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坟场

         摘要:

      飞机坟场,指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附近的“航空航天维护与再生中心”。由于美军退役飞机大都会被运往该中心进行处理,因此又有“飞机坟场”之称。这些飞机并不完全都是损坏的。飞机坟场具有储备这些飞机的功能,可以在战争来临时把这些飞机进行再利用。据《每日邮报》报道,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片沙漠,是美空军著名的“飞机坟场”,有好几代军用飞机保存在那里,通常又被俗称为“埋骨场”。据悉,中国也有类似的储备机构。

飞机坟场-简介

       

飞机坟场飞机坟场

      “飞机坟场”占地2600英亩,正式名称为戴维斯-蒙山空军基地,价值350亿美元的过时破旧飞机保存在那里,为当前的最新机型提供零部件。戴维斯-蒙山空军基地共保存了4200架飞机,有些只是在部署间歇期暂存于该基地,不过超过80%的飞机最终将在此结束自己的使命,它还是“钢铁坟场”,必要时可以回收35万件钢材。

       该空军基地是美军第309航空维护与重建中心(简称309 AMARG)所在地,负责对飞机进行维修,甚至让其中一些再次飞向蓝天。发动机、弹药、布线和电子仪器全部回收利用,以降低维持当前庞大飞机编队的成本。2005年,第309航空维护与重建中心的员工回收利用了1.9万个零部件,总价值5.68亿美元。

飞机坟场-历史

       

       “飞机坟场”已有近八十年历史。基地建于1925年,1927年飞行家林白创下史上首次飞越大西洋纪录后,驾著单翼型飞机“圣路易精神号”在此降落,为戴维斯—蒙森-机场举行落成揭幕仪式,它也是当时是美国最大的民用机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座机场并担任轰炸机作战训练基地。[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机场转为空军基地,自1946年开始,负起保存军机的任务。美国当年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的B二九轰炸机——艾诺拉-盖,即是戴维斯-蒙森成为飞机贮存场后的第一批“住客”。

       之后,在韩战和越战期间,这一基地曾负责提供飞机和零件。基地也在对伊拉克战争期间供应飞机零件。少雨碱性土适合存放飞机。

       据美国与前苏联间当年签署的“限制和削减战略进攻武器条约”,数百架美国B-52轰炸机曾在此地销毁。

飞机坟场-处理方式

       
Google Earth中提取的“飞机坟场”Google Earth中提取的“飞机坟场”卫星图

      “飞机坟场”既是空军基地也是军方的航空航天修复与保养中心。在基地里广阔的沙漠中储存着美国军方的退役飞机和封存飞机。因为这里的气候温暖干燥,机体腐蚀很慢。

       每架被送到坟场的飞机都要拆除易损的部件和昂贵的仪器,并且抽干了“飞机的血”——燃油、液压油等所有液体,机体上的窗口、门、舱口都用保护性材料密封,座舱玻璃遮盖严密,否者很容易被沙漠强烈阳光所老化变黄,但是飞机机腹的舱门则尽量开着,避免机内气压过高。

       多数被送到这里的飞机最终的下场是成为“配件供应者”,最终被拆得零零碎碎;少数幸运儿像 C-130 运输机侧整修后被卖成民用,如改成灭火机。但是也有飞机是指定到这里来“杀头”的,大批 B-52 成为核裁军条约的牺牲品,被肢解后排列整齐后供苏联卫星拍照。

      一些封存的飞机也会被卖到国外,1993年美国批准出售四架E-2T给台湾就是从该坟场抽出的E-2B。

飞机坟场-分类管理

       

第一类: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可以起飞执行任务的飞机。

第二类:经过短时间维护可重新使用的飞机。

第三类:零部件可被回收使用的飞机。

第四类:即将进行销毁的飞机。

飞机坟场-保存程序

       
“飞机坟场”“飞机坟场”

        美军退役飞机运抵这里后,维护中心将为飞机进行全面“体检”,检测结果将一一记录在案。

在该中心,飞机上的火炮、弹射装置等比较重要和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件会被拆除保存。

飞机内的燃料将被抽尽,飞机的发动机入口、尾喷管等都会被封上。

机身还要被喷上保护膜,以防止机体以及飞机上的电子部件遭到恶劣环境腐蚀以及动物的破坏。

飞机坟场-目的

       

       美军如此煞费苦心地保护这些退役飞机,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回收废铜烂铁,而是将其作为装备战略储备的重要内容加以维护和封存的。也就是说,走进飞机“坟场”的“僵尸”中有相当一部分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重新启用。而且,美军的很多退役飞机都是在这里经过改装处理后,重新又被推向国际军火市场。美国2006年同意出售给巴基斯坦的F-16战斗机以及台湾此前购买的P-3C反潜机和E-2T预警机,均出于这个“飞机坟场”。

编辑/发表时间:2010-02-28 16:51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贡献者:
黄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