和代价,如果没有“以小搏大”、“以少胜多”及“赢得起、输得起”的创业精神,最好暂且不要涉足创业。舒正义是为了逃脱职业的痛苦而去选择了创业。如果连职业之苦都经受不起,又何谈能承受得了创业路上各种挫折与困难的洗礼,吃不了创业之苦,要把业创成,那不就是一场梦幻吗?相对于职业来说,创业要困难得多了。所以,大学生们如果是为了逃避择业之难或职业之苦而选择了去创业,那倒不如选择一份无薪或低薪的工作,或者把工作岗位视为创业的起点,善待工作,锤炼能力和心态,积蓄创业资本(包括资金、经验、人脉、人品、能力等)。否则,以做好创业失败之后的打算为上策,因为这种创业的成功率几近为零。

  要创成业、创好业,依靠激情、勇气、信心、冒险及资金、人脉、好项目等,更需要创业力。纵观国内外创业企业,70%左右的企业在一年内走上死亡之路。这些企业之所以那么“短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创业资金不足,或者创业项目不好,其实,它们死就死在创业者缺乏足以驾驭创业资金和迅速让创业项目运转起来的创业力。没有创业力或者创业力不足,即便创业资金再充裕、创业项目再优秀、创业团队再强大,也无法使得企业继续存活下去。然而,这种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工作经验或创业实践的沉淀,是创业挫折、困难和失败之后的悟性的升华,是创业学习与创新的结晶。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舒正义这次创业,对提升他自己的创业力来说,倒是一个契机。希望他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把挫折和失败视为创新的机会点,认真反思和总结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随而蓄势待发,该出手时就出手,争取干成一番大事业。

  从舒正义的创业故事中,浅谈一下个人对当今创业的几点看法:

  第一、到底什么是创业。从广义上说,创业就是干出一番事业来,包括职业和创办企业;从狭义上说,创业就是创办一个企业,是从创业选项直至项目正常运转的整个过程。国家政府从广义上的创业出发,鼓励和倡导全民创业并没有一点错误,因为建国60周年,也是中国创业的60年,如果没有一批在各行各业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骄子,中国怎么可能从一个百业待兴的战墟中走向欣欣向荣的今天,中国明天的发展仍旧依靠一大批在各行各业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人们。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任何一个大型企业都是从一条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风雨兼程路中走出来的,都经受过市场的百般锤炼、困难的一次次洗礼。所以,创业者务必摆正自己心态,努力在国家大而好的创业舞台下唱好自己的创业之戏,而不要一味想着如何把手伸向国家政府索取资金等资源。

  第二、求人不如求己。绝大多数成功创业者如新东方的俞敏洪、百度的李彦宏、九九加一集团的林立人、蒙牛集团的牛根生等,都是从白手起家,以小搏大,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苦创业中走过来的。既然选择了创业路,就不要畏惧山高路远,就不要害怕道路曲折。要走创业融资之路,首先也得拥有足以征服投资人把资金投向自己的资本;要用人脉推动业务增长,首先也得具有让这些人放心地把资源嫁接于自己的本事。这些一切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先去做,而且做出一个样来,才能如愿以偿地得到。也就是说,走在创业的道路上,自己不先去做出一点成绩来,无论靠人脉还是靠商业计划书,都是圆自己创业融资之梦。所以,创业初期唯一能靠的是靠自己努力奋斗。

  第三、重心在于市场。有了市场,企业才能活下去;赢得市场,企业才能发展。创业企业在运营项目、盈利模式及执行团队确立之后,不管是精力还是资金,一切的重心就是市场营销。只有集中资源和兵力把市场攻下来了,项目才能正常运转,企业才能盘活。所以,创业企业老板务必十分清醒地把资源,尤其是有限的资金,有效地利用于产品生产和市场开发之中,而非用于购买各种装饰品打扮公司办公室,而非用于今天拜访这大师、明天招待那官员。

  第四、创业如赌博。赌注越大,风险越高;赌龄越高,赌瘾越大。赌博的胜负不可知,创业的成败也只可预料却不可知。所以,创业只能在权衡自己可支配的资源优势之后量力而行,切忌盲目下“赌注”。最好是用100%的能力,去做70%的事情;不要用70%的能力,去做100%的事情。然而大多数初次创业者几乎都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往往会用70%的能力,去做100%的事情,因而,创业企业凶多吉少,企业失败率远高于存活率。
 
