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动中修建的最长的公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距离贯穿流动沙漠的高等级公路。
  该公路北接轮南油田公路网与连通,南与相接,全长522千米。其中流动沙漠段公路北起肖塘,南至城以东23千米的恰安,全长446 千米。
  修建沙漠公路的起因: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石油开发重点转入塔里木盆地,1984年9月在塔克拉玛干北部的轮台县与库车县之间的沙参二井发生井喷,人们惊喜交加,坚定了寻找大油田的信心。在轮南,英买力相继寻找到高产油气流,这些发现将找油者的视线转向沙漠腹地。但是,运输方式是很大的问题。1989年11月,沙漠公路建设可行性专家听证会在库尔勒市召开,1991年5月,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技术研究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论证,1994年7月12日,肖塘至塔中219公里的沙漠公路全线贯通。1994年9月,国务院决定为支援南疆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沙漠公路要南北贯通,1995年初,开始了由塔中4井至民丰227公里的沙漠公路建设,到9月6日,沙漠公路全线贯通。
  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后由17个科研单位、18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攻关,攻克了在流动沙漠中修筑上等级公路的一系列世界级难题,项目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沙漠公路路基宽10米,黑色路面为7米,它采用了强基薄面路面结构,沙基振动干压实和土工布加固沙基的施工工艺及芦苇防栏和芦苇方格防沙治沙体系。公路路面平整如镜,汽车时速一般都在100千米以上,最高可达150~180千米。
  沙漠公路的贯通对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内外游客深入大沙漠腹地,开展沙漠探险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今在沙漠公路0千米和民丰县恰安沙漠公路的终点处都建有壮观的沙漠公路彩楼,门楼旁立有宏伟的沙漠公路简介纪念碑。彩楼两侧书写着“千古梦想沙海变油田”、“今朝奇迹大漠变通途”的巨幅对联。当汽车驶入被人们称作“希望之路”和“幸福之路”的沙漠公路时, 不禁使人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沙漠公路从东北向西南纵穿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心地区,沿途依次穿越了三个风沙地貌单元。在塔里木河沿岸一带,是属于具有零星复合型沙丘链的塔里木河沿岸灌丛沙丘区,这里的沙丘都为固定或半固定的,高3~5米不等,地表有不少和树生长,在塔中路28千米和44千米等处, 公路两旁出现了大片奇形怪状,因为断水而枯死的。
  沙漠公路从肖塘开始 (塔中路76千米路标处) 正式进入流动沙漠区,由肖塘往南约50千米的范围内属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沙丘链区,这里的沙丘链垂直顺行风向,一般都呈西北--东南走向,开始沙丘成不连续的群体分布,其间夹杂着1~3米高的沙垅,向南则演变成高 5~10米的密集新月形沙丘链。沙丘链表面布满次生比高2~3米棱脊分明的峰窝状沙丘。在塔中路90千米、115千米等处仍可见有枯死的胡杨或疏落的胡杨风景林分布。
  从塔中路130千米处进入塔克拉玛干中央复合型纵向沙垅区,在这里北部较低矮的新月形沙丘链开始让位于长条形的巨大复合型纵向沙垅。该纵向沙垅顺风向作东北-西南并行排列,一般比高30米左右。丘间地还分布有1~3米的低矮沙垅。复合型纵向沙垅北端主要属穹状沙丘类型,向南则逐渐演变为复合新月形沙丘,沙且表面布满丘脊近似方形,底部深陷3~5米,甚至多达10米的蜂窝状沙丘,说明这里除顺行东北风外,风向的局部变化也很明显,因而形成了蜂窝状沙丘多条垂直风向的棱脊。这里的沙丘远看像大海中无数游动的黄龙,鳞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近观似沙海上构筑了无数的蜂巢,轮廓分明,色调明暗对比明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塔中油田位塔中路295千米处, 这里已成了一座热闹的石油小城镇。从塔中油田西南行,沙漠中逐渐可见干河床,并出现胡杨林和红柳灌丛沙丘。
  沙漠公路像一条游弋茫茫沙海的黑色长龙,顺着沙丘间低地起伏延伸,路面最大起伏可达25米,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则路面随时会被流沙吞噬。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配套完备的防护设施,全线形成阻、固、输、导、控相结合的完整的防沙体系,仅北段公路(共219千米)编扎的芦苇草方格面积就达2000万平方米,草方格外侧竖立由尼龙网、芦苇排建造的阻沙栅栏长446千米。草方格一般一米见方, 其设防根据公路两侧沙丘和风信情况而定,一般宽度变化在20~100米不等。阻沙栅栏高1.3米,厚8厘米。栅栏和草方格随沙丘起伏绵延,犹如一条千里锁链牢牢缚住了黄色巨龙,令其动弹不得,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动人心魄,也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最近又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沙漠公路沿线将利用沙漠地下水,栽种红柳、沙枣等耐旱沙生植物,并将在公路两侧营造六条绿色林带,公路披绿装的理想即将变为现实。
编辑/发表时间:2009-05-30 04:52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陈增涛吴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