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焕利

孙焕利

 
 

孙焕利,男,生于1962年,汉族,大学学历,高级讲师职称,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械专业教师,2010年7月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编辑摘要

目录

1 基本情况
2 主要荣誉
3 主要论著
4 获奖与成果
5 主要事迹

孙焕利 - 基本情况

孙焕利,男,生于1962年,汉族,大学学历,高级讲师职称,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械专业教师,教龄27年,班主任工作4年。  

孙焕利 - 主要荣誉

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孙焕利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孙焕利
1.2007年12月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  
2.2008年5月评为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手  
3.2009年5月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  
4.2009年9月评为青岛市特级教师  
5.2010年7月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1]

孙焕利 - 主要论著

1.2005年3月论文《适应社会求生存,依靠质量求发展》发表在《山东职业技术教育》上。  
2.2006年7月专著《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2006年9月论文《构建"校企"共同发展体,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获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4.2008年7月模块化系列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5.2008年9月论文《开发以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初探》发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  

孙焕利 - 获奖与成果

1.2008年12月《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课题开发研究》课题通过省级验收  
2.2009年8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课题通过省级验收  
3.2009年12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获得青岛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4.2010年7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被评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  

孙焕利 - 主要事迹

孙焕利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政治思想坚定,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学习,创新意识强,作风踏实,决策能力和业务能力强。积极探索面向市场办学模式。自1997年起,主持培训鉴定在校生、企业职工、下岗职工、校外大中专学生10000多人次。学校成为山东省"金蓝领"培训基地。主持参与学校高标准建成了设备价值达3000万元、"标准厂房"式的数控、汽修、金工、焊接、化工、电工等实训中心。积极参与与青岛高新区、中集集团、南车集团、庞巴迪公司、上海大众、上汽五菱、上海松川集团等10多家大型企业的合作。参与主持实训基地及六大车间建设规划、论证、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探索实训基地培训规律和科学模式。累计面向国办职校培训学员5000余名,培训青岛高新区职工和青岛科大学生300名。8000名高二学生的学工实践工作也陆续展开。  
带领骨干教师开发出了以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7个专业12本配套教材由高教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带领学校师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注重围绕市场需求建设专业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批省市骨干专业,形成了省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高级技师为代表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到专业教师总数的95%以上。  
担任青岛市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秘书长,为集团化办学、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做出贡献。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优质就业率80%。学校先后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山东省和青岛市教育教学示范学校。 

孙焕利 - 个人自传

1984年从天津科技大学毕业以来,本人一直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任教。先后任机械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2004年任副校长,分管学校和实训基地教学、培训、实习、就业等工作;2010年4月,担任实训基地副主任。1998年被评为高级讲师。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学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近几年我校教育教学、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办学、金蓝领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运作等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获得山东省和青岛市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教学督导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教育部部长周济、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等视察时高度赞扬学校办学成绩。本人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轻工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轻工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管理者、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特级教师等称号。[2] 
 一、注重理论学习和师德建设 
1.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投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上级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文件精神及指示。工作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决策水平不断提高。 
2.学习借鉴国内外新的职业教育管理知识和经验,更新了观念,丰富了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工作有的放矢,促进了教学和管理特色的形成。 
3.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实履行教师职责。曾担任班主任6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注重学风、班风建设,班级多次成为先进班级。本人多次成为优秀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爱戴;在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群众威信很高。 
二、改革创新教育教学 
1.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适应市场求生存、依靠质量求发展之路,提出“倾情打造金蓝领,服务现代制造业”办学理念、“四个加强”,“四个促进”的教学管理目标。经过三年努力,实现了把我校打造成青岛市职业学校工科第一品牌的发展目标。 
2.带领教学系统进行教学革新。制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教学为基础的学分制试点办法,在青岛市率先实施了以项目教学法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开发了7个专业12本配套教材,2008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新课程体系把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实训安排到实训车间进行,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就业后的岗位需求实现了“零距离接轨”。学生优质就业率在80%以上。2009年下半年,组织启动了17个技能培训工种、学工实践教材、安全操作规程等教材开发工作。 
三、贴近市场需求,建设骨干专业 
为使学校专业建设适应青岛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需要,本人倡议主持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学校对市场需求的即时反应机制,不断围绕制造业发展需要建设专业。机械、数控、焊接、模具、汽修、化工成为省市骨干专业,提高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在生源不断萎缩的形势下,学校招生逐年递增。2009年以来,适应青岛高新区建设和我市制造业发展需要,规划打造动车制造业、汽车与集装箱与造船、模具制造三大专业群,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1.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安排教师下厂锻炼、高校深造、参加实训车间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参加市、省、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国外进修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聘请了中集集团、四方机厂、中华轿车特约维修站、青机机电公司等名企的技师、工程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目前,有2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教学能手、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称号,近40人获得硕士学位,技师、高级技师107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5%以上。多名教师在近三年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2.按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原则,主持改革教学系统延续多年的传统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成立了1处6部19室。5年的运转实践证明,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教学管理队伍结构,更好地发挥了教学部、教研室和教学骨干的作用,营造起梯队式队伍结构,给年青教师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形成了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也适应了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转。 
五、成功建设实训中心和公共实训基地 
1.主持学校实训中心建设,带领骨干教师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了青岛市一流的数控、汽修实训车间,完善了金工、焊接、化工、电工、家电等实习实训车间。数控、汽修实训中心建成了集理论学习、项目学习、实训与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学习工作站”模式。为加强实践性教学和教学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配合教育局和学校做好投资2亿元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组织带领教务处、各专业部部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骨干牺牲大量业余时间完成了大部分的前期规划、论证、申报工作,赢得了教育局好评。 
3.完成了各实训车间的设备规划、招标、安装、调试、验收工作。 
4.完成了实训基地试运转、揭牌启用、五市三区7500余名学员实训、青岛高新区企业职工转岗培训、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实训工作,代表实训基地与教育局有关处室就建设全市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基地进行论证、研讨、实施。并于2009年建成青岛市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下半年完成了近8000名青岛市区高二学生学工实践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职普资源共享,促进了青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六、主持技能培训鉴定和校企合作,形成办学特色 
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推进多证制。1997年我校率先与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并被确定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利用业余时间对在校生、企业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及其他社会人员、校外大中专学生开设社会紧缺的十几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近几年共培训鉴定10000多人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教学的特色和亮点。 
2.积极组织、带领师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近几年获得30多个国家、省、市一等奖,为学校和青岛市赢得了荣誉。 
3.组织教学系统加大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力度。先后与中集集团、青岛机电公司、金华工业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上海松川、南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合作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了解了企业文化,完成了向企业人的转变,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4.担任青岛市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秘书长,集团的信息平台、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师资培训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成效。现正积极筹建就业平台等。《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 
七、积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忙于管理工作的同时,一直承担机械专业骨干课程教学任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好评,学生测评一直居各班第一名。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设计开发的原盐洗涤机获国家专利和省厅科技成果奖。主持、参与国家、省、市“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两个课题已完成省市级鉴定和评审,并获得青岛市教科研优秀成果奖。主编了教育部职成人司推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图》教材等。主持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及教材编写工作,并主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底盘检测》。 
本人近几年取得一定的成绩,得益于学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今后,我将努力学习、践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与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力争在三年之内把我校建设成全国名牌学校,为青岛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发表时间:2012-10-02 00:51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贡献者:
张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