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了十七大报告的亮点之一。

  文化软实力,其意思是指文化即一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这个短语,里面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什么是文化”?二是“什么是软实力”?三是“文化作为软实力涵盖哪些东西”?四是“若何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什么是文化?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 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但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共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①,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综上所述,现代人们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物上时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是就“狭义文化”而言的。除了上述所说的含义外,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众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含义,当然应同于“华夏文化”诸例。

  文化是一个内容很广的概念,凡宗教、语言、教育、生活方式、民俗习惯、服装、饮食等等都可以纳入文化的范畴。或者可以说,对人类的生活、劳作、创造,曾经产生过或即将产生着影响的现象,笔者认为都应当属于文化。说到底,文化就是用“文”使之“化”。所以说,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文化既是独特的,也具有普世价值。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这个国家与其他国之间,就会理解多于敌意。

  二、什么是软实力?

  约瑟夫·奈(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第一,它的文化,即对其他国家和人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第二,它的政治价值观,特别是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第三,它的外交政策,但这些外交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权威。

  约瑟夫·奈说,人们在使用软实力这一概念时,常把软实力与软实力资源或软实力载体相混淆。如果把美国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仅仅理解为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和牛仔裤,那实在是对软实力概念的误解、滥用和庸俗化。

  有人参考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的表述,将软实力集中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体现出来。

  那么我们可以把“软实力”的定义概况为,软实力是主要包括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等在内的一种精神文明力量。其概念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

  软实力具有以下特征:

  1、软实力是可以感知的潜在的隐性的力量。软实力重在一个“软”字,这种软的力量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决不可因为它的内在形式而忽视它的存在,也不能把软实力当作“软指标”而视为可有可无。

  2、软实力是一种终极竞争力,而且是居于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是核心竞争力。硬实力虽然是相当重要的,也许在一定时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那只是阶段性的作用,而不能居于核心竞争力的位置。软实力产生的效力是缓慢的、长久的,而且更具有弥漫扩散性,更决定长远的未来。

  3、软实力资源难于控制。软实力需要长期的艰苦建设,绝对不会像有些硬实力项目那样可以一蹴而就。软实力主要依靠自己独立建设,不可以模仿或依靠外援,也不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而硬实力却可以依靠外力完成,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软实力建设比硬实力更缓慢,绝对不具有速效特性。因此,软实力的建设比硬实力的建设更艰难。

  软实力可以区分为“政治软实力”与“文化实力”(当然这种分类并不严谨,因为各种实力要素是相互渗透的)。其中,政治实力是指国家运用其全部资源的操作能力,而文化实力是指可以被国家运用的文化资源。例如,在联合国的投票权是政治实力而不是文化实力,中国的功夫片是文化资源而不是政治资源。这里,政治软实力又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前者指危机预测能力和危机规避能力,后者指危机应对能力和政治公关能力。

  三、文化作为软实力涵盖哪些东西?

  文化作为软实力,应当指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这里的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或“小文化”。

  外交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吴建民撰文说,中华主流文化大体上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造了很多好东西,三是外国先进文化的精华。这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这里的中华主流文化,应当是可以体现中华软实力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就应当是国学中的精品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造了很多好东西,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外国先进文化的精华,就应当是那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影响的文艺作品。

  由是我们可以得知,文化软实力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民族精神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进而言之,企业同样有软实力和硬实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资本、技术、装备、土地等生产要素组成的硬实力,也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价值观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企业只要注入大量的资金,搬用易如反掌,而要复制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经营方式则极为困难,软实力是不能用钱置换的。过去看一个企业业绩仅仅看帐面、硬实力,而现在,更多地看企业的软实力及由此产生的凝聚力,它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具有重大的作用,是长寿企业的关键性因素。

  四、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思想观念出口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的传播有赖于信息的扩散。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能否考虑文化产品的产、供、销呢?文化产品的的产、供、销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这就为文化产品的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最主要的应当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中来打造。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离不开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更离不开文化产品的产、供、销。