《为何创业成本回笼遥遥无期?—-杨尚东点评骑虎难下的创业》
 
(一)创业故事

   2006年从沈阳化工学院信息管理专业毕业,毕业后分别在化妆品公司和化工企业工作。2007年10月,两人双双辞职,感觉婚庆是个朝阳行业,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向家人借款12万元,联手开了一家婚庆公司。然而她们的事业却一直步履维艰,目前尚未收回投资成本,一年下来赔了8万元。

  收回成本遥遥无期

   丁莹莹和崔英都是外地人,在沈阳举目无亲。为了方便事业起步,他们选择以加盟的方式开店,光加盟费就花了4万元左右。2007年12月,她们做成第一笔婚礼庆典,虽然收了3000多元,但扣除各种费用,最后还赔钱。

   丁莹莹和崔英没有放弃,她们在努力用创意和服务赢得客户。沈阳有两位新人恋爱经历特别巧,他们幼儿园时就是同学,高中时又在同一所学校,高考前凑巧坐前后桌,这样的缘分使两位新人走到了一起。丁莹莹和崔英借用《向左走,向右走》电影主题为新人设计了一场舞台剧。婚礼的策划和布置令新人和亲朋好友特别满意。以后,她们又陆续为20多对新人操办了婚礼庆典,每场价格在5000元至2万元不等。但利润极低。

  再不成功就会放弃

   现在,扣除各种费用,俩人每月能剩三四千元,但是相对当初投资的高额成本,这点杯水车薪远远不能让她们安下心来。

   婚庆生意为什么不好做呢?面对记者的提问,丁莹莹说,最主要的是店铺选址太偏僻,“蜗居”在公寓里,宣传又没有做好,现在知名度不够。第二,店铺规模档次“高不成、低不就”,而目前沈阳市婚庆公司大大小小2000多家,大打价格战,她们没有价格优势。另外请司仪摄像师、租花车等,每次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再扣除场地费,赢利已经很少了。再加上公司推广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婚庆公司生意淡薄。

  “反正感觉创业挺难的,有些累了,还不如给人打工挣死工资舒服。再坚持一年,如果还没有起色,我们会选择放弃。”丁莹莹最后向记者说。

(二)创业专家杨尚东点评

   从职业者转变为创业者已经是一个进步,但是要创成业、创好业,不能仅依靠当初抉择走创业之路时的胆识、勇气、激情、信心等,更要依靠创业力。这个创业力并不等于以各渠道把创业资金融到手的本事,而是如何促使已有创业资金迅速“生钱”,即“钱生钱、利滚利”。据哈佛大学市场营销大师比得杜拉克调查研究表明,在所有创业企业(不含加盟类企业)当中,70%的企业会在1年内失败,而另外的25%,将在往后6年内陆续倒闭,只有剩下不到5%的企业会实现成功。这些创业企业之所以如此“短命”,并不能简单归结于创业资金不足,实际上是创业者缺乏驾驭创业资金的能力和水平。一旦缺乏这个驾驭创业资金的能力,即便创业资金再充裕、创业项目再优秀、创业团队再强大,也很难把项目运转起来。

  相对独立式创业来说,加盟式创业是一种存活率比较高的创业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容易盘活企业的路径。无论是独立式创业,还是加盟式创业,都以项目能正常运转起来、企业能存活下去为创业的底线标准。选择加盟式创业,如果在盟主经营正常、技术支持到位及项目可行的情况下,加盟一年之后还不能把项目运转起来、把企业盘活起来,那么,至少需要在盈利模式、执行团队等方面下些功夫了。如下分别从创业准备、创业选项、盈利模式、执行团队、资源整合、创业周期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丁莹莹和崔英的创业故事。

  (一)创业准备是否到位。“磨刀不误砍柴工。”创业不是一拍脑袋定音的事情,而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创业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面对接踵而至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甚至会中途迷失方向。要把创业前期准备工作做扎实了,首先需要弄清“我具有哪些优势”、“我还存在哪些劣势”、“面临哪些机会和威胁”、“适合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由谁去做”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一系列问题分析透彻了,只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化短为长,坚持到底,就达成创业预期结果。从“创业故事”中看,丁莹莹和崔英的前期创业准备工作做得不是很扎实,或多或少存在着“盲目创业”的迹象。

