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老子的帮助》语录

         1.   王蒙语录——“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一句,有点旁观的超脱,有点恬淡,令人想起程颢的诗《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位近千年前的儒家学者大程,此诗除豪雄云云可能为老子所不取外,其余的话与老子的学说完全一致。我甚至觉得他的“万物静观皆自得”之名句,当出自“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而富贵如何、贫贱如何,也不无宠辱无惊之意。(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8-59页,陈嘉珉辑)

2.   王蒙语录(第三十九章 天得一以清)——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地得一以,神得一以,谷得一以,万物得一以,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地无以宁,将恐发(废);神无以灵,将恐;谷无以盈,将恐;万物无以生,将恐;侯王无以贵高,将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大道的特点是它的唯一性、统一性、完整性、一元化,所以大道即一。)自古以来,得到了这个伟大的一的主体当中,如果天得到了这个一,天就清晰明朗了。地得到了这个一,地就平安稳定了。众神得到了这个一,众神就灵验了。山谷、谷地得到了这个一,就充盈丰满了。万物得到这个一,就有了自身的存在与形成了。侯王得到了这个一,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标杆了。这样说下去,也就意味着:如果天不能长久地保持清明,恐怕早晚会断裂。如果地不能够保持安稳,恐怕早晚要崩塌闹地震。谷地如果不能保持充盈饱满,早晚会枯竭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机,恐怕早晚会陷于灭绝。侯王如果不能保持一定之规,或侯王如果不能成为标杆成为榜样了,恐怕早晚要败亡。所以富贵是以低贱为基本的,高尚是以卑下为基本的。所以越是高贵的侯王,越是要谦称自己为孤、寡、不善,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所以说最高的、最完满的名誉是名誉的消失。所以说,一方面并不想做细雅的美玉,同时也不必是粗硬的硌人的石头。

这一章,老子又进一步地研究、表述、描绘道的另一个特质,为道作了新的命名:一。一方面老子反对任意命名,一方面老子又不停地为道命名,不停命名则不拘于一名,他是在启动你自身的了悟与探索,而不是给你下定义。一就是唯一,不二法门,统一、整体、整合、同一,一元化、根本的根本、本质的本质、永恒的永恒。有了一,才有至上性,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大道,而是各说各的,各运转各的,就会有比照争拗、多元无序、竞争消长,那还有什么至高无上,还有什么一元化的观念与操作,还有什么中国式的本质主义、概念崇拜、大决定小的推理、演绎法?同时按照民间的说法,一就是无极,又是太极,又是两仪(乾坤、阴阳或男女)、三才(天地人或三垣,后者是讲星象)、四象(四季春夏秋冬或四方东西南北)、八卦(乾、坤、震、艮、离、坎、兑、巽),万物万象的总根源、总概括、总归宿。九九八十一,乘法口诀里的这样一个算式9×9=81,来到了中国民间,叫做九九归一,成为一切归于一的证明。九是最大的数字,但是九个九的结果是归于一,请看一是多么厉害。中国式的数不但是数学数字概念,而且是命运哲学神学概念。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九九归一。一的一切,一切的一。

中国的构词就是伟大,尼克松就赞美过中文中的“危机”一词,既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会。同样“一切”这个词也是伟大的,它是一,也是切,是单一,更是全部。这是非常中国式的世界观,它想象,它相信,世界不论是多么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最后都能概括到一起的,世界具有统一性与整体性、可整合性。世界有统一性,这是现代人也相信的观点。外层空间取来的物质样品,与地球上的物质并无区别。但是比起多来说,中国人更崇拜的是一。现象是多的,而本质只有一个。假象是多的,但真理只有一个。万物是多的,大道只有一个。群雄争霸的时候是多的,最后,仍然要归于一位真命天子。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抓住一,再发展、衍生到多。比如牛是一,是本质,然后牛奶、牛肉、牛皮、牛毛、牛头、牛尾……势如破竹。道是本质、道路、道德、道理、道器、道术、道门、道心、道道儿以及天道、大道、正道、古道、茶道、柔道(此二者来自日语构词)、旁门左道、邪魔外道……花样无穷。而如果以德作那个一呢,那么大德、玄德、无德、缺德、失德、恩德、口德、酒德、品德、妇德……也是一生发一大片。那么,既然一切的一切可以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本质本源,可以找到一个又一个的一,最后,所有的一当中又怎么能不统一到一个最高的一、最大的一、最久的一、最根本的一上来呢?老子把它们统一起来,最最高峰化起来,就是大道,就是道。