  文化软实力着重表现为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这种吸引力和感染力,是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的产、供、销来实现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怀亮认为:“虽然中国加工的玩具铺满了发达国家市场,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文化形象却还是奥特曼、变形金刚、芭比娃娃、史努比,而且这种现状暂时不会改变。”他还说:“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也就是不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赵启正委员在去年两会上也说:“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这里面的“中国的思想观念”,应当通过创意表现出来。我们的文化如果只是一件收藏品,长年累月睡在箱箱柜柜里,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无从谈起。

  文化软实力是需要打造的。思想观念出口,是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好途径。

  (二)从政治实力入手。一方面,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国家的政治实力能决定在同一种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什么样的软实力,不仅决定同一文化资源产生什么样的软实力,而且还可以扩大和发展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就企业管理而言,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以下四点:

  1.理念建设。企业的理念不是可有可无的,缺乏自己理念的企业肯定是一家不成熟的企业,最起码企业最高管理层是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一家企业的理念建设是企业决策层应该负责的事情,然而企业决策层却大多将主要精力用于企业的日常运转与硬实力项目建设,往往无暇顾及这些。真正的企业理念是不能拷贝的,必须是自己独具的,只有当企业理念成为员工共享的精神成果的时候,当企业理念参与企业机制化、体制化运作的时候,当先进的企业理念与整个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的时候,企业理念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建设性力量。

  2.品牌建设。企业之间既然有竞争,就会存在企业品牌的问题。企业品牌本身不具有独立的物质实体,却能够增强企业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这品牌就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构成了企业的一种软实力。衡量企业品牌的维度主要是知名度和美誉度,应该围绕这两个维度加强品牌建设,赢得公众的认可与社会上好的口碑。企业品牌的培育,首先要突出自己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做好特色建设,突出与强化自己最强的能力,创造品牌优势;其次要提高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值,使公众看到这家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这就要对社会做出必要的品牌承诺,不断强化社会对企业的信任感;第三要强化企业的“粘性力量”,培育出品牌文化,能够使公众对企业品牌产生亲近感;第四还要加强企业公关,提高企业的人气指数,增加社会认同的力量。经营企业品牌需要整体协同,全面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方针,增强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品牌资产的最大化。

  3.形象建设。每家企业都在有意与无意中为自己勾勒出一幅自我形象,同时社会公众也会根据自己对这家企业的已有经验形成一个共识。当社会公众对这家企业形成某种固定的看法的时候,这家企业就会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社会共同印象,一般不会轻易更改。对于企业来说,当然好的印象要继续予以强化,负面印象则尽量不予产生,这就需要企业首先从形象设计与塑造开始,为社会公众准确而艺术地描绘出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包括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然后再向社会努力推介这种形象,以得到公众认可与接受;其次企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做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能够听到企业的正面声音,看到正面的形象;第三在企业推行国际化进程中,企业还要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增强自身形象的国际化感召力。

  4.文化建设。企业本身应尽快成为学习的组织,绝不能成为一个文化的荒漠,更不能是缺乏学习气氛的场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确认有关秩序与责任的制度文化,也包括企业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文化等。企业要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出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氛围。首先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有关秩序和责任的确认;其次要重视和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有文化之人才会有文化之事;第三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投入,没有投入也就不会有产出;第四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及互联网络,构筑起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网络阵地。总之,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建设一个制度文化的环境,建设一个物质文化的场所,构筑起一个精神文化家园,让企业员工自觉接受这种企业文化的养育和熏陶,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奉献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总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是一束稚嫩的小花,需要精心的关照与扶持,特别需要给它茁壮成长的营养补充。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环境,同时,各级官员千万不要赶时髦,喊在口头上,落实不在行动上;甚至连什么是文化软实力都弄不明白,那又怎么来提升它呢?
                                                                                                                              (根据据网络资料整理)

编辑/发表时间:2009-08-27 02:42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彭小兵杨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