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

  20 世纪70 年代末,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研究的经济学家发现,无法再用传统的静
态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了,许多经济发展相当,有相同的自然
资源,可以生产同样好产品的国家,他们之间的贸易却发展迅速,这是传统的静态
比较优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于是,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规
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和一些二战后出现的新现象。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提出基于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贸
易理论(简称D-S模型)。D-S模型是基于规模经济与消费多样化的冲突的。认为对
消费者来讲消费品种类越多越好,效用水平越高;对于厂商来讲,由于存在生产上
的规模经济,厂商基于资源有限和成本的考虑,会尽量想把把一种产品规模做大,
而减少消费品种类,因此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就存在这样两难冲突。如何解
决这种两难冲突,办法是使人口规模和(或)资源增加,而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正
具有这种功效。  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禀赋条件相同、同时也不存在李嘉图的技术比

较优势,但如果有规模经济,则两国也可以选择生产不同的专业,开展分工和国际贸

易。此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劣差异的

外生的比较优势,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一时间上在某个行业上规模优势所造

成的 内生比较优势。D-S模型是一个不需要外生比较利益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国际贸
易模型,克鲁格曼(Krugman,1979)运用这一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
为什么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大的现象(即林德贸易模式)。

编辑/发表时间:2006-12-31 13:41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