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

一、悲观主义的来历

剥削阶级处于危机和没落时期的一种厌世的思想。悲观主义一词,在1795年英国的科尔里奇的一封信中已经出现,而普遍通用则是在十九世纪。它是指对事业、前途抱着悲观失望和失去信心的消极态度。认为世界如幻如梦、变化无常、人生苦多而乐少,因而觉得前途渺茫,没有出路而万念俱灰,陷入悲观绝望的状态。或者精神颓废而得过且过,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企图超越现实,以求解脱或获得拯救。其代表人物如近代德国的叔本华和哈特曼。现代西方哲学存在主义者德国的海德格尔提出英雄的悲观主义。他说,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可以使自己从普通人中解放出来。法国的萨特宣称,悲观主义是唯一的道德哲学。宣扬人生毫无意义,人生只是一个永远没有下场的悲剧。悲观厌世主义反映了剥削阶级日趋没落的对前途悲观绝望的心理。

二、悲观主义的价值特征

处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人对于不同的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选择倾向性,这种选择倾向性在根本上就是不同价值类型的选择倾向性。不同的“主义”,体现了人对于不同类型事物的价值选择倾向性。
意志是人脑对于自身行为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意志的强度与自身行为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意志强度第一定律)。人的意志特性千差万别,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体现了人的两种不同的意志特性,即体现了人在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不同的决策倾向。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能力,并产生对于自身行为价值关系的不同评价,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决策倾向。由于价值等于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的代数和,因此根据所重视的是事物的正向价值还是负向价值,决策者可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
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并把最大正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敏感,对于亏损反映迟钝,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大中取大”的价值选择原则。
悲观主义者既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负向价值对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使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他认为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己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并把逃避最大负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迟钝,对于亏损反映敏感,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小中取大”的价值选择原则。
 
编辑/发表时间:2009-06-26 10:00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仇德辉王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