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光驱

简介

  吸入式取消了托盘,而机体上带有插孔,手动把盘片插入一半,这种光驱能够直接的把插入一半的光盘自动吸入,在弹出时则把光盘弹出2/3刚好露出光盘中心圆孔方便取出。而且在光盘入口处,上下边缘均带有毛刷,毛刷会在盘片进入时拂去上、下层的灰尘及各种异物,有效的防止灰尘的进入,从而也保护了光头的清洁,无形中延长了光驱的使用寿命(因为的故障大多数集中在光头上,所以光头过脏,造成无法完成信号拾取,或信号拾取不灵敏,导致无法读碟或挑碟),待盘片进入后会自动挡住仓口,防止盘片在高速运转时所形成的气流从而将灰尘带入,也防止不小心二次强行插入盘片。
  吸入式光驱的好处在于不需要繁琐的推拉操作,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光驱。

缺点

  吸入式光驱也有其自身缺点,对于8厘米的小盘片和其它特种盘片不能支持(部分新产品已不存在此缺点),还有少数老式的吸入式光驱没有紧急弹出功能,一旦发生卡盘就无法退出盘片,需要拆开才能解决。

我国吸入式光驱

  深圳锦锋隆数码技术公司首创的高精密磁力吸入式电脑光驱,2006年7月30日在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组织的专家评审中受到高度重视。这种产品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光驱核心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国际市场光驱产品一直采用进出仓式机芯,其概念和性能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新需求。深圳锦锋隆数码技术公司研发的磁力吸入式电脑光驱,不需要盘片盒(仓),结构简单、机芯薄、大小盘片兼用,读写盘片质量好、噪音小。该技术让盘片与光学头间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相对光学头避震性能好,实现了极速的跳轨寻迹、超群的定位聚焦功能等优点。
  该技术首创精密磁力吸入概念,属原发性技术创新,目前已申请及获得授权“一种盘片吸入式机芯”发明型专利、“一种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实用新型专利等数十项中国专利,以及数项PCT国际专利保护。据PCT国际检索单位评价,本发明具有明显的简化装配和降低成本的效果,极具创造性。2004年11月,信息产业部中国光盘产业推进委员会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的年会上,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机芯的研制成功,是继光学头、LD、非球面物镜、高清伺服解码一体化芯片之后,我国光盘产业关键技术、关键件本土化的又一重大突破。它结束了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机芯的时代,摆脱了我国将在吸入式机芯上受制于人的境地。
  名为OVK的精密机芯技术应用于电脑光驱,其读碟状态的低噪音(4倍速时19分贝),大大超过“静音王”(50分贝),由于设计简单精炼,其价格与目前的进出仓式普通光驱相近。这种领先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包括红光和蓝光技术的高清数字家电行业、汽车电子行业等。