那么这个一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第一,可以说是淘汰法、减法,就如同争冠军一样,国人前贤一直寻找一个能够包括另一个、即吃进另一个的概念,例如土地就吃进了农田的概念,土地的含义比农田大,包括了农田,土地的概念在比赛中胜出,进入了可能是十六分之一的决赛。而地的概念又吃进了土地的概念,地里包括了土地、山岭、江海、冰河、沙漠等,地进入了八分之一的决赛。那么宇宙的概念又可以吃进地去,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和宇宙在一起的还有上帝或者神灵,还有物质与观念或者精神……对于老子来说,概念冠军赛的最后优胜者是道。道可以吃进宇宙、天地、物质、精神、真理、仁、上帝、造物主……道才是至上的与无限大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无限地相加,既然农田加江海加荒野加山岭加南北极等于地,既然地加天等于天地,既然天地再加天地之外的天地即无限个银河系等于空间,既然空间加时间等于宇宙,那么最后世界的一切加一切再加到无限大,就是无所不包的道了。啊,道是多么伟大!

中国人的许多成语也反映了这种寻一情绪,寻一情结,寻一倾向,颂一传统。比如:始终如一、一如既往、一言以蔽之、一往情深、一心一意、一脉相承、一语中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一往直前、一言而为天下法……这些都有极正面的意思。同时,也有一手遮天、一意孤行等成语,说明中国人对于一的过分夸大与强调所可能带来的毛病,并不是没有感觉。至于另外一批成语熟语:二心、三心二意、二重人格、两面三刀、两面派,则不是什么好话了。

把道称为一,是对道的最高礼赞,其强调与崇拜程度,超过了玄德、谷神、若水、玄牝、惚恍、虚静、冲等的其他名号。一的特点在于不二性。湖南有个景点,从凤凰到张家界的路上,叫做“不二门”,这也是寻一情怀的表现。得了一,就什么都有了;失了这个一,就什么都没了。这是唯一的意义的两个方面。这是同义反复吗?其实老子一书中同义反复的构词造句并不算少。同义在反复中深化与玄妙化,这是修辞学,不是逻辑学。解者不必另辟蹊径,挖空心思,巧作奇解。所以这个一就是一个值得崇拜的同时具有哲学内涵宗教情怀的概念。我说过这个一是中国某些人的上帝,后遭到质疑。其实我说的中国人的上帝当然不是基督教的或佛教的上帝,而恰恰是中国式的语言崇拜、概念崇拜、本质崇拜、大道崇拜。上帝说可能显得突兀,然而我仍然坚持这个说法。《老子》在中国确实发展成了宗教,说是分离出一种宗教也可。而认为中国人太奇特,关于中国人太缺少终极关怀、缺少宗教情怀的说法,并非完全有根据,其实中国人只是没有把终极崇拜引向人格神神格人就是了。

按照国人的思路,有一个一,得一个一,就是有了主心骨,就是有了依托和根据,就是抱元守一,不移不裂不二。就是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不变应万变,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石涛的一画理论,不论怎么样与老子学说拉开距离,其实仍然摆脱不了老子的这个对于一的崇拜。至于高以下为基础,贵以贱为根本,这是对于一的困惑的一个回答的尝试。不是一吗?为什么社会上有贵贱与高下之分别分化呢?老子提倡一,崇拜一,却又必须面对贵与贱的分离。老子在谈到一的时候,不能不涉及这个贵贱高下的麻烦。这与社会的金字塔结构与形象有关,这也是一种民本思想的早期形态。其实不仅中国,也不仅老子,这样一种眼睛向下的姿态是容易成为社会的共识的。尤其是金字塔尖顶上的人物,越是地位高,越要强调取得基本基础低贱大众们的支持的必要性,越要时刻不忘向低贱者们致敬致意、表示亲善。中国的传统说法,就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还有国以民为本。对于贱与下,谁也不能大意。老子乃不厌其烦地论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然而,人们并不因之往“本”上奔,往“基”上靠。正如手机段子上所调侃的:人们都知道大众的伟大,却常常不想做基础基本的大众一员;都知道高处不胜寒,却常常向上攀登得十分辛苦。这是现实对于老子的贱本下基说的刺伤与嘲弄。所以历史上,定于一的过程从未中断,农民起义的天有二日的造反也从不中断。

