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人口集聚的意见

  为积极实施中心镇人口集聚三年计划,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中心镇城市化进程,加快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化中小城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积极创新有利于中心镇人口集聚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转移,中心镇辖区人口向建成区转移,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实现中心镇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同步推进,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步推进。

  二、总体目标

  争取到2012年末,省级中心镇镇域人口平均达到8万人以上,镇区人口平均达到4.5万人以上,城镇化率平均达到55%以上;市级中心镇镇域人口平均达到5.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城镇化率平均达到45%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农村宅基地换住房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采取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内置换、享受购买经济适用房政策、作价领取货币补贴自行到城镇购买商品房等多种置换方式,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鼓励农民进中心镇居住落户。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可易地优惠购房,与中心镇居民享受现行同等待遇。

  (二)积极解决外来从业人员住房问题。采取集中居住模式,加快中心镇农民公寓建设、中心镇廉租住房建设。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发建设一批小面积、低租价、低售价农民工公寓,吸引和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购房落户。允许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适度建造本企业职工宿舍,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和就业成本高的问题。

  (三)推动欠发达山区农民跨区域转移。推动欠发达地区下山农民向中心镇集聚,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鼓励欠发达山区农民下山移民到中心镇,对整村搬迁的要采取优惠政策,把异地移民小区建设纳入中心镇建设规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和扶持资金,使困难群众也能移民下山。

  (四)加快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心镇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快城镇新型社区建设,为农村居民向中心镇集聚创造条件。建成区内要加快撤村建居改造步伐,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城镇新型社区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中心镇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新型社区。规划区外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土地整理和中心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引导农村居民集中居住。

  (五)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继续加快中心镇“一路、二厂、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设施投入,促进中心镇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中心镇对人口集聚的承载力和辐射力。

  (六)稳妥推进中心镇行政区划调整。对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中心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中心镇与周边乡镇的区划调整和撤并步伐,把一些地缘相近、产业类同、人文相亲的区域,调整纳入到现有中心镇,扩大镇辖区范围,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扩大中心镇建成区范围,加快周边人口向中心镇区集聚,尽快形成中小城市发展格局。

  四、政策措施

  (一)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在中心镇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本地农民,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居民户口,在就学、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权利和义务。

  (二)放宽外来人员落户条件。凡在中心镇投资兴办实业和公益事业,或拥有合法产权房屋并实际居住的外来人员,允许本人、配偶及其直系亲属在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凡在中心镇从业一年以上并有稳定生活来源,按规定交纳各种社会保险的租住外来人员,准予其本人、配偶、父母、子女登记为居民户口。凡来中心镇工作的博士、硕士、大中专毕业生,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已在中心镇应聘就业的,即允许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在中心镇落户。

  (三)保障落户农民享受原有部分权益。对在中心镇落户的农村居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并鼓励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享受原所在村的村级集体资产权益及承担相应义务。在转为城镇居民之日起,按有关政策在一定过渡期内继续享受农村居民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四)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政策。取消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性就业政策,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政策。加强对新生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者培训体系。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价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

  (五)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对已落户中心镇的居民(或农民),允许其自主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的中心镇职工继续依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落实,灵活就业创业人员可根据本人意愿,允许其按规定在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自主选择其他医疗保险方式。

  (六)保障落户人员接受平等教育。对已在中心镇落户的人员,即享有中心镇居民同等的接受教育权利,其子女按相关规定在辖区内各类学校就近就读,各学校不得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享受与现中心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等待遇。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中心镇人口集聚对于培育中小城市的重要意义,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局出发,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扎实有效地做好中心镇人口集聚工作。

  (二)细化政策,完善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出台促进中心镇人口集聚的具体操作办法及实施细则,积极探索加快中心镇人口集聚的有效途径,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提高农民进中心镇落户和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中心镇人口集聚的顺利、平稳推进。

  

  附件:绍兴市中心镇“三年人口集聚计划”进度表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附件:

  绍兴市中心镇“三年人口集聚计划”进度表

  乡镇2009年2010年目标2011年目标2012年目标

  越城

  区皋

  埠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696833422349.1700003500050710003600050.7720003700051.4

  绍兴

  县钱

  清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1526749913250159627108817511667531186005317440512868556

  绍兴

  县杨

  汛桥

  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866917566787.3872427555286.6877977629586.9883557784188.1

  绍兴

  县平

  水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703461045514.8730001100315770001185515.3820001304015.9

  绍兴县马鞍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38137520113.6438215540014.1338297560014.6238394700018.23

  绍兴县福全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734793196243.5763803704448.5794604171752.5825404581055.5

  

  

  乡镇2009年2010年目标2011年目标2012年目标

  绍兴县兰亭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503983104361.6595703970566.7637104404569.1721205245572.7

  诸暨市店口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11703572562621203567498162.31257007982063.51317008560065

  诸暨市大唐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308992000065311502090067314002200070316002280072

  诸暨市枫桥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912364124645.2938004850051.7965005350055.4990005850059.1

  诸暨市牌头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585533482860597243656961.2609183917064.3621364250168.4

  诸暨市次坞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390001600041420001800042.8450001950043.3500002200044

  诸暨市璜山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422431733341457542034544502542434648559562954952

  

  

  乡镇2009年2010年目标2011年目标2012年目标

  诸暨市五泄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15527810052174131010058218901401064244001610066

  上虞市崧厦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1070953133640.3107576462574310806049708461085465427350

  上虞市丰惠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570002800049580003000051590003100052.5600003200053.3

  上虞市章镇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431531541035.7432601591536.8438951672038.1445451785040.1

  上虞市小越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302841268741.89304151278942.05307251406545.78310401469547.34

  上虞市道墟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500022466349501002660052501502790057502002900058

  上虞市沥海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583891582727.1585901613027.5589901663028.2594401723029

  嵊州市甘霖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894922728630.49912673936141.23920834028643.75929154162444.8

  

  乡镇2009年2010年目标2011年目标2012年目标

  嵊州市长乐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679813009144.26688803139045.57699803289046.99723003623050.11

  嵊州市黄泽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44615985022446301200026.89447501536034.32449001630036.3

  嵊州市三界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614001100017.92620001200019.35630001300020.63650001500023.08

  嵊州市崇仁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890001700029900001750030920001800032925001900035

  新昌县儒岙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394981288032394981308033395791345734401741606940

  新昌县大市聚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33558928627.67342581027729.99360001260035410001640040

  新昌县澄潭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镇域总人口(人)镇区人口(人)城镇化率(%)

  22267460020.6623000500021.7424000550022.9225500650025.49

  

  

  

  

  

  

  

  

  

  

  

  

  

  

  

  主题词:城乡建设 乡镇 发展意见

  全文下载: 绍政发(2010)38号.doc

  

  

  

      

编辑/发表时间:2010-07-04 11:14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贡献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