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商

     “道”既然是宇宙万物的原理和规律,能够生成和长养万物。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商业社会,我们该如何领悟、借鉴和运用“道”的智慧和思想,遵循“道”的规律和轨迹,来实现商业经营的大成境界,创造商业品牌“长生久视”的传奇呢?
      道家重生,不仅体现在看重个体生命,也体现在看重社会整体的生计发展。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每当道家思想被认可的时期(例如汉唐黄老道学兴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相对来说是非常理想化,社会民众是丰衣足食的。
      经商必须有道,无道,则商不兴。一般情形下,我们将经商之道概括为“商道”,并做阐述发挥。近几年,在国内外的企业家和商人中,涌现了一大批热爱《道德经》的杰出人士,他们运用道家思想和《道德经》智慧去经营管理企业、指导自己人生,同时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管理智慧和人生风格魅力与境界。有学者将这些企业家和商人,归纳统称为“道商”。


      在了解“道商”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商人?
      实际上,商最早是作为一个专用的地名或者族名出现的,它跟商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后来,因为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再加上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武王伐纣,灭了商朝。至周成王年幼,管、蔡二叔(武王之弟)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兵反叛。周公东征平叛后,将洛阳建为军事要塞,称为“成周”,“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殷商遗民被迫集中到洛阳。虽然殷朝遗民已经成为周朝人民的一部分,但是却被另眼看待。周朝人叫他们为顽民,经常被召集训话,不许乱说乱动,过着被监视的生活,他们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怎么过日子呢?只好东奔西跑做买卖。买卖这一行周朝的贵族是不会做的,当时的庶民要种地不能做买卖,而商品买卖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久而久之,买卖商品的商业成为殷朝遗民的主要行业了。
       在这一时期,商人开始分化为行商和坐贾,行商是走村窜寨沿途买卖的商人,坐贾是有一定场所、招徕他人来买卖东西的商人。在《庄子》一书中,曾屡屡出现“桂鱼之肆”、“屠羊之肆”的提法就是明证。
      人与人之间,因为彼此的利益需求而产生各种“交换”性质的商务行为,不但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而且也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老子在《道德经》讲到的“利而不害”,其实就是现代商业经营中的“共赢”雏形,也当作为现代商业伦理的最高原则。

       人的进步是以头脑为标志的。要想商业经营成功,必须有“道”。什么是“道”呢?我们来看汉字里的“道”字。“道”字,左边一个“走”字旁,表示行动与前进,右边一个“首”字,表示大脑和思想。
      《黄帝阴符经》开篇主旨即告诉我们:“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如何去“观天之道”,必须通过大脑之“首”,去观察、发现、分析、领悟和认识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和规律,然后,按照这个法则和规律去“执行”和“实施”,依靠“大脑”来指挥“行动”,用“思想”来推动“前进”。如果把思想和行动这两点把握好、协调好,那么成功之“道”的全部奥妙,已经全备、说尽了。
      “道商”这个名词,最早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先生提出的。王博先生针对“儒商”所谓的“士魂商才”的阐述,对“道商”给出了“道魂商才”的文化定义,即“我有道家的灵魂,但我从事商人的事业”,倡导用道家的精神与气质来塑造新一代企业家魅力。
      当代著名商务策划专家、道学学者李海波先生的著作《道商》中,他对“道商”这个概念给出了以下几种定义:
    1、道魂商才:道商就是以道家的精神气质来从事商业经营的人。
    2、道体商用:道商就是秉承“道”的思想与精神,运用“道”的规律和力量来经商治事,实现人生大成的智慧商人。
    3、以道兴商,以商阐道:道商就是以“道”的规律来指导商业经营的成功,同时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发现这些符合“道”的规律的绿色商业智慧,再通过整理与传播,最终实现和诠释“道通万物”、“道生万物”的思想型与实践型兼容合一的商人。
    4、道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商业智慧与创新通变。


       李海波先生的《道商》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从总篇(认识论)、道篇(本体论)、德篇(中和论)、法篇(合抱论)、术篇(转化论)、丹篇(演化论)、境篇(相返论)、养篇(形神论)、士篇(人物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分九章(篇),每章(篇)共九节,共九九八十一论,融学术性、知识性、实战性、趣味性于一炉,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中国企业领袖枕边书。
       如果说,各种与《儒商》相关的书,系统地形成了“中国式管理智慧”的话。那么,李海波先生《道商》的诞生,必将拉开“中国式经营智慧”的学习帷幕。
      李海波先生现任上海道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道商智慧经营学”系列课程缔造者。他的著作主要有《势——人生谋势之道》(中国式成功学)、《道商——中国式经营智慧学》,分别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中国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先生,曾将《道德经》的普遍原理应用于海尔运作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出独具东方文明特色的“海尔文化”。
      2004年12月,张瑞敏在海尔创业20周年纪念会上谈到海尔之所以取得成绩,是因为海尔把握住了规律。而他说的第一条就是“无为”和“有为”的关系。张瑞敏称:“无为和有为的关系,不光对企业,对所有部门都一样,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但非常重要。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人的话,它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船的话,它就是罗盘。在这个无形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产生有形的成果,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如果能做到‘无为’,则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有形的东西生于无形的东西。”
      有外国企业家称:“在中国做生意,要懂老子。”其实老子的“道”不仅仅是在中国通用,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大道。
      在位居世界500强的日本松下公司花园里,塑有一尊老子的铜像,下面石座上刻着中文:“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开篇第一句)。松下商业帝国的缔造者,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他强调说:“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幸之助的这种理念实际上是从另外一方面对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一说的充分肯定。
      老子及其“道”文化,作为人类思想智慧的宝贵遗产,为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快乐生存、和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启迪和良好的现实意义,正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



编辑/发表时间:2008-04-06 00:40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李海波凌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