唉,贫贱者羡慕富贵,富贵者可千万不要忘记向贫贱者示好!如果闹得贫富贵贱的差别太大了,关系太紧张了,逼得贫贱者铤而走险了,就变成贫贱者仇视富贵,变成革命造反颠覆内战内乱,也就没了一,乱局就出现了。基尼指数即贫富差距的指数是不可忽略的呀。谈着谈着一与贵贱高下,为什么跑到侯王身上了呢?很简单,探讨一的结果,发展到国家政治上,就是一对于一切亦即君王对于臣民与资源的唯一合法统治。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的:一的一切与一切的一,亦即一,面对着一切,有权力也有责任。一切,面对着一,有服从的义务,也有判断与评价的可能。同时,老子的时代,侯王们还在继续他们的残酷的淘汰赛,累积扩张或者减少割让他们的权力和资源,比赛还在进行中,比赛的结果也可能是地裂神失谷竭。老子担心这种非一的局面的无休无止。而在这种淘汰赛中起相当的乃至决定性作用的正是贱的一方、下的一方的人心向背、选择与取舍。还有许多其他的不确定因素。侯王云云,成为那个一,谈何容易!

老子认为,最高的主导,最高的一是道,道是唯一。你即使成了人间的皇帝,如秦始皇那样,成为祖龙、始皇、人间的唯一了,你还要接受大道的监督与裁判。老百姓可能称颂你的奉天承运、皇恩浩荡,承认你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无可讳言的是,也有另外的可能,老百姓们不止一次地有过以替天行道的名义,以讨伐无道昏君的名义,扯旗造反,再次掀起淘汰赛冠军赛的纪录。老子对于一的论述与赞美,承认了封建专制也限制了封建专制的任意性与合法性,老子的道——一的形而上的性质,使之不可能等同于一个形而下的寡头的统治。这也是很有趣的。至于“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的说法放在这里稍嫌突兀,可能是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住老子的思路;也可能是进一步讨论一的问题,与上文关于贵贱、关于上下、关于侯王的谦称联系起来,老子一面在强调一,强调对于一的把握与崇拜,一面必须面对贵与贱、上与下、侯王与百姓、琭琭之玉与珞珞之石的分化。非玉非石,老子也在考虑中庸之道的选择吗?(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7-151页,陈嘉珉辑)

3.   王蒙语录——其实基督教也有特定的婴儿崇拜婴儿即刚刚诞生的耶稣——圣子,圣母玛丽亚与圣子纯洁光辉的形象经常会出现在教堂的油画与雕塑里。(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1页,陈嘉珉辑)

4.   王蒙语录——不应该有光环的圣人,结果一不小心有了一点点光辉,必然有人受不了。你已经伤害了旁人,你已经引起了厌烦至少是嫉妒了。不是吗?同样是:孰能无过,孰能免祸?因此,儒与道就都更加主张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1页,陈嘉珉辑)

5.   王蒙语录——怎么样才能做到原道旨主义回到最初、回到起点、回到本源上去呢?老子提出的办法是闭目塞聪,杜绝有害信息,近于实行软性的(不像佛教那样严格的)闭关修炼。这也很有趣。在中国,这样的修道方法可不仅是道家。各种教派都有这种面壁而坐、闭关苦修的大同小异的方法,叫做心斋要让心灵与感官斋戒;叫做闭门思过;叫做打坐或者气功;叫做一心修炼,乃至灵魂出窍这是一种相当惊人的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方式。当然,对于老子来说,认识自身所具有的道性比认识世界更重要。周恩来的诗中有“面壁十年图破壁”句。面壁十年,是修炼的功夫,代表的是精心钻研、苦心孤诣、寻求真理而且达到了极致。弘一法师(李叔同)也修炼过十分辛苦的“塞其兑,闭其门”的苦功。释迦牟尼练习过面壁,似乎收效不大,但达摩的面壁就十分脍炙人口。达摩老祖的说法是“外止诸缘,内心无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相传他曾面壁十年,鸟儿甚至在他的肩上筑了巢,他对面的石壁上印上了他的形象,栩栩如生,连衣褶都看得出来。至今全国有不止一处佛教寺庙区域,有达摩面壁的洞穴供信众参观。中国有苦练内功的传统。中国式的以人为本,有时达到了将世界视为次要视为从属的地步,以为只要自己的心性、良知、良能、呼吸、导引、“一口气”(俗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修炼好了,世界上什么难题都不在话下。如果练的是武功,做到了塞兑闭门的功夫,定能无敌于天下。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也讲到了外界影响的逆向性与坚定不移守护内心的必要性(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1-202页,陈嘉珉辑)

