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haus

Bauhaus乐队

  Alternative Pop/Rock(/) (哥特) Post-Punk(后朋克)
  Bauhaus可以说是歌特摇滚的教父级乐队,他们以刺耳的吉他和弦和冰冷飘渺的合成器创造了后朋克摇滚中简约主义的、孤高阴暗的代表性风格。在乐队简短的历史中,他们几乎探索了他们所追求的音乐中的所有可能性:在他们阴冷萧瑟的整体音乐氛围中你可以感受到华丽摇滚、实验电子摇滚、疯克乃至重金属的各种复杂成份。在他们的追随者们面对潮流无能为力地停滞不前时,他们所创造的风尚却非常成功地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乐队于1978年由吉他兼主唱Daniel Ash、贝司兼主唱David Jay和鼓手Kevin Haskins和其后相当著名的主唱Peter Murphy组成。最初乐队称作Bauhaus 1919,1979年他们改称Bauhaus,意为德国的一个建筑学派。同年8月,乐队在独立厂牌Small Wonder Records旗下发行了单曲“Bela Lugosi's Dead”,尽管这首歌连流行排行榜的边都没摸着,但却成为了事实上的歌特摇滚圣歌,在英国独立榜上停留了数年,他们歌特摇滚之父的称号由此而来。三个月后乐队签约于Beggars Banquet的一个子公司,也就是国内名声显赫的4AD。在又发行了两张单曲后1980年10月乐队的处女专辑《In the Flat Field》发行,并居流行榜NO.72、独立榜NO.1。时隔一年,他们发行了第二张专辑《Mask》,这张唱片充分展示了乐队更加雄心勃勃的的音乐方向,这个新方向将重金属和电子音乐结合成了领先时代甚多的新的音乐结构,在不放弃原来音乐黑暗凶险内核的前提下,他们的音乐变得更易于被人接受了。《Mask》在商业上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同时也为乐队以后进一步商业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后一系列成绩不错的EP和单曲催生了1982年那张名列专辑榜第4的专辑《The Sky's Gone Out》。1983年Peter Murphy因肺炎而未能参加Bauhaus的第四张专辑《Burning from the Inside》的创作,结果反而使这张唱片充分体现了Daniel Ash和David Jay更个人化、更情绪化的风格。在Murphy康复后,乐队去日本进行了巡回演出,回到英国后于7月解散。
  乐队解散后Murphy与日本的Mick Karn合组了Dali's Car,不久开始个人发展。
  Ash、Haskins、Jay则在1985年提议乐队重组失败后组建了Love and Rockets。直到将近10年后双方事业均陷入停顿后,乐队才重组并在1998年进行了美国巡演,并发行了双张现场CD。

包豪斯建筑

  1.包豪斯建筑设计思想:它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可以从包豪斯宣言中得到体现
  2.包豪斯的建筑设计原则: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原则来进行
  3.包豪斯建筑设计中的观点:
  Bauhaus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摸样,从你正在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
  地位
  1.“Bauhaus”一词是著名建筑师格佩斯生造出来的,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根构成。
  2.包豪斯的成立:1919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他将原萨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和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合并,成立了“国立建筑艺术学校”,并任校长。组织了一只容量巨大,人才 济济的教学队伍。
  3 .包豪斯的历史背景: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有着当时政治、经济、艺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时值一战之后,德国战败,济条件陷入困境,而当时又有大批的失业工人,退伍军人,迫切需要住宅。由于社会动荡,当时社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德国的先锋派人士吸收了各种思潮,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艺术氛围。
  4.包豪斯的成就:包豪斯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它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最重要的是它的设计理论思想的形成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在任何一门视觉艺术的创造活动的历史中,它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包豪斯早已风靡了全世界。
  特点
  1.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2.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3.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4.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5.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
  包豪斯的“风格化”
  包豪斯对设计的要求,必然导致“风格化”,这是包豪斯被“风格化”的主要原因。其要求是:“形象上它不采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的设计,每一个局部都自然融合到综合的体积的整体中去。这样的美观效果是同样符合我们物质方面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它在不模仿任何风格样式的同时就已经不自觉的创造了另一种风格,思想和形式的确立应该是风格形成的必然性的体现。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佩斯本人坚决反对“人们把包豪斯风格来表示对包豪斯的尊敬”这种提法,他指出包豪斯的宗旨在于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在《全面建筑观》中格罗佩斯还这样写到:“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我们的设计必须发展,不断地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形成其形式,决不只是表面地追求‘风格’……”。
  格罗佩斯的这种斗争注定要失败的。正如施莱默于1929年所指出的那样:“包豪斯风格已经渗透到了女士内衣的设计上;包豪斯风格是一种“现代装饰风格”,它拒斥任何过气的风格,而且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保持最新——这个风格到处都能看到,我在包豪斯却是没有见过它。”以上就体现了根本原因就是包豪斯正在受到商业化的挑战。
编辑/发表时间:2009-05-30 10:53
编辑词条如何编辑词条?)                          历史版本

资料出处:
贡献者:
封翠翠