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所说的“压力荷尔蒙”,实际上是当人们紧张的时候,身体的肾上腺释放出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促使人们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人们警醒,从而应对紧张的事件与活动。

压力荷尔蒙危害现象
我们所说的“压力荷尔蒙”,实际上是当人们紧张的时候,身体的肾上腺释放出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促使人们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人们警醒,从而应对紧张的事件与活动。
当我们的情绪失去控制,“压力荷尔蒙”便会过多地产生,从而破坏人体内的生态平衡,引起心血管长时间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血脂增加,其代谢的废物就会黏附在血管上,久而久之便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快乐荷尔蒙”和“压力荷尔蒙”总是和谐地共同运作、互相制约,适时地进行“加油”或“刹车”,以构建我们平衡的心智、情绪和身体状况。 [1]
每人在结婚前都希望能与爱人白头偕老,他们最想知道的就是能有个办法告诉他们,他们的婚姻能维持多久。现在好了,研究人员为我们找出了答案,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一项长期的调查发现,一个人的身体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婚姻是否会失败,这是因为荷尔蒙在作怪。
经过长期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婚姻的办法。它不是随便就可以把一桩糟糕的婚姻变成幸福婚姻的魔术棒,而是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有的婚姻最后难以维持,以失败告终,而有的婚姻却成功了。
众所周知,我们都认为粗暴、坏脾气是婚姻的杀手,这种人一般被认为难以维持婚姻,最可能离婚。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找到了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他们发现后来离婚的夫妇血样里3种荷尔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明显地”增加。
负责这项研究的格拉塞教授说,这三种荷尔蒙是“压力荷尔蒙”,可以告诉我们的身体状况。如果这几种荷尔蒙不断上升,你就可能会有高血压、心率加快,说明你的身体出现毛病了。血样中荷尔蒙上升,并不是只有在两个人发生严重冲突时才会有,在后来研究血样和在他们睡觉时抽取的血样中也会发现,而且女性比男性分泌的荷尔蒙要多很多。女性比男性产生更多的荷尔蒙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敏感,更能感受出两人的敌意。她们更注重两人关系的协调。女性能看到很多男性看不到的负面或敌意的东西。
所以,当一对订婚的夫妇,女性突然荷尔蒙水平上升,而且这一趋势还有增长势头,那么尽管夫妇都一口咬定他们的关系很好,没有问题,你也不要相信,他们是在对你撒谎。
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能起到多大的实际效用,总不能在两人打算结婚前先去测一下荷尔蒙状况。但它至少说明:我们的身体是最了解我们自己的,现在要做的是怎样听它们的话来改善我们的婚姻。 [2]
位于肾脏上端,两个拇指大小的肾上腺分泌着三种关键荷尔蒙:皮质醇、脱氢表雄酮(DHEA)及肾上腺素。这三种荷尔蒙被称为“压力荷尔蒙”。其中皮质醇及肾上腺素是“加压荷尔蒙”,而DHEA则是“减压荷尔蒙”。
压力反应(应激反应)是机体为了适应及满足某种新情况而做出的一种反应。用医学的视角来定义,压力为:超出机体适应能力时所产生的一种状态。你知道长期慢性压力下身体会发生什么?
卵巢开始停止工作。因为当身体处于为生存而斗争的模式时,机体的生殖系统便会自动放弃功能,这是自然保护机体的本能。所以当“肾上腺疲劳”时,体内的性荷尔蒙,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脱氢表雄酮(DHEA)的含量通常都会下降。于是,压力导致的疲劳、血糖不稳、肌肉疲软、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现象就出现了。
所以,通常肾上腺受尽压迫、脾气暴躁、紧紧张张、压力大的女性要比具有健康肾上腺的、性格温柔、懂得放松、压力小的女性衰老得更快。 [3]
众所周知,茶含有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茶叶含有多种天然抗氧化物,对身体健康有利。最近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喝茶也可以助你放松紧张的心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喝茶可以帮助降低人体内的“压力激素”,使人们放松,喝茶的人比喝其他饮料的人更容易“减压
”。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将75名经常喝茶的年轻男子分成两组,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试验。试验中,为避免参加试验者受茶的色、香、味影响而导致试验结果出现误差,研究人员并没有使用真正的茶,所用的是有茶的颜色的果味饮品。其中一组的饮品内含有茶所包含的成分,另外一组所喝的是味道一样但没有茶成分的饮料。
在试验期间,参与者都不再额外饮用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在试验进行期间,这75人分别经历让他们感受心理压力的情况,如失业威胁以及被指控在商店内偷窃等。
研究人员同时检查参加者体内皮质醇含量,这种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压力激素”。结果发现,那些“喝茶”的人体内的皮质醇的含量在压力出现后50分钟平均下降47%,而那些只喝“安慰剂”的人体内的皮质醇含量只下降27%。
负责这项研究的安德鲁·斯特普托说,喝茶与松弛紧张心情有关现在有了新的证据。[4]
人类十大心理效应
展开收起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
社会科学——心理学 >>>回到科学频道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又叫禁果效应。心理学的一种人际交往效应。指有好感的异性间,受到的外界干涉越多,他们的感情就会越深。 |
从众心理 |
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
晕轮效应 |
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
马太效应 |
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马太效应在经济、教育、股市等领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宏观经济需要考虑的现象。 |
安慰剂效应 |
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
期望效应 |
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
霍桑效应 |
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1927年到1932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续多年对霍桑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
维特效应 |
源自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所著《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年出版后,很多人效仿主人公维特自杀,“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
刻板效应 |
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 |
破窗效应 |
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