  (二)创业选项是否科学。客观地说,创业项目不是筛选出来的,而是从其他项目或者当前市场中生出来的。也即,创业选项的过程是在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全面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社会背景、资源优势等因素,用心去挖掘时下所在区域市场或全国市场的需求缺口,然后专注地去新开发项目,或者集成创新已有项目,或者新引进区域或全国市场尚缺的项目,并在论证、确立此项目盈利模式的情况下确立创业项目的过程,而不是通过网络、报刊、电视、会议、朋友等渠道草率地确立创业项目的过程。企业活不下去,与所选择的行业关系并不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没有哪一个行业是永远最好做的,只有哪一个行业最适合自己现有优势包括社会关系、专业特长、从业经验等资源去操作的。如果硬是说“婚礼庆典”在沈阳没有市场,那么,其他2000多家婚礼庆典企业为什么还能继续存活下去?所以,只能说,丁莹莹和崔英在选择运转婚礼庆典项目时,或许缺乏对自身各种资源优势的充分认识、分析和评估。

  (三)盈利模式是否合理。“思路决定出路,模式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再好的企业盈利模式也只可参考,但不可复制。因为每个企业的盈利模式都不同,它们的形成都与企业老板的已有资源、社会关系、专业特长、性格特征、从业经验、思维方式及创业项目、行业特点等紧密相关。也即,企业盈利模式是创业者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已有资源配置、所处行业特点,以及自身从业经验等要素,在项目运转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改善而形成的,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复制拷贝出来的。由于是加盟式创业,或许丁莹莹和崔英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因素的情况下,直接拷贝了盟主或者其他加盟方的商业运作模式。

  (四)执行团队是否得力。有市场,企业才能生存;得市场,企业才能发展。在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出炉的情况下,创业企业的重点工作就是市场营销。如果企业销售力不足,再好的产品,再优的服务,再妙的策划,也只不过是一个设想而已,很难实现惊人一跳的成绩。然而,销售力的形成不能光靠创业者,而是依靠整个销售团队,乃至整个执行团队的全面协调、合作,以及战斗士气。当然,创业初期,60%以上的销售业务还需依靠创业者的销售力去带动,如果创业者缺乏销售力,所有销售业务都指望业务员去完成,那么,企业要在短期内把项目运转起来,估计难度很大。从“创业故事”中所谈及的项目宣传和推广方式可以看出,丁莹莹和崔英在销售策划、销售方式、销售手段等方面都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或许,销售力不足正是她们之所以出现骑虎难下的创业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资源整合是否全面。从另一角度看,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从创业选项到项目运转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整合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及供应、服务、销售等资源优势,使得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获得更多支持者。如果企业资源得不到全面整合,那么,项目运转的成本就会增加。要做好婚礼庆典项目,首先就要厘清、做实这个项目的整条服务链(项目开发—项目销售—售后服务);要理顺这条链,首先就要做好链上每个环节的资源配置,并充分发挥各资源优势。“创业故事”中提及业务虽承揽了,但最后结算却亏钱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这条服务链没有搞清及链上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或者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六)创业发展周期问题。任何企业都经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风雨兼程路。创业方向既然已定,就不要害怕山高路远,就不要畏惧道路曲折,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创业发展上,我很赞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先生所说的话:“创业,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的人死在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累积客户、累积经验的过程,客户和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了,企业自然就起来了,但是要以创业项目可行、商业模式对路、发展方向正确等为前提条件。如果方向不正确,盲目地坚持到底,就会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距离失败越来越近。正确的坚持到底,终究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所以,建议丁莹莹和崔英在创业道路上不要轻言放弃,如果选择是正确的,就要好好坚持下去;如果路线与实际不符,就要及时调整。切忌“出师未捷身先死”,很多时候,创业企业不是死在创业资金短缺、创业项目不可行、商业模式不符合等上面,却偏偏死在创业者的精神上。
 
《为何创业不能继续下去—杨尚东点评大学生毕业后的失败创业》
 
(一)创业故事

  1.我毕业于美丽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作为全国重点学科和紧缺专业,我根本没有体会到找工作的艰辛,我几乎是被单位抢走的。

  2.因为沪东中华和江南船厂我去晚了,等我去的时候人已经招满(他们几乎来一个要一个,招满为止),所以我几乎都没有经过选择,直接进入了上海的一家船务公司工作,因为,据说这个公司待遇非常好,事实证明也不错,现在我们留下来的同学月薪都有6000了。

