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营销

相信,正在看《指环王》的人,心绪会迅速与影片里的人物共鸣起来:他们因魔戒产生的巨大魔力而困惑与挣扎,同时却又准备或已经在历经千辛万苦,努力寻找能使自己拥有法力的宝物。这看似悖论的困境,现实生活里随处可见。

倘若说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下,开启市场的金钥匙和片中那枚戒指一样,仅仅是一种心理的寄托罢了;那么在波诡云谲的商业市场上,又哪会有什么一劳永逸的“魔戒”呢。

全球化是个筐。在这个大筐里,市场需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似乎是一切矛盾一切困惑的焦点所在。不过,不同文化的碰撞是在国际图景下生发的正常现象,摩擦在所难免,其中的关键,恰恰在于我们是否有进一步的能力,将这些矛盾冲突摩擦,顺理成章地转化成一种优秀的文化商业产品。

而解决这个问题本身的关键,则是怎样将真正民族的本土的文化元素与市场和商业的土壤有效结合,并加以传扬。在“现代行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大行销概念启发下,“国粹大行销”,成为我们激活中华国粹经济的蓝海策略。

这一策略要探询的是:诸多困惑包围之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积极而理性地融入现代经济文明,完成向优秀文化商业产品转化的产业化过程;抑或是在日益萎缩之后,默默成为博物馆里文化符号的新成员,甚或干脆消亡得无影无踪?

这绝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简单命题。毕竟,并非任意一项国粹文化都适合商业化的行销运作,如何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和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路径,才是中华国粹无可逃避的首要问题。

如今中国政府对国粹日益重视。200769,北京世纪坛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整整一个小时(原计划参观半小时),他当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

温家宝的话饱含深意。事实上,一些国粹身上的物质性表现得尤为显著,正在申报或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中,就有酒、茶、中药等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同时又自古便有商品属性的中华国粹。

“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温家宝继续对在场的人们阐述道,“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

这样的阐述不能不说是精辟。“文象”与“文脉”连成了中华国粹的体魄,同时也恰恰构成了国粹大行销的两大支撑点。

——摘自[朱敏:《国粹营销:寻找“文化魔戒” 》]

编辑/发表时间:2008-01-09 01:08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