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贩子

  摘要:

  户口贩子:中国特定时期下户籍政策的变动引发居民户籍改变的热潮,而从事一类钻政策空子提供改变户口性质服务的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兴起一股户口“农转非”的热潮,户口贩子大赚了一笔;而在2009年左右中国又兴起了一股“非转农”的风潮,户口贩子又开始跃跃欲试。

  户口贩子-农转非农

户口贩子

  以优异成绩考入名牌大学跳出“农门”的河南学子李亮,正想方设法把“户口”迁回农村老家。然而,让李亮感到意外的是,跳回“农门”比跳出“农门”还难。村里人不太愿意让已经“走出去”的人再“回来”——因为他们“回来”就得分地。李亮的境况并非“个案”,时下,在河南省济源市,就有一部分从“农门”走出去的城里人试图跳回“农门”。(据2010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诚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时一些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简直让人们无法预料,甚至是措手不及。上世纪70年代,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跳出“农门”曾经是许多农村孩子报考大学的“最大梦想”和追求动力。而今,获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的李亮却开始很是伤脑筋地盘算着如何才能把城里的户口再转回农村老家去。就连当初挖门子盗洞找人托关系花钱买了城市户口如愿成为村里人羡慕的“城里人”的李艳芳也后悔了:“早知如此,当初就没必要买城市户口了,现在农村户口一样可以在城里做买卖。”这表明,农村户口在一些地方开始吃香了。

  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与相应的社会福利分配捆绑在一起的。曾几何,拥有城市户口成为“城里人”,就可以享受国家的商品粮供应,就可以通过单位或集体分到住房,就可以由国家分配工作,就可以享有上学、医疗、社会保障等很多方面的优势……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家政策的“松动”,不少农户花钱买了城市户口。尽管当时“农转非”,要花上两三万元,但一些富裕农民都普遍认为这钱花得值,致使城市户口炙手可热,“户口贩子”也应运而生,成为一些农民变成城里人的中介,他们通过腐蚀拉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营私舞弊和骗取农民的钱财,确实大捞了一把,甚至成为暴发户。

  户口贩子-非农转农

  产生背景

  随着国家“三农”投入力度加大,户籍政策日渐宽松,农村在“医疗统筹、养老服务、低保补助、义务教育保障”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就业方面,城镇也逐步取消了对农村户口的限制和歧视,并实现了同工同酬等政策。这样,以往城镇户口的优越性不明显了。而且,城里人假如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日子就不好过。

  现在,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城里人又开始想方设法把户口再转回农村,同样是一种现实的利益吸引与争夺。把“户口”农村能分地。而目前的农村土地就是一块福利,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土地享受粮食直补政策,可以拿到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补贴,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优惠政策。 

  产生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部分从“农门”走出去的城里人试图跳回“农门”,图的是个人利益,自然也会直接带动一部分人从事相关的“配套服务”,以便从中渔利,进而催生一支新的“户口贩子”大军。目前富裕农村出现的户口回流和跳回“农门”难现象,衍生出新的“户口贩子”一族。

  户口贩子-影响

  马克思说得好,那里有利益那里就有为之奋斗的人群。历史与现实的经验都一再表明,每当一种社会资源成为稀缺品的时候,一定会迅速引得人们瞪着血红的眼睛扑将上去,趋之若鹜,并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利益攫取产业链,不择手段地从中谋得丰富利润。比如,每当节假日客运高峰时那些盘距在铁路公路客运站周围的“黄牛党”,上世纪90年代后活跃在城乡的“户口贩子”,均属此类。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部分从“农门”走出去的城里人试图跳回“农门”,图的是个人利益,自然也会直接带动一部分人从事相关的“配套服务”,以便从中渔利,进而催生一支新的“户口贩子”大军。当然,事情能够办成双方共赢,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农民兄弟的切身利益等,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贩败坏的是社会风气和农民兄弟的福气。所以说,对于目前富裕农村出现的户口回流和跳回“农门”难现象,并衍生出新的“户口贩子”一族,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切实的防范。

编辑/发表时间:2010-01-07 11:34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网络综合
贡献者:
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