各类吸入式光驱机芯结构

  常逛家电市场的细心人会发现:采用吸入机芯的影碟机正悄然成为新宠,价格明显高于同一档次的托盘式产品。相对于托盘式,吸入式给人的感觉是新鲜、先进、高贵。吸入式成为主流只是时间问题,就象内置天线的手机代替外置的一样,却已是大势所趋。对于普通使用者,所有吸入式都是将碟片往进碟口一插就完事,至于是哪种类型的吸入式光盘机芯并不关心也不了解。实际上吸入式光盘机芯品类繁多,而且性能差异很大。就此笔者根据手头的资料向各位简介一下吸入式光盘机芯的几种结构和发展状况。
  吸入式的外延是进碟方式,就裸碟的进碟方式可分为原始手工式(即翻盖式,常见于随身播放器)、抽屉式(常见于notebook配备光驱)、托盘式 (常见于光驱)和吸入式。从时间上看吸入式出现的最晚,同时也最为先进。吸入式光盘机芯的概念其实在光驱诞生之初就有了,和托盘式同一辈份,由于历史可观原因一直未能兴旺起来。近年来由于便携式光电产品的风行和人们求新心理的需求,对吸入式光盘机芯的需求越来越旺。同时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吸入式的优点得以放大而缺点得以消除和抑制。目前由日本主导着吸入式机芯的发展趋势。我国台湾也具有相当的研发实力,但基本上属于跟风日本。国内在此领域尚无建树,国内各大影碟机厂商使用的机芯全部是、、或其关系企业生产的。可喜的是笔者已经看到一款国内企业自主开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吸入式光盘机芯。
  正面辊轴吸入方式
  顾名思义,就是转动的辊轴与碟片资料面接触,通过摩擦力将碟片吸进仓,就象打印机卷纸一样。这类机芯要么夹不到,夹到一骨脑卷进去,进碟动作猛,不拖泥带水。碟片进仓之后被压到主轴马达平台上(spindle-motor turntable),所以光头部件(traverser)不动,抗震性优异,可以用于移动产品,如车载DVD和家用影碟机绝大部分采用这类机芯。此类机型的研发较早,技术相对成熟,产品性能稳定且兼容直径80mm的碟片。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性能价格比小,不兼容80mm碟片,而且容易刮伤和玷污碟面,这是致命的缺陷,只在高端市场才有相当份额。
  侧面辊轴吸入式
  辊轴通过辊压碟片侧面而将碟片吸进仓,辊轴不接触碟面,避免刮伤和玷污碟面。但碟片只有1.2mm厚,能提供的接触面积有限。所以想要得到足够的摩擦力,压力必须足够大。而压力大势必造成碟片的变形,这给光头(pick-up head)工作带来困难,甚至不能工作。这类机芯有点另类的感觉,在市面上很少见,而且机构复杂、性能不稳定、性能价格比小、不兼容80mm碟片,前途不被看好。
  类软驱吸入式
  这类机芯的进碟工作类似软驱:外力将碟片顶进二分之一强,然后吸入结构自动将碟片吞进。但出碟不需要象软驱哪样借助外力,而是自动将碟片弹出。所以弹力控制不妥碟片就成了飞碟了,这是它的明显缺点。不同上述两类机芯,这类机芯需要升降,因而抗震性不佳,还由于碟片是靠主轴马达上弹性的爪卡紧的,主轴转速受到限制(一般不能超过5000RPM)。也不兼容80mm碟片。它的一个优点和侧面辊轴吸入式一样,即碟面受到保护。它的另外一大优势是机构相对简单,而且体积小,性能价格比较大,在中高档市场占有相当份额,尤其是在notebook领域。但使用起来还是觉得有点”落后”,而且常有不吸碟现象,故而尚未在家用影碟机上使用。
  磁力吸入式
  这类机芯是国内某一企业自主开发并取得了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处于全球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机芯结构相当简单又相当精巧,集成了拖盘式和其它吸入式的优点:使用托盘实现吸碟动作,而且动作相当温柔。其内有一类似机械手的机构可以前后滑动又可以升降而光头不需要动,通过柔贴的磁力将碟片牢牢夹住并平稳拖进仓,而后轻轻放置到主轴马达平面上。80mm碟片也兼容。给使用者的感觉象ATM,所以有的厂商将之英文名译为“slot machine”。进碟时只须将碟片插到一定位置(最多二分之一碟片处),然后就自动进碟,而且插碟力量比类软驱吸入式小得多。出碟时和脱盘式无大差别,只是托盘不出仓门。由于碟片在托盘上时都有一类机械手夹着碟片,所以无论进出碟都能以任意角度进行,而这正是托盘式无法实现的。缺点是体积暂时不能足够小,在notebook领域尚难有作为。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和托盘式持平,因为结构简单;其次是性能稳定,也因为结构简单。出色的性能价格比是以上三种吸入式无法匹敌的,而吸入式共有的特点又使得托盘式相形见绌。所以它的前景被业内人士一直看好,尤其在影碟机和半高型(half hignt)光驱领域,最后希望它取代传统的托盘式机芯。

结构

  一种吸入式光驱结构,主要在一基座上安装一机芯,机芯设有一用以嵌插旋转光盘读取资料的转盘,基座上端设有对应机芯通孔的顶柱;其光盘进片定位、退片机构,主要包括:一传动装置、一滑动主体、一滑动板、一推杆、一连杆机构、一横移主体、一分离板、一激活杆及一定位杆;传动装置带动滑动主体及滑动板移动,滑动板定位槽导引推杆摆动,将光盘自动推入光驱内,由定位杆定位,使转盘准确插入光盘中心孔,旋转光盘读取资料。按压专用反转按钮,即可将光盘自动推出光驱;而且可避免将不符合规格的光盘误插入光驱,发生卡盘现象。
  主权项
  一种吸入式光驱结构,在一基座上安装一机芯,机芯设有一用以嵌插旋转光盘读取资料的转盘。
  其特征在于:该光盘进片定位机构,
  主要包括:
  1.一滑动主体,设于基座,该滑动主体可上下移动;
  2.一传动装置,设于基座,并带动滑动主体移动;
  3.一滑动板,设于该滑动主体下端;
  4.一推杆,设于基座,该滑动板带动该推杆动作;
  5.一连杆机构,设于基座上端,在光盘进片过程中抵触于光盘;
  6.一定位杆,设于基座相对滑动主体的另一侧,该定位杆定位光盘于对心位置。
编辑/发表时间:2009-03-15 02:36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