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政策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之一,指政府为了影响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降低物价的上涨速度。收入政策可以采取以下形式:(1)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即由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限度,要求把工资一物价增长限制在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内。(2)对特定工资或物价进行“权威性劝说”或施加政府压力。(3)实行工资一物价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硬性冻结。(4)以税收政策对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
  收入政策,又称工资与价格控制。
  稳定通货膨胀需要时间且会造成失业,而要消除失业就要使工资的变化率下降。收入政策就是试图直接抑止工资和价格上升的这样一种政策。其做法是通过立法来管制工资和价格,或者是政府试图说服劳工领袖和资方将工资和价格的提高步伐放得更缓慢一些。收入政策如果成功将使总供给曲线下移。
  战时在很多国家都采用工资和价格控制,美国在1971-1974年间也采用过。1971年管制的目的在于使两年来对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豪无反应迹象的通货膨胀能降低。
  工资-价格冻结肯定能带来通货膨胀率的下降。那么为什么不用这种办法来彻底消除通货膨胀呢?原因就在于如果资源在经济中被有效地配置,那么工资和价格就不得不变化。反通货膨胀在抑制价格上升的平均比率的同时不应妨碍价格在资源配置中应起的作用。
  在短时期中,因工资和价格被冻结而导致的资源错误配置会比较小而且没什么成本。但如果工资和价格被冻结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劳动力和特定产品的短缺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寻求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来摆脱管制而又不至于激发通货膨胀。在经过了很多政策变化之后,美国在1971-1974年间取消了工资和价格管制(此时石油价格冲击正猛力震撼着美国经济),但仍然没有避免这一问题。
  收入政策总是很少能成功的一个原因是政府未能在同时执行紧缩性的总需求政策。收入政策旨在使供给曲线下移,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只要总需求曲线也同时下移,通货膨胀率就将下降且保持在低水平。但是如果没有在总需求曲线上的相应变化,工资和价格管制将仅仅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积累并将最终爆发。
  当正确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被采用时,工资和物价控制就可以获得成功。例如1985年以色列采用了一些政策成功地使通货膨胀率从每年百分之几百降到较低的两位数。除大规模削减预算赤字及紧缩银根外,这些政策中就包括工资和价格控制。这些控制为迅速降低通货膨胀的同时没有引起失业的大规模增加的成功做法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阿根廷采取的形式上相同的政策却失败了,究其原因在于财政政策未能保持充分的紧缩。
  收入政策发挥作用的潜力由菲利普斯曲线中预期的作用而产生。然而,旨在通过直接手段控制通货膨胀的所有尝试都会遇到困难,因为如果价格机制起作用,那么经济中的相对工资和价格就不得不变化。这样,除非在短的转变时期,这些政策不可能有效。
编辑/发表时间:2009-03-16 06:37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沈慧玲王英杰刘强吴仲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