  我几乎是很草率的就跟着大家一起离开了船厂。总希望自己能干一翻大事业。而且,自己也喜欢做营销和管理等工作。于是开始了找工作。我没有去其他船厂或者船舶设计所,而是去找跟自己专业根本不相干的工作。

  我的同学应该从来不会像我一样去体会这样的招聘会,感受就业的压力吧?对他们来说,不知道什么叫工作难找。

  因为自从进入大学之后,一直怀着创业的梦想,所以,找工作的同时,向家里人说出了我的想法。因为父亲是比较成功的商人。但是,虽然父亲自己是商人,但是却强烈反对我从商,他最希望我当公务员,从政。可能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了。正巧的是,此时我堂哥也有创业的意思,于是找到我,我们一拍既合。结果,我拿着自己一万元的存款,跟老爸借了2万元,再加上堂哥的3万元,共6万元,开始了创业的道路。

  可是,做什么项目呢?我们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决定从简单的日用品开始:做一种高档衣架!

  这就是我们的做的产品,还好看吧?开始的时候,这个衣架卖2.5元一个呢。

  别看一个小厂,其实真正操作起来,事情实在是复杂:原料采购,生产组织,人力安排,生产设计,物流,管理,销售,客服,市场开发,战略实施。。。。什么都要去做,什么都要去想。麻雀虽小,五脏具全。感觉这次创业所学到的东西,超过了大学四年所学的总和!

  我把我们厂取名为“梦想日用工艺”。自己设计了一个图标,还可以吧?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正式注册成立“梦想日用工艺品有限公司”,为的是方便和外国客户交流。

  这个时候,大学英语六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期间,还利用大学时候学的Dreamweaver,给自己公司做了一个简单的网站:www.dreammade.cn 。

  其中真正接触到了社会,很多做成功的,也有很多失败的。最刻骨铭心的一个案例是由于我没有经验,没处理好几个客户之间的关系,丢失了一个大客户,还差点打了官司。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自己设计开发的儿童衣架以及米老鼠图案和蝴蝶图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如果我们坚持下去,按照我们原来的战略计划走下去,那么,我们还有能拼搏,还不会失败,可惜,我们都没能按原计划走下去。我们从开始到结束,那些制定的计划很奇怪的都没有得到执行,被撂在了一边。

  还有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堂哥在外地还有生意,他妻子在那边,长期两地分居。导致了他妻子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使他无法继续这边,要么离婚,要么放弃这里,他选择了家庭。

  而我,也承受着莫大的压力。父母的强烈反对,亲戚朋友的眼光,失恋。。 当一系列的事情压过来的时候,感觉我们都喘不过气来。

  当我们都以这样的心态创业的时候,似乎就困难了,再也没有了积极性。

  终于,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选择了放弃。“先放一放吧。”他说,我说,我父母说。“现在时机不成熟。”我父亲不止一次的说,“你还没这个能力,你还需要锻炼。”我也觉得。自己还太不成熟。

  曾经简陋的办公室,也是我自己的房间。所有的文件编辑,资料,接单,都是在这台破电脑上完成。还有那台红色的电话。

  成型台,所有形状在这里成型,当初我们花了400元从废铁收购站买来的,然后自己做了一些改装。关门的前夕,凌乱不堪。

  从开始到现在过去了整整一年,我闯了一年。重新开始吧。一切归零。 我失败了,但我不后悔。 我们曾经闯过,我们在跌到中成长,我们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总有一天,我们会成熟起来的!
--------------------------------------------------------------------------------
(二)创业专家杨尚东点评


创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其中的“水”很深,需要用心去摸索、用心去操作。对于成与败,任何创业家都难以定性,或预测,但资历丰富的创业家具备超凡的风险控制能力,如,希望集团,企业虽然还不能与国际巨头抗衡,但是它具备足以让企业健康、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控制力。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往往具备“赢得起,输得起”的创业精神。没有这个创业精神,很难在创业领域当中立足。创业看似没有门槛,但市场竞争就是一份考卷。要向社会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除了资金支持,更需要创业文化。创业文化(即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商海的大潮中驾驭自己企业顺利航行的灵魂,是企业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创业文化,一定程度上,这依赖于创业者的学习力。学习力驱动文化力,文化力铸就竞争力。因此,在当今信息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里,学习力是自己战胜竞争者最为持久、最为可靠的优势。

