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贷款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在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体系的基石。

银行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金融环境造成许多不利。银行界逐步从“存贷款”管理转移到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管理体系,并且开始引进国际一流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技术。作为银行业面临的首要风险,信用风险引起了银行业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具体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信用风险管理不仅是技术、方法、规程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培育一种信用文化,是使大家在同一种文化的背景下有统一的认知、统一的行为模式。信用文化背景的建立比信用风险规章制度的建立更难,但比规章制度更有效。我国的银行业在建章建制上不比国际同行差,缺少的是理解、支持并最终贯彻执行的信用环境、信用文化。可以说,银行信用缺失的现状、原因,对建立银行信用体系十分有益。

编辑/发表时间:2008-04-21 21:25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于世勇郑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