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周期性

 什么是情感周期性

情感的周期性是指情感的某些动力特性(如强度性、稳定性、偏好性、效能性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它象一座时钟准确地制约和控制着人的感情、欲望与情绪的变化,因而被称之为情感生物钟

情感周期性的客观动因与生理机制

  情感周期性的客观动因来自于价值关系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人体内的所有细胞和生理器官都进行周期性的运动转换和功能转换,如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呼吸的转换、体液的排泄、激素的分泌、睡眠与觉醒、体温的变化等,导致了人的价值关系的周期性变化;另一方面,任何人都生活在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环境里,人的价值关系也会受其影响而产生周期性变化。
  情感周期性的生理机制是:大脑下丘脑垂体的生物时钟与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存在着固定和暂时的神经联系,从而周期性地改变情感的某些动力特性(特别是强度性和稳定性)。反过来,如果在外部或内部因素的诱发下,人的情感发生了周期性变化,就会在大脑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与下丘脑垂体的生物时钟之间建立了某种很弱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暂时神经联系随着发生次数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得到强化,逐渐发展成为稳定的情感周期性。

情感周期性的意义

  情感的周期性使人能够产生以时间为周期性条件刺激物的情感条件反射,即形成以时间为诱因的情感动力定型,它可使大脑神经系统免除一些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情感活动,减少大脑神经系统的能量耗费与功能耗费,还可保证大脑神经系统的情感活动不受次要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情感活动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如果原有的情感周期性受到破坏,在新的情感周期性建立之前,人的情感活动的强度将会迅速增长,多余的或不重要的情感大量产生,情感与价值之间的误差大幅度提高,情感的准确性和效能性大大下降。而且情感的周期性与人的其他活动的周期性往往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情感周期性的破坏势必引起其他活动周期性的破坏,增加能量耗费,降低功能特性。

情感周期性的影响因素

  情感周期性的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

外部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的周期性不同,人的情感周期性也不同。例如,在四季气候比较分明的地区,人的情感年周期性通常比较明显,在四季气候比较含糊的地区,人的情感年周期性通常比较含糊。到国外考察或访问,可能会发生时区的变化,人的生活规律必将发生变化,人的情感日周期性也将发生微小的变化。

生活与工作程序发生变化

  人的生活与工作程序的周期性决定着人的行为、思维和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人的情感周期性。人如果从事某种作息时间经常变动的工作,如值夜班,实行三班轮换工作制等,他原有的情感日周期性将会受到破坏;人如果长期从事某种特定作息时间的工作,如天天值夜班,经过充分长的时间以后,他将逐渐建立一个新的稳定的情感日周期性;由(一周)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后,人的情感周周期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生理器官的功能发生变化

  如果某些生理器官发生病变、受到药物作用、受到物理或化学刺激后,其功能特性发生了变化,情感的周期性也将发生变化。例如,妇女的生殖系统在受到病菌感染、药物作用后,其月经周期可能会产生紊乱,她的情感月周期性也可能会发生紊乱。

精神诱导与精神刺激

  人若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和情绪紊乱,其情感周期性可能发生变化。

情感的周期性表现

  情感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情感日周期

  情感日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不同作息日程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日周期,一般人的情感在一天中的周期变化大致是:7点以前,情绪低潮;710点,情绪兴奋而且稳定;1012点,情绪兴奋但不稳定;1214点,情绪低潮;1416点,情绪兴奋而且稳定;1618点,情绪兴奋但不稳定;1820点情绪低潮;2022点,情绪兴奋而且稳定;22点以后,情绪低落。

情感周周期

  情感周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7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不同周工作规律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周周期,例如,对于工作任务繁重但家庭和睦轻松的人来说,星期一情绪低潮,星期二情绪兴奋但不稳定,星期三情绪兴奋但稳定,星期四情绪兴奋但不稳定,星期五情绪低潮,星期六情绪兴奋,星期日情绪稳定。

