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利益理论

广义上的比较利益理论主要包括: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这两种学说都是运用了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做出了解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有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最小比较利益产品,则该国就能在贸易中获利。即使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广义上的比较利益理论主要包括: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这两种学说都是运用了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做出了解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有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最小比较利益产品,则该国就能在贸易中获利。即使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比较利益理论 - 基本内容

比较利益理论相关图书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比较利益理论 - 局限性

(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简单、苛刻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把复杂、多变的经济抽象为静态、凝固的状态;

(2)该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全面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比较利益理论 - 现代说明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是以边际分析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等分析工具的一般均衡分析,以此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及利益。以上述经济学工具对比较利益学说进行图解,把语言表述变为几何图形,使理论表述更为形象、精炼和直观。这种均衡分析方法和工具,对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也同样适用。

比较利益理论 - 比较成本

 

比较利益理论比较成本

1.比较成本说的产生
比较成本说是对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

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与斯密相隔大约三四十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 。1815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谷物法》,导致粮价上涨 、地租猛增 ,严重地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废止《谷物法》、实行谷物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大卫·李嘉图在这场斗争中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1817年出版的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2.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所谓比较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比率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比率的比较。大卫·李嘉图以比较成本为基础,阐述了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他以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成本。其基本原则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根据这一原则,各国集中生产和出口比较成本低的产品,可以增加产品数量,节约劳动成本,形成互惠互利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利;即使最先进和最落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李嘉图举例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些 ,不过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20%,而制鞋时则强三分之一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弱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双方都有利吗。”他也采用了由个人推及国家的方法,认为国家之间也应如此。他还举了个已经成为经典的例子,假定英、葡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其成本如下表:
英、葡两国分工

国 别 呢绒(1单位) 酒(1单位)
葡萄牙 90天 80天
英 国 100天 120天

  

 

该表说明 ,葡萄牙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劳动时间90天 ,生产1单位酒需要劳动时间80天;而英国生产上述产品则分别需要100天和120天。

按斯密的理论,在以上的情况下,英、葡两国之间不会发生贸易,因为英国两种产品劳动成本都绝对高于葡萄牙,英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对方。但是,经过李嘉图的分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仍能进行对双方都有利的贸易。可见,葡萄牙两种产品成本都比英国低,但两相比较,酒的成本最低,优势最大,所以应该分工生产酒,以酒交换英国的呢绒有利;相反,英国生产这两种产品成本均高,分别为1.1和1.5(上述成本比率的倒数)即都处于劣势,但两相比较,呢绒成本高得少些,所以应分工生产呢绒,以呢绒交换葡萄牙的酒有利。上述即为“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分工和贸易原则。

 

比较利益理论社会无差异曲线

李嘉图进一步解释说,对葡萄牙来说 ,与其用90天生产1单位呢绒,不如用80 天生产1 单位酒去交换英国的1单位呢绒,因为这样它能节约10天劳动时间 ;如把这10天也用来生产酒 ,一定得到更多的酒;而对英国来说,与其用120天劳动时间去生产1单位酒,还不如用100 天劳动时间生产1 单位呢绒去交换葡萄牙的1 单位酒,这样可节省劳动时间20天 ,如把这20天用于生产呢绒 ,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呢绒。这样,英国分工生产呢绒,即把生产酒的劳动时间也用来生产呢绒,共生产2.2单位;葡萄牙分工生产酒,共生产2.125单位。可见,产品总量比分工前增加了,呢绒增加0.2 单位,酒增加0.125单位。

假定单位呢绒与单位酒在两国间进行交换 ,交换后 ,英国得到1.1单位呢绒和1.1单位酒 ;葡萄牙得到1.1单位呢绒和1.025 单位的酒 。两国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比分工前的消费量增加了 。可见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分工和交换,对两国都是有利的。
3.比较成本说简评

比较成本理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其科学性的一面突出表现在该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的思想。它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或低的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的思想参加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这就为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做了理论上的证明。这种思想是现代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它具有普遍意义,在其他问题上也是可利用、可借鉴的。正因为如此 ,虽然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比较成本说至今仍然是世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方法论上的缺陷,即以静态的短期的观点分析问题,缺乏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它所反映的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利益,为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服务。

 

比较利益理论 - 要素禀赋

 

比较利益理论模型

1.要素禀赋说的产生
要素禀赋说主要是由现代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创立的。俄林批判地继承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提出了要素禀赋说。俄林认为 ,李嘉图只用劳动支出 这一因素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是片面的,在生产活动中,除了劳动起作用外,还有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各国产品成本的不同 ,必须同时考虑到各个生产要素 。为此,他向英国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挑战。他在1933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贸易学说,标志着要素禀赋说的诞生。俄林早期师承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而深受启发,故他的要素禀赋说也被称为赫--俄模式。该模式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模式并列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基本模式。

2.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 ,包括劳动力 、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如果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丰裕;反之,如果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小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高于别国 同种要素的价格 ,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希缺。俄林以要素禀赋代替大卫·李嘉图的劳动成本,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俄林认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由此,俄林得出结论 :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 ,因而应出口的产品,是他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一国的比较劣势产品,因而应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比如,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要素禀赋说简评
 

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说是在批判地继承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相对于比较成本说而言,它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各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了,认识到了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是要素禀赋说所讲的要素,主要着眼于量的问题,而忽略了同种要素的质的差异,这是明显的不足。正是由于这一不足,所以用该理论解释国际贸易时,有很多现象它无法解释。

上述是主张自由贸易的三种基本理论,其中尤以比较成本说为核心。它们虽然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至今仍不失为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在当代,虽然国际贸易学派林立,看法各异,但都还离不开比较利益这一最基本的原则。比较成本说至今仍然是主张自由贸易政策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编辑/发表时间:2011-05-02 17:17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贡献者:
陈忠张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