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体病

无形体病

  
  

  

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1994年,美国得州大学Chen等首次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J Clin Microbiol 1994, 32: 589)。后来研究发现,HGA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其症状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近日,卫生部网站公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下简称“卫生部《指南》”),提醒广大医师关注这一并不常见的传染病。
 
  · 从“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临床症状可轻可重
 
  · 教育、培训、加强媒介控制等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诞生”
 
  卫生部《指南》提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是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后来的系统发育学研究发现,应该将其单独列为无形体科、无形体属中的一新种,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1990年,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名患者在被蜱螫伤后2周发生热病死亡。在感染后期,医师观察到该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有小簇细菌。研究者开始时推测这是患者免疫细胞对革兰阳性球菌吞噬作用的结果。血涂片检查发现,该患者的症状与人埃立克体病相似——外周血单核细胞周围有细菌聚集。但是血液培养和查菲埃立克体(E. chaffeensis)特异性血清学和免疫组化检测都找不到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的病原体。随后的2年中,有13例相似病例在美国被陆续发现。
 
  直至1994年,经过DNA测序等分子水平鉴定,发现该病的病原体与查菲埃立克体不同。该病开始时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HGE),因为其致病原在形态学和血清学检测提示该病原与马埃立克体和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相似。随后,研究者提出,对立克次体科和无形体科家族做重新分类,废除了立克次体科,将埃立克体科的部分分支归作无形体科旗下,部分归作埃立克体属、无形体属和新立克次体属旗下。埃立克体属和无形体属包含了所有感染外周血细胞的蜱传播疾病病原。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部分地区及欧洲大多数国家中,有蜱类(图1)存在的地区,往往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比较高。此外,有些哺乳动物也可能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例如美国发现的白足鼠、白尾鹿,欧洲的红鹿、牛、山羊等。卫生部《指南》中提到,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关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细菌,可与中性粒细胞和粒细胞表面的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糖基化折叠蛋白结合,从而侵染粒细胞(图2),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流行病学
 
  据卫生部《指南》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还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血液等体液传播,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证实。因此,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为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疫源地居民、劳动者和旅游者等。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陪护者也有可能被感染。
 
  美国2005年的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2001-2002年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年发病率为1.4例/百万人,60~6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我国安徽省也于2006年发现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从发病率高峰月份情况看,夏季蜱活动频繁的月份(5月~10月),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
 
  根据北美和欧洲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临床研究,在685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不适(94%)、发热(92%)、肌痛(77%)、头痛(75%),少数患者还有关节痛以及胃肠道(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呼吸道(咳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肝脏和神经系统的症状等,6%的患者有皮疹。在329例患者的实验室化验结果中,血小板降低(71%)、白细胞减少(49%)、贫血(37%)和肝脏转氨酶水平升高(71%)等较为常见。卫生部《指南》还提到,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在一些蜱分布的地区中,有症状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从自愈性发热至死亡均有报告。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有症状患者都需要住院接受治疗,约5%~7% 的患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室。病情严重与患者年龄较大、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淋巴细胞计数较低、贫血、白细胞计数低或存在免疫抑制等相关。卫生部《指南》也提到,老年患者以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该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推荐预防措施
 
  卫生部《指南》提倡公众和医务人员落实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公众教育、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控制媒介传播与宿主动物(即蜱、鼠等)和妥善管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
 
  《指南》指出,因为蜱叮咬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教育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避免被蜱叮咬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少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这些地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例如穿紧口长袖衣和涂抹避蚊胺(DEET)。同时提醒公众,一旦出现上述疑似体征,应主动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
 
  《指南》还要求各地开展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等。为了配合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等的工作需要,卫生部网站上还提供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试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专题调查方案(试行)》。
 
  治疗方法
 
  (一)病原治疗.
 
  1. 四环素类抗生素
 
  (1)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成人口服:0.1g/次, 1日2次, 必要时首剂可加倍.8岁以上儿童常用量:首剂4mg/kg;之后,每次2mg/kg, 1日2次.一般病例口服即可,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给药.
 
  (2)四环素.口服:成人常用量为0.25-0.5g/次,每6小时1次;8岁以上儿童常用量为一日25-50 mg/kg,分4次服用.静脉滴注:成人一日1-1.5g,分2-3次给药;8岁以上儿童为一日10-20 mg/kg,分2次给药,每日剂量不超过1g.住院患者主张静脉给药.四环素毒副作用较多,孕妇和儿童慎用.
 
  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疗程不少于7天.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3天,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完全改善.早期使用强力霉素或四环素等药物,一般可在24-48小时内退热.因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尚缺乏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可对疑似病例进行经验性治疗,一般用药3-4天仍不见效者,可考虑排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
 
  2.利福平:儿童,对强力霉素过敏或不宜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者,选用利福平.成人450-600mg,儿童10 mg/kg,每日一次口服.
 
  3.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
 
  磺胺类药有促进病原体繁殖作用,应禁用.
 
  (二)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对病情较重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体弱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胃肠营养,新鲜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以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三)对症支持治疗.
 
  1. 对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
 
  2. 对有明显出血者,可输血小板,血浆.
 
  3. 对合并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可早期使用肝素.
 
  4. 对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5. 对少尿患者,应碱化尿液,注意监测血压和血容量变化.对足量补液后仍少尿者,可用利尿剂.如出现急性肾衰时,可进行相应处理.
 
  6. 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可用强心药,利尿剂控制心衰.
 
  7. 应慎用激素.国外有文献报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增强疾病的传染性,故应慎用.对中毒症状明显的重症患者,在使用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
 
  (四)隔离及防护.
 
  对于一般病例,按照虫媒传染病进行常规防护.在治疗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病人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做好病人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
编辑/发表时间:2010-09-08 11:24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百科
贡献者:
于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