情感月周期

  情感月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28天左右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情感月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情绪容易兴奋但不稳定;第二阶段,情绪容易兴奋而且稳定;第三阶段,情绪容易抑制但不稳定;第四阶段,情绪容易抑制而且稳定。女性的情感月周期一般与她在生理上的月经周期相吻合,具体表现为:月经期,精神不振,困倦嗜睡,性情急躁;排卵期前,情绪趋于稳定;排卵期,情绪容易兴奋;排卵期后,情绪又趋于稳定。情感月周期可能与人的生殖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关。

情感年周期

  情感年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12个月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春天时,人的情绪容易兴奋但不稳定,心情躁动;夏季时,情绪容易兴奋而且稳定;秋季时,情绪容易抑制但不稳定;冬季时,情绪容易抑制而且稳定。情感年周期主要与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

情感寿命周期

  情感寿命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其生命的全过程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它实际上是指情感发生的时序性,或者是指情感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性,这将在下一节详细论述。情感寿命周期主要与人的生理器官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的兴衰有关。

知、情、意的周期性差异及其价值根源

  认知、情感与意志作为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分别是对人的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实践关系的主观反映。由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实践关系存在着不同的周期性,因此认知、情感和意志也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
  1、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以人为本的事实关系,内含着人的许多复杂变量,它相对于一般的事实关系具有更大的变动性和模糊性,因而具有较短的运动周期;实践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以创造为本的价值关系,内含着行为活动的许多复杂变量,它相对于一般的价值关系具有更大的变动性和模糊性,因而具有最短的运动周期。由此可见,意志的运动周期最短,情感的运动周期较长,认知的运动周期最长。
  2、价值关系是在事实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实践关系又是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最早出现的是认知活动,其次是情感活动,最后才是意志活动。
  3、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事实关系包含价值关系,价值关系又包含实践关系,认知包含最多的能力要素,情感包含较少的能力要素,意志包含最少的能力要素,因此各认知要素的高峰时间的分布范围最宽,各情感要素的高峰时间的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各意志要素的高峰时间的分布范围最为集中。

知、情、意的周期性差异的具体表现

  由于意志能力通常表现为体力水平,认知能力通常表现为智力水平,因此认知、情感与意志的周期性差异通常表现为智力、情感与体力的周期性差异,具体表现在:
  1、在日周期中,智力各要素的高峰时间分散于几乎所有时间,情感各要素的高峰时间分布于1022点之间,意志各要素的高峰时间集中于上午10点和下午17左右。
  2、在月周期中,时间长短的顺序分别是:体力的月周期为23天,情感的月周期为28天,智力的月周期为33天。
  3、在寿命周期中,高峰年龄出现的顺序分别是:体力为25岁,情感为30岁,智力为40岁;高峰年龄的分布范围是:体力各要素(如速度、力度、准确性等)的高峰年龄均分布在25岁至30岁之间,情感各要素(如强度性、稳定性、效能性、层次性等)的高峰年龄分布在17岁至50岁之间(如强度性为17岁,层次性即深刻性为35岁,稳定性为50岁),智力各要素(如记忆力、视力、听力、创造力、理解力、模糊分析力等)的高峰年龄分布在10岁至60岁之间(如记忆力为10岁,视力和听力为20岁,创造力为35岁,理解力为40岁,模糊分析力为60岁)。
  当然,每个人都会因遗传素质、社会经历、生活习惯、工作性质、身体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其认知、情感与意志的周期性和高峰年龄有所不同。

智力周期性与意志周期性

  智力周期性的生理机制是:大脑下丘脑垂体的生物时钟与大脑皮层存在着固定和暂时的神经联系,使之以时间为控制变量来周期性地改变大脑皮层的工作状态,从而周期性地改变智力的某些特征参量。反过来,如果在外部或内部因素的诱发下,人的智力发生了周期性变化,就会在大脑皮层与下丘脑垂体的生物时钟之间建立了某种很弱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暂时神经联系随着发生次数的增长而不断得到强化,逐渐发展成为稳定的智力周期性。
  意志周期性的生理机制与智力周期性的生理机制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在于:大脑下丘脑垂体的生物时钟所联系的是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

编辑/发表时间:2010-12-27 22:29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原创
贡献者:
仇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