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

  “师范”这个词在古代多由记载:南朝范晔《后汉书 赵壹传》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爷高希骥,历年滋多。”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则曰:“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意思是说司马相如下协作,便以屈原、宋玉为师范——学习的榜样。究其深义,正所谓“师范者,人之模范也”。(西汉扬雄《法言 学行》)现代“师范”一词,成为培养监视教师的学校,尽管名称不同,级别有异,意义仍是指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的,由此可见,“师范”一词的深义,古今无异。


  师范教育历史

  成立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起点,也是我国著名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北师大不仅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而且它的建设历程就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建设过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一切规程制度无不在北师大先行试点,然后在全国推广。

  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后因庚子之乱撤办。1902年1月10日清廷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下设仕学馆和师范馆。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至1908年又改设独立的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前后实际存在了7年之久。共培养学生300多人。

  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把师范教育单列系统,专门制定了初级、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办学宗旨、学科分类、课程设置、入学要求、毕业效力义务、附属学堂等。京师优级师范学堂首先照章办理,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编制了课程,引进国外现代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种自然科学,编纂了各种教材,包括一部分中学教材。这初步奠定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基础。

  中华民国建立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系列的改造:延长修业年限、扩充学科专业、建立研究所、延聘优秀教师。1922年11月教育部批准筹备北京师范大学,并于1923年正式成立。于是一所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终于在中华大地上矗起。1931年北师大又与女子师范大学(前身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学校实力明显增强。

  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师范教育经过一番曲折。除北京高师外,其他五所高师或与普通大学合并,或停办。北京高师坚持师范教育方向,积极探讨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道路,充分论述了师范教育的专业价值,为北京高师升格为北京师范大学作好了准备。但是到1927年,北洋政府竟然借口经费困难将北京9所大学合并为国立京师大学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又将北京9所国立大学及河北大学、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北洋大学等合并为北平大学。北师大与女师大师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护校运动。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1929年恢复独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师范教育。1949年底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的方案,1950年5月19日正式颁布了《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方面颁布的第一个法令性文件。《规程》全面规定了北师大的办学宗旨、教学原则、学生、教学组织、行政组织等问题,是全面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文件。1951年,教育部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大会确定:每一大行政区至少建立一所健全的师范学院,由大行政区教育部直接领导;现有的师范学院要加以整顿和巩固;现在大学中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以独立设置为原则。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并于1952年7月16日公布试行。紧接着从195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在这次调整中,高等师范教育在总体上得到了加强,辅仁大学并入北师大,北大教育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与北师大教育系合并,但北师大也受到不小的损失。不少系科被调出单独设院,如音乐系成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基础,体育系成为中央体育学院的前身,美工系扩建为艺术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归并入北大,还有不少著名的教师被调到中科院及其他高等院校。

  195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议讨论了高等师范教育的方针、任务、学校设置和发展的五年计划;讨论了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师资培训和编译教材。

  

  师范教育现状

  经过建国后五十余年励精图治,师范教育已是硕果累累。1999年至2006年,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4所;师专由110所减少到48所;中师由683所减少到199所;师范本科毕业生由5.3万增加到24.0万。

  各级各类师范学校为中小学培养、培训了数以千万计的教师。2006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43.8万人,其中小学教师558.8万、初中教师346.3万、高中教师138.7万。小学生师比下降到19.2∶1;初中生师比下降到17.4∶1;高中生师比18.1:1。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190.9万人;县镇338.2万人;农村514.7万人;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占到81.7%。

  1997年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师院校14所,专业点125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师院校37所,专业点869个。1997年高师在校研究生1.19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0.5%(中高级45.8%)、7.7%、20.4%,比上年分别提高0.1、1.1、1.1个百分点。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达到0.3%、4.6%、12.1%。农村学校具有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与城镇教师高级职务比例的差距逐步减小。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在迅速成长。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中国的师范教育支撑着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基础教育,她的改革和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费师范教育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六所师范院校分别是: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人名

  [清]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

  少即博学,下笔千言立就。年二十一,以中本省乡试第二名入都,诸先达巨公虽咸叹为国士,卒不获遇。便挑补剑川学博。后以军功保授望江县知县。时值西南用兵,军事繁剧,州郡承应,恒惧不给,而先生以闲曹受当时知,委理州事,措施裕如,且出奇策济饷,一时赖之。及莅任,察奸靖匿,务除民害;复志在整饬风俗,敦礼节,兴学校。士有长者,誉之如恐不及,岁损数百金资书院诸生,而时考其学之进退,亲为讲论辨析,勤勤不倦。并搜刻望江先辈遗文,籍风后进。城内三十年未有通籍者,至是且相继登选。惜以疾去官,未尽展其才,士民哀之。

  先生生平慷慨有大节,重然诺。自幼倜傥多能,凡有关民生国计者,莫不考求实用。尤熟于水利边防事宜,指陈古今,悉中利害。晚成《滇系》百卷,固为研究西南舆地所必不可少之书,更睠睠于表章遗逸,多足订补史乘,盖合亭林、梨洲两先生之才识为一,非徒推方志善本已也。馀诗文集尚若干卷。

编辑/发表时间:2009-06-17 16:59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李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