6.   王蒙语录——我去过一些东南亚国家,他们那里也有严重的贪腐问题,但百姓的反应并不十分强烈,原因是他们的其政闷闷,绝不察察。他们执政的调子本来就不高,社会期待的标准也不高。(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3页,陈嘉珉辑)

7.   王蒙语录——正化为奇、奇化为正的思想精彩。大清王朝自以为是正统,称孙中山等为乱党,后来民国成了正统,袁世凯、张勋等才是妖孽。蒋介石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为“匪”,而我们也曾称蒋为匪帮。斯大林曾称南斯拉夫铁托为叛徒、机会主义,我们后来又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为修正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后来又一阵风吹了,后来苏联垮台了……。(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4页,陈嘉珉辑)

8.   王蒙语录——认定是绝对真理的人常常掌握不住绝对真理,而认识到真理的相对性的人,却稍稍接近了一下绝对真理。这个说法是深刻而且悲哀的。因为它有一种危险,颠覆一切判断、价值、造成世界末日式的混乱与崩溃。(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4页,陈嘉珉辑)

9.   王蒙语录——用有限的文字语言讲说无限的大道,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用“可道”来讲说常道,包括著述《道德经》,这本身就包含着自相矛盾的契机。这里有一个语言的陷阱:真理一经语言文字的表述,就变成了有空子可钻的东西,就变成了用语言文字不难宣称驳倒至少是不难煞有介事、振振有词地予以驳斥的东西了。用语言驳斥语言,是天下最轻松的游戏。任何一种语言,说到东就漏掉了西,说到冷就漏掉了热,用语言与语言抬杠,这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遇到成心抬杠、成心找别扭的人,一加二等于三也可能被此人驳倒。所以禅要讲“不可说,不可说”,孔夫子也要讲“述而不作”。老子做了,他已经不知不善了啊。(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5页,陈嘉珉辑)

10.  王蒙语录——就一个掌权者来说,没有不提倡直言而提倡曲意奉承者的,然而翻开历史,到处是直言者们的血迹斑斑与阿谀奉承者们的飞黄腾达。说不定正是老子看到了上述的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例才提醒方正的人注意不割——不割伤旁人,清廉者要注意不刿——不刺痛什么人,直言者不肆——别忘记了分寸。(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5页,陈嘉珉辑)

11.  王蒙语录——中国人至今的储蓄率高于欧美也高于日本,高于中东国家也高于印度和东南亚,这是我们的一个文化特点与优势,当然也有不足。这与中国的政治缺少多元制衡的观念有关。没有多元制衡,就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有时间纵轴上的平衡。为了防止纵轴上的大摇摆,就必须提倡留有余地,毋为己甚,要吝惜自己的出招,要吝惜自己的付出,不能动辄搞它个声嘶力竭、倾巢出动、心劳日拙、鱼死网破,而要争取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7-228页,陈嘉珉辑)

12.  王蒙语录——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大道是讲究返回的,你不懂得,不懂得节俭积蓄,你就会受到大道的惩罚。整人者人恒整之,害人者人恒害之,骗人者人恒骗之,诬陷人者人恒陷之。(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8页,陈嘉珉辑)

13.  王蒙语录——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整个《老子》中最奇突、最有光泽、最迷人、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千古名句。有这样一句话,其立言之功已经永垂青史。这是思想与语言的杰作,这是智慧与经验的光彩,这是出人意料的闪电惊雷,这是超常的令人一跳三尺高的命题!……我要说,少年时代,我就是看到了这一句话,产生了我对《老子》的兴趣与折服,使我觉得一部《老子》令人终生受用不尽!(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0页,陈嘉珉辑)

