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制品鉴

  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相当于政府职能)。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用于增添资望、赋予待遇、确认品阶,提供候选、储才或安排冗散之位(相当于组织和人事部门)。

  根据《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中的宫廷建筑规模记载:“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隋唐以后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大致和《周礼》六官分职相当,也统称为六官。

  1、天官冢宰第一

  太宰,古代官名,原名太师。为《周礼》六官中天官之长。晋代避司马师之讳改“太师”为“太宰”。明清时代多用以尊称吏部尚书(组织部长)。

  治官之属----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内宰,在《周礼》为天官的属官。掌王宫的政令,教导王之嫔御。

  小太史,周代太史掌管王国中文书之起草,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国家大事,编著史册,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以及祭祀诸事。其地位较崇,是一种兼管人事、神职并观察、记载社会动态及自然现象之官。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以掌天文、历法之事。至于修史之事,则专归翰林院。故文士喜用太史之名称翰林院诸官。

  2、地官司徒第二

  大司徒,《周礼》六官之一,地官大司徒。隋唐称之为“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民政部、教育部、中央银行、税务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10多个部门的总和。

  教官之属-----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一曰山林(动物、植物、山民);二曰川泽(动物、植物、居民);三曰丘陵(动物、植物、居民);四曰坟衍(动物、植物、山民);五曰平原(动物、植物、山民);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教育百姓怎样因地制宜)

  司稼,在《周礼》为地官司徒的属官。司稼是一种掌管督促农业生产、征收农业赋税的官。

  3、春官宗伯第三

  春官,《周礼》六官之一,称宗伯为春官,掌典礼。礼部尚书。

  礼官之属-----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太祝,在《周礼》中为春官宗伯之属官,掌祭祀祈祷之事。

  4、夏官司马第四

  夏官,《周礼》六官,称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唐宋称之为“兵部尚书”。就是今天的国防部长。

  政官之属-----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弒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使万民观政象.挟日而敛之。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前期群吏.戒众庶.修战法。

  司兵,官名。在《周礼》中列为夏官司马的属官,掌兵器。唐代州郡有司兵参军或司兵,掌军防、门禁、田猎、烽候、驿传诸事。

  校人,官名。在《周礼》为夏官司马的属官。春秋时鲁国设置,掌马政。晋、宋等国称为“校正”。又为主管池沼的小吏。

  5、秋官司寇第五

  秋官,《周礼》六官中称司寇为秋官,掌刑狱。唐宋称之为“刑部尚书”。相当于今天对公安部、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的总称。

  刑官之属----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司寇,周代官名。《周礼·秋官司寇》说:“秋官司寇,使帅其之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称为“刑官”,掌管刑狱、纠察等事。有大司寇、小司寇、士师等官。春秋时各国诸侯亦设之,如孔丘曾为鲁司寇。南方楚、陈等国称司寇为司败。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

  6、冬官考工记第六

  司空(司工、司城),现存《周礼》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仅存《考工记》一篇,原注说:“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又习惯常以大司空之衔尊称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交通部、电力部和水利部的总称。

  2007年2月2日于南京
编辑/发表时间:2007-02-03 10:01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张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