 从“一位大学生毕业后的失败的创业历程”一文中可以读出此为创业者的心声,也能看出这位创业者之所以创业失败的根源所在。导致这个创业者走向创业失败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创业精神。虽然他具备了创业的勇气,创业动机也很明确,但是缺乏创业者所需的自信力。信心生勇气,有了足够的信心,才可能产生去战胜困难和坚持创业的力量。应该坚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遇到困难,如现金流断流的问题,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去整合资源、融合资本、盘活企业;如出现产品滞销,就需要创新模式,开通销路。总之,对于年轻创业者而言,只要坚信自己的创业道路,总会获取很多创业家的支持。这点精神很重要、也很有价值,它无论在创业成功时,还是创业失败时,都是自己克服重重困难的力量。譬如,我们为什么不喜欢看“国足”,不是因为国足的技术方面,更因为国足缺乏让我们欣赏的足球精神。踢球如此,创业同样如此。只要我们创业者具备创业精神,就能赢得起,也能输得起。当代创业家史玉柱的创业历程,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二)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模式决定命运。企业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商业成果。此位创业者在开始创业时,还不清楚自己该运营什么项目。尽管对最后自己选择经营的项目作了不少的调查,但是要真正地了解一个项目的前景、市场、竞争、模式等,光靠一个网络调查,就能弄个清楚的,最好有一个亲历体验的过程(尤其是初步创业者而言)。这个体验的过程,哪怕是从事过该行业的销售工作也好,如此,才能深入了解该行业的“水”有多深。如此草率的调查,更谈不上形成拥有自身特色的、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了。没有优质的商业模式,往往就会随波逐流,很难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好的商业模式是经验的升华、智慧的结晶,它甚至比资金更加有价值,比如,有了好的商业模式,缺乏资金,可以用商业模式引进资金等资源。

  (三)缺乏精诚合作的团队。如今很多投资家在资本运作时,并不在乎企业的办公环境如何、设备如何等,更多看重的是企业的项目、商业模式和创业团队。没有好精诚的创业团队,即便有再好的办公硬件、再好的项目,也很难产生惊人一跳的成绩,终归是“镜花水月”。所以,运作一个企业,需要迅速组建自己的、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有了优秀的创业团队,发挥团队的智慧与资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终究会迎刃而解。假设史玉柱在第一次创业失败时,后来没有他原先的创业团队的大力支持,很难做出如今的成绩。总之,作为一个创业领导者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创业团队也是很关键的,如果让创业团队相信自己,这里面需要做一些“文章”。

  (四)缺乏创业经验。这个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是对于一个拥有创业经验(不管是失败的创业经验,还是成功的创业经验)的人,遇到创业中出现各种疑难问题,就会迅速找出一种方案来解决。因此,我建议,初步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创业体验经历,如模拟创业、销售经历等,这样,不仅让自己拥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资源,而且让自己真正懂得如何去运作好一个企业。

杨尚东-部分创业作品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磨砺的杨尚东 - 杨尚东创业导师 - 杨尚东创业导师报道

 

《另眼看“人生创业五阶段”》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心态、认知、思维、能力、优势、资源及价值观和人生观。要使自己的一生能量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首先需要用心去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生中每一个阶段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正确做好人生中每一个阶段的成长与发展抉择。一旦方向和路线已定,就不要害怕山高路远,道路曲折,就要正视现实,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发挥优势。如此,才能在人生每一个阶段中创造出斐然的成绩。

  优势就是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人生的成功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挖掘优势、培养优势、发挥优势的过程。然而,不同的年龄段,却有着不同的优势。过了这个村,也就没有那个店了。因此,每一个人都需把握好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与生具有的优势,并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从心理和生理的视角看,学习力和创造力最佳年龄段,一般认为是20岁至45岁左右。根据1500年至1960年近5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世界1249名杰出科学家和1228项重大科研成果中,40岁以前做出第一项重大发明创造的占1/3,世界上重大发明中的60%是40岁以前的人创造的。美国学者莱曼在统计数千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授的年龄和成就的背后发现,创造发明最佳年龄段为25~45岁之间,中国科学院1978--1979年统计数据显示,获重大科技成果奖的人当中,30-50岁的人占88%.