14.  王蒙语录——越是大国越要谦卑礼让低调,要处在下位,成为天下的阴户,才能起到汇聚天下、合作天下、交融天下、集拢天下的作用。这里老子通过雌雄性器官的交媾功能体会到雌性器官的居下而更上乘、柔软而更坚强、静候而更长久、被动而更主动的深刻哲理,与老子一贯提倡的知其难守其雌的主张一致。(老子的时代那么推崇雌、阴、牝,毫不避讳,毫不扭捏,不知后世为何吃错了药,竟那么歧视女阴,乃至视为不洁不祥不正的凶物秽物。)(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6页,陈嘉珉辑)

15.  王蒙语录——中国是最最重视计谋的国家之一,你读《东周列国志》,老子的时代正是计谋大盛的时代,所谓三十六计,所谓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所谓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顺手牵羊、调虎离山、隔岸观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上屋抽梯、偷梁换柱、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已经普及为今天的全民文化。不仅在备战、外交等大事情上,甚至于报批、立项、申办、经商、求职、求学、购物、交友、爱情、亲情、对上、对下、对老师……一直到说话聊天点菜查询什么事,无不计谋连连,有时不免令人感到诚信与实话的稀罕与珍贵。这是我国社会风气上存在的历史残余问题之一。呜呼老子,奈何奈何!(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49页,陈嘉珉辑)

16.  王蒙语录——用言语表述大道,常常碰到按下葫芦起了瓢,说了A就漏掉B,说了B又漏掉C并且冲淡了A,而ABC全讲说了,读者反而不知所云,或反而觉得你是在说废话,说套话,说全面而无趣的空话等的麻烦(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55页,陈嘉珉辑)

17.  王蒙语录——人常有侥幸心理,你中头彩的可能性只有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照样有那么多傻小子去买彩票。你赌博取胜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照样有许多人醉心赌博。撞大运的人们啊,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清醒一下呢?(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4页,陈嘉珉辑)

18.  王蒙语录——有些个学问,越是急于应用,越会显得一文不值。五四时期的先锋们,对于中国经典的极端绝望与厌弃,正是由于他们急于以经典救国图存的缘故(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72页,陈嘉珉辑)

19.  王蒙语录——于是,老子反过来奉劝那些生之甚厚、享受得登峰造极的人,其实不如听其自然,过一种更自然更朴素的生活,才是更健康。这使我想20世纪80年代与周谷城的一次谈话。他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我问他养生之道。他回答说,我的养生之道可能别人不容易接受,就是说,我的养生的关键就在于“不养生”三个字。妙哉,周老庶几达到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的境界喽。(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86页,陈嘉珉辑)

20.  王蒙语录——老子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坚强是死的特征,而柔弱是活物的特征(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89页,陈嘉珉辑)

21.  王蒙语录——正言若反,还因为老子观棋多看了几步。你看到了满,他看到了满则溢。你看到了盈,他看到了盈则亏。你看到了祸,他看到福所伏。你看到了福,他看到了祸所倚。(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96页,陈嘉珉辑)

22.  王蒙语录——也许人类再发展一段,再闹腾一段,再愚蠢一段,再糟蹋一段地球生命与人自身,会更多接受老子的这种乌托邦?我则设想,老子的思想是伟大的,是一种清醒剂。同时人类的发展还会向着高科技、高生产率、高消费、高度紧张的状态走去,越全面高涨,越会觉出老子的伟大;而老子越伟大,他的乌托邦也就越发难以变成现实。(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01页,陈嘉珉辑)

23.  王蒙语录——至少,我有一个发现,越是大人物,朋友越少。大人物的目标太大,作用太大,目的性目标性太强,太有为(二声,指作为)又太有为(四声,指原因)。他与别人来往,别人与他往来,都有自己的所图,他能不多多少少羡慕一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与交际方式吗?交友,是小人物的专利。但是小人物中也不乏借交友以营私者。我还发现,越是发达国家,人际关系反而没有那么发达强化。他们更习惯的是有事在一起,没有事各自分开,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可能与他们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传统有关,可能与他们的隐私观念有关,也可能与他们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小得多有关。(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02页,陈嘉珉辑)

24.  王蒙语录——减少人际往来还有一个作用,客观上增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越是耽于人际往来,越会轻视忽略大自然的存在。旧中国有谚云:“万事不如牌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忙于与另外三个人斗牌的人,连月亮都看不见。(王蒙《老子的帮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03页,陈嘉珉辑)

—END—

编辑/发表时间:2013-10-06 19:46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贡献者:
陈嘉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