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富尔问题

达尔富尔问题

  (Darfur)地区位于西部,自北至南依次与、、等国毗邻,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达尔富尔地区包括三个州,即北达尔富尔州、西达尔富尔州和南达尔富尔州。这里居住着包括阿拉伯人、富尔人和黑人等80多个部族,其中信奉的多居住在北部,而信奉的土著则住在南部。达尔富尔是苏丹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地区,当地居民多从事家庭畜牧业。
  达尔富尔地区曾经雨水丰沛、土地肥沃。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放牧过度,这里的荒漠化现象不断加剧,惯于逐水而居的阿拉伯牧民被迫南迁,并因争夺水草资源与当地黑人部落发生冲突。由于长期以来达尔富尔地区部族间的武装冲突不断,致使该地区的许多地方一直处于。
  历史上,由于苏丹边界是十九世纪列强瓜分和实行时人为划定,达尔富尔地区不少部落曾被划到不同的国家,因而该地区的部族与周围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随着达尔富尔地区等矿产资源不断被开发,之间为争夺资源的斗争日趋激烈,一些邻国也以各种形式卷入其中。
  2003年2月,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相继组成 “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平等运动”两支武装力量,以政府未能保护土著黑人的权益为由,要求实行地区自治,与政府分享权力与资源,并不断攻城略地,展开反政府武装活动。迄今,冲突已造成一万多人丧生,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达尔富尔地区的严重局势引起的普遍关切和担忧,为缓解达尔富尔地区紧张局势,包括、在内的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做了大量工作。2004年4月,苏丹政府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组织达成停火协议,由7000多人组成的非盟部队随后进驻达尔富尔执行维和任务。可是,由于非盟自身能力的限制、维和经费的缺乏,再加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干扰,达尔富尔的稳定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局部小规模武装冲突时有发生。非盟于2006年1月宣布,非盟部队在3月底任期结束后将难以继续执行维和任务,建议把维和任务移交联合国。联合国随后表示,愿意承担这项任务。于2004年7月和9月先后通过第1556号决议和第1564号两项决议,以改善该地区的安全局势。同年11月,联合国召开苏丹问题特别会议,通过第1574号决议,敦促苏丹政府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加速政治谈判。2004年7月和2005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两次前往达尔富尔地区,以推动和平进程。非盟也一直是苏丹政府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举行和谈的重要协调方。为监督冲突各方停火和实现该地区稳定,非盟还向达尔富尔派出军事观察员和维和部队。
  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推动下,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先后进行了多轮谈判。2006年3月10日,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苏丹政府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在4月底之前达成全面和平协议。5月5日,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在首都签署了和平协议,从而为结束达尔富尔长达3年多的流血冲突迈出关键的一步。根据这项和平协议,反政府武装将被解散,而支持政府的民兵亦将被解除武装。
  2006年6月,由安理会15个成员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组成的代表团与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举行了会谈,双方就苏丹达尔富尔维和使命移交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在2007年1月份将达尔富尔维和使命移交给联合国。
  2006年8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06号决议,决定在得到苏丹政府同意后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1.73万人的。苏丹政府重申,为维护国家,坚决反对这一决议。
  2006年11月16日,苏丹原则同意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的“安南三阶段方案”。随后,联合国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了少量军事顾问,开始了三阶段方案的第一阶段计划,但后两个阶段的部署未能落实。2007年3月8日,苏丹总统巴希尔表示,支持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但对混合维和行动的司令人选、混合部队的规模等一些细节问题有所保留。
  2007年4月9日,苏丹、非盟和联合国三方代表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原则同意启动第二阶段计划,但苏丹仍对其中少数要点持保留意见。
  4月11日,作为中国特使结束对苏丹访问的外交部部长助理在表示,在达尔富尔问题上,苏丹方面已原则接受安南第三阶段方案,但对混合维和行动司令人选、混合部队的规模等一些细节问题有所保留。
  4月13日,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的扎嘎瓦部落和阿姆卡姆拉提部落在南达尔富尔州首府签署和解协议,同意终止两部落间的流血冲突。
  4月15日,苏丹已经与联合国和非盟就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的混合维和部队的职责问题签署了一项联合协议,协议明确规定了联合国和非盟维和部队在达尔富尔的职责和作用。苏丹政府4月16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确认苏丹全面接受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驻联合国和非盟混合部队的第二阶段方案,包括同意联合国向达尔富尔地区部署武装直升机。
  4月23日,苏丹达尔富尔地区过渡权力机构和达尔富尔重建与发展基金会总部启动仪式在苏丹首都举行,过渡权力机构从当天起开始履行职责。
  7月15日,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国际会议在利比亚首都举行。会议将协调各方立场,为重新启动达尔富尔政治进程作准备。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69号决议,决定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遣大约2.6万人的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非盟)混合维和部队。
  苏丹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哈利姆对联合国安理会31日通过有关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驻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非盟)混合部队的决议表示谨慎欢迎。
  根据决议,这支混合维和部队将由约2万名军人和6000名警察和文职人员组成,其任期初步定为12个月,以取代自2004年部署在那里的非盟维和部队。决议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授权维和部队在必要时使用武力,用以自卫和保护人道主义救援人员和平民的安全。8月1日,苏丹政府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1769号决议,并将同联合国和非盟合作落实该决议。8月3日,非盟和平与安全专员赛义德·金尼特说,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埃及、喀麦隆和埃塞俄比亚已承诺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遣维和部队,以便参与联合国和非盟在该地区实行的混合维和行动。 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在达尔富尔设立总部。
  8月3日至6日,由非盟和联合国共同召开的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国际会议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举行。与会的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反政府武装派别领导人达成一致,准备以一致的立场和要求与苏丹政府尽快开始政治谈判。
  10月,由联合国和非盟共同主持、苏丹政府和达尔富尔7个反政府派别参加的达尔富尔问题和平谈判在利比亚海滨城市苏尔特举行 。苏丹总统助理纳菲尔27日宣布,苏丹政府从即日起在达尔富尔地区实施单方面停火,以便为和谈营造合适的氛围。
  12月31日,非盟驻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在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向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正式移交维和任务。中国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先遣分队的140名官兵于2007年11月抵达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成为联合国第一支进驻该地区的维和部队。