  古代有这么一个说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处在不同年龄段,自己在事业、阅历、智慧、经验等方面也都各不相同。从广泛意义上看,创业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生每一阶段的创业成绩的大与小、优与劣,与其在相对应的年龄段所具备的优势能否得以充分发挥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生创业大致可以划分为“奠基期”、“冲刺期”、“鼎盛期”、“平稳期”及“享受期”等五个阶段,简称为“人生创业五阶段”。

  (一)创业奠基阶段:20岁---29岁

  有点像老虎。对世上所有的事情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期待,并希望马上就能负起责任,激情奔放,虎视眈眈,高瞻远瞩,很有一番抱负,很想干一番大事。雄心勃勃,虎虎生风,以证实自己还行。敢冒风险,敢挑重担,敢于竞争,勇往直前。体力、智力和精力都处于增长期,脑瓜灵活,敢做敢闯,创新力和学习力都很旺盛。但这个阶段做事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容易冲动,方向不明确,显得不成熟、不稳健,同时不乏为生活中的金钱和爱情所烦恼。

  不管是创业,还是职业,这个阶段的重心应放在学习上,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习理论知识,磨砺技能本事,改善心智模式,提升人格品质。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感悟创业,积累创业资源(如人脉、客户、资金、经验、项目等资源),修炼创业能力(如判断、社交、沟通、计划、组织、指挥、监管、协调、销售、策划、承压等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心态,积淀创业实力,甚至创造机会,开展一系列模拟创业活动。但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们,往往会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忽略了创业力铸造的过程,光凭着一腔热情,匆匆地去创办了企业。

  建议: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不要急于筹钱去创办企业,首先应去寻找或创造机会,完成模拟创业的过程,并从模拟创业过程中,悟出项目甄选和项目运转之中的道理,以及真正认识自我,在全面审视自身已有的资源之后,才去工商注册企业。或许,有人会问,如何去找模拟创业的机会和平台?其实,这种机会和平台是十分之多的,只要自己转变观念,可以把工作岗位视为自己创办的小企业,然后,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优势,用心地经营好这个岗位。如果能够出色地把所在的工作岗位经营好,并创造出岗位价值,甚至创造不可替代的岗位价值时,也就能出色地把一个企业经营好。一旦创造出了不可替代的岗位价值,不仅获得了创业经验、创业思维及价值认可,更能像一块磁铁一样聚集各种各样的资源,如人脉、项目、资金、团队、市场等。

  (二)创业冲刺阶段:30岁---39岁

  很像狼。体力、智力和精力均处于充沛期。孔子说过,三十而立。三十以后才明白,该干的事一定要干。对人生的思考发生了巨大变迁,主要聚焦于“能人与庸人”,最典型的特点是男人把自己当做尺子去与别人比对,女人则把自己的丈夫或孩子当作尺子。如何出人头地、某事件的成败、某人与某人在发展上的对比等话题,已成为老生常谈。

  面对残酷的现实和自己的年龄、职业、条件和压力,不甘落后,不能再失去机会,这个阶段又感时间紧迫,光阴似箭,不敢懈怠,否则将会被淘汰,将碌碌一生。不惜身体、感情和生命,争强好胜,不畏艰险,拼死拼活,有饿狼扑食之勇,眼冒蓝光,生杀掠夺,力求为自己的后世和后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可谓:“狗走天边也吃屎,狼到天边也吃肉”。

  这个阶段是最艰难的,也是最精彩的。有了“创业奠基期”扎下的基础,不仅是在创业知识和经验得以积累,创业能力得以磨砺,而且创业资源得到了很大的积淀,具备较强的创业实力。在对自身的优势、劣势及机会和威胁充分认识和解析之后,确实需要集中一切可以发挥的精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力以赴地把项目运转起来、把事业推向一个高度,创造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一个人到了三十四、五岁,还看不出一点点成功的倪端,甚至还在摸索、彷徨的话,根据一些行业研究专家的观点,那么,他的前途大致已定。

  (三)创业鼎盛阶段:40岁---49岁

  有点像马。体力、智力和精力处于充沛向平稳倾斜期。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对社会、生活及人生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万事万物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性评判标准。人很成熟老道了,为了自己认为值得一拼的事情,仍然还会如同前二十年一样,依然凶猛顽强,势头不可挡,充满冲劲;相反,自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即便前面有着巨大的诱惑,也会三思而后行了,绝不会因一时冲动去做一件事情。但对于情感、家庭、朋友,则显现出柔弱的一面,好像经过了几十年的沙漠风尘后,又见到了似曾相识的绿洲,如此地渴望与珍惜,如此地留恋与多情,不再像年轻时的桀骜不驯和自重寡情了。

