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指数

 啤酒指数

啤酒指数,是指啤酒的销量和制造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高度相关,经济较好时社会大众,特别是工人和农业的啤酒的消费量会增加;经济不景时啤酒的消费量会下降,啤酒指数是反映人性的指标之一。

低端啤酒的销量可以反应出当前经济走向。当经济繁荣的时候,低端啤酒销量上涨;反之当经济衰退的时候,低端啤酒销量下降。低收入群体,尤其蓝领工人,是低端啤酒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喜欢在工作结束后聚在一起畅饮,啤酒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但是随着整体经济态势下滑,制造业进入寒冬,蓝领工人收入下降,甚至失业,自然没有闲钱天天喝啤酒了。

啤酒指数由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在长期企业咨询和服务中发现并首次提出的。 啤酒是蓝领工人和低收入群体的晴雨表,低端啤酒销量可以反应出经济态势。“啤酒指数”几乎可以准确预测中国经济走向。

中国经济发展呈L型 ,制造业不景气,与此同时,啤酒销量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2251.6万千升,同比下滑4.3%。2003年至2013年,我国啤酒产销量呈现节节攀升态势,连续近十年位列全球首位。自2014年7月起,中国啤酒行业已经出现了连续24个月的下滑,且主要集中在低端啤酒。

啤酒气象指数最早起源于欧洲,近年来我国根据主要影响人们喝啤酒的气象因素(温度、湿度)研究出针对我国的啤酒气象指数,以便正确引导市民啤酒消费,指导啤酒商家销售。通常在寒冷干燥季节,应少喝啤酒且尽量喝些常温或稍加热啤酒;湿热天气饮用冰镇啤酒倍感舒适;而干热天气时,啤酒可作为最好的防暑降温饮品。啤酒气象指数分为5级,一般级数越高,越适合饮用啤酒。

编辑/发表时间:2019-02-08 10:24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中国气象报社  增补
贡献者:
蔡律张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