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

  在达尔富尔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主张维护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和平等协商推动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解决。通过谈判早日实现达尔富尔的和平、稳定与经济重建,是中国政府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达尔富尔问题出现以来,中国一直通过元首互访、派遣特使、通电话、互致信函以及在联合国等场合开展协调等各种途径与各方沟通,缩小立场分歧,推动平等对话。
  胡锦涛主席2007年2月访问苏丹期间,阐明了中国政府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尊重苏丹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对话与平等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支持非盟、联合国发挥建设性作用等原则立场。中国还向达尔富尔地区提供了物资援助。
  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近期在访问苏丹期间重申了中方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并就政治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特别是有关“安南方案”的问题与苏丹方面进行了沟通。中方认为,“安南方案”是现实可行的,同时希望苏丹方面与其他有关各方就细节问题进行平等磋商,尽快达成一致。
  中方认为,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维和行动和政治进程应平衡推进。达尔富尔自然资源匮乏,贫穷落后,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当地经济重建和发展。国际社会除继续向达尔富尔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外,也应提供发展援助。
  对于西方国家动辄以制裁相威胁的做法,中方认为,施压和制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取而代之的应是平等的磋商与对话。国际社会有责任帮助苏丹解决达尔富尔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问题,激化矛盾,使问题更加复杂。4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对于达尔富尔问题,现在不是讨论制裁的合适时候,各方应多采取建设性措施,推动有关共识尽早得到切实落实。
编辑/发表时间:2009-03-16 20:00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吴委祁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