  有了“创业冲刺期”创造的成绩,再加上创业冲劲尚未减弱,继续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奔跑,此时,人生的事业将出现高峰。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到这一阶段不仅几乎可以独当一面,而且成就一番大业。

  (四)创业稳健阶段:50岁---59岁

  很像家狗。体力、智力和精力处于稳定期。此阶段最大特点,可以用一个“忠”字概括。不仅会忠于一切,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而且以忠为核心价值取向,去要求他人,去衡量他人、去批判他人。围绕以“忠”为中心,去分辨和区分“好人”与“坏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抛弃了所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多地回忆逝去的过去,更多地总结和感悟人生路,自然就会把各种各样的人以“好人”与“坏人”进行分类。但仍需要发扬创业精神,保持事业处于稳健发展状态,以赢得可持续地发展。

  (五)创业享受阶段:60岁---

  有点像猪。体力、智力和精力处于疲惫期和衰退期。一生基本定型了,也没有了大奢望。往往会以“活人”和“死人”为主题,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最常见的、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有些人活着与死亡没有什么差别;而有些人已经死了,但却影响着一代活人”!  

《败企业有失败的老板》

   “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时候成为了失败企业老板的借口和理由;成功企业老板,视成功为失败之母,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居危思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他们的眼里永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不断突破自我设限,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今日比昨日更好,今年比去年更好”,每天前进一小步,每月前进一大步,每年上一台阶,全方位推动企业不断向前迈进。

  成功企业的老板,思高虑远,审时度势,清晰地确立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步骤,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和有次序地推进企业稳步、协调、健康地发展;失败企业的老板,光顾及眼前的、暂时的利益,甚至为赢得了短暂的利益而沾沾自喜、喜而忘形,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设计。

  成功企业的老板,深知人才是企业间较量制胜的关键,全方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甚至把人看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了解人、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成就人和凝聚人,通过发展人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失败企业的老板,看利益为生命,把人才当作挣钱的工具或奴才,甚至压榨人才的劳动成果和剥削人才的休息时间,使得人才在企业里非但没有尊严与成就感,而且劳动所得难以保障。

  成功企业的老板,身上都具有务实的烙印,总是踏踏实实地从企业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成功走去,不喜欢徒有虚名或玩虚作假,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失败企业的老板,往往爱好吹捧,热衷于形式,喜欢摆排场育抛头露脸,甚至好大喜功,不太注重企业实效,不太关心企业实际,甚至很厌倦企业规模小、办公场地不上档次、头衔不够多等。

  成功企业的老板,面对困难与失败,总是冷静反思,从不自暴自弃,而且善于正确归因,认真思索与分析失败的根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旧路,并且振奋精神,重振雄风,自强不息,愈挫愈战,愈挫愈奋,愈奋愈进;失败企业的老板,害怕失败,总是消极地对待失败与挫折的处境,甚至寻找成千上万个理由与借口来掩饰失败的本源,从来不敢正视挫折、困难与挫折,一旦真正走向失败时,通常一蹶不振,没有勇气卷土重来。

  美国企业家协会的信条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他们认为:

  企业家不应该做一个普通的人,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

  企业家应该深思熟虑,不断去梦想并去建设,去失败或者去成功。

  企业家决不在任何征服者面前畏缩,或者向任何威胁屈服。

  企业家为自己而思考和行为,沉浸于自己所创造的裨益,勇敢地面对世界。

  企业家不应该是一个受保护的市民,让国家照顾。

《致渴望创业成功的朋友们》

  在漫漫的创业人生路上,

  我们都曾经挖得第一桶金,

  只是有的人看到了金钱,

  有的人看到了道路,

  看到钱的人往往在找到钱之后迷失了方向,

  看到路的人却发现钱就铺在道路上!

  我们都渴望创业成功,

  都在追求美好的创业人生,

  但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创业成功者的起步和辉煌,

  却看不到创业成功者在起步之前对待机会的敏锐和果敢,

  看不到创业成功者在起步后为梦想而奋力跋涉的足迹。

  面对创业发展的机会和舞台,

  我们都曾经抬过脚,

  但更多人抑或南辕北辙,抑或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

  因为踏在创业的人生路上,

  选择和勇气比努力更重要!

  中国的今天,

  已为我们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通向成功创业的道路,

  只要我们有认路的智慧和择路的果断,

  鼓起勇气,坚持前行,必然会看到创业成功的曙光!

编辑/发表时间:2010-01-